八年级上册地理

发布 2020-03-10 06:52:28 阅读 4767

①主要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主要岛屿—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

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面积最小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大陆海岸线最长的是广东省。沿海岛屿最多的是浙江省。全部处于热带的是海南省。同时濒临黄、渤海的是辽宁省、山东省。

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邻省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⑶34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自治区。23个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苏省。

中国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①依据:a、农业生产的实际;b、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3、气候 ⑴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

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

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锋面雨。

三大外流区(1)太平洋外流区(2)北冰洋外流区(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

(3)印度洋外流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孟加拉湾)。

长江。开发①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著名水电站:三峡、葛洲坝。

②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①中上游利用水能发电。著名水电站:

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

引黄灌溉: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重要的引用水源。

忧患①长江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岸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

川江滩多流急,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宁夏、内蒙古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下游: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洪水威胁严重,水污染加重。山东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治理措施①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蓄)

整治河道,退耕还林。(导)

加固江防大堤。(防)

上游: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库、水电站。

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下游:加固加高黄河大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污染。

4、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二、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

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各类土地构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分布地区。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这里难利用土地多,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低,牧业在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差异: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

5、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

6、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三、水资源(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2-28日中国水周)

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110位之后。缺水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水危机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费。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际变化大。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工程。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如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分东(扬州—京杭运河—津冀鲁)、中(丹江口—京津冀)、西(雅砻江、金沙江—黄河上游)三条线路。引栾入津,是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天津缺水状况;引黄济青,将黄河水调入青岛。

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措施:①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兴修水库。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计划线路:①东线方案:在江苏扬州市把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用闸控制,逐级提升,过黄河后,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天津市。

②中线方案:首先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峡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筑渠输水自流进汉江。③西线方案:

计划提高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位,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长江水引入黄河上游,补充西北的水源。

3、我国水资源的特点:⑴水资源短缺;⑵时空分布不均。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交通——“先行官” “生命线”

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

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

我国高速公路始建于2023年,是上海—嘉定。主要高速密集区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地区。这些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有修建高速公路的需求和物质需求。。

原因:①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以稻米为主。②这里位于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条件非常优越。③长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区,有很大的市场。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4、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客运: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

货运: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②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③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2、农业的地区分布。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和垂直三个方面的差异。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东部地区农业分布: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②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③渔业: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西部地区农业分布: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

我国三大产棉区: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历史上的四大米市:无锡、九江、芜湖、长沙。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以及甜菜,受气候条件限制,一年只种一季;

华北平原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还有花生和温带水果,大多两年三季或一年两季;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和甘蔗,一年可收获两到三季。

四大牧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主要畜牧品种:三河马、三河牛、滩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第二大牧区,主要畜牧品种有:细毛羊、羔皮羊、阿勒泰大尾羊、和田羊、伊犁马等;

**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主要畜种有藏牦牛、藏绵羊、藏马等;

青海是我国第四大牧区。

南北差异主要是降水和热量的差异。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

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

因地制宜: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土壤、降水等)和社会条件(与城市的距离、市场需求、农业技术装备以及农民文化水平等)。

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问题: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对策:①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②科技兴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业。④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差别及原因。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地势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交通发达,便于运输,临海,进出口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技术设备先进,信息**广;居民众多,市场大。

“西部地区之所以要实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是因为西部自然条件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处于劣势,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严峻,所以必须根据西部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与学一体设计。长兴中学潘晓婷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学案设计。第。一 二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 我想学 导航与预习。学习目标。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 运用1月 7月等温线分布图,说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2 运用等降水量线图,说出我国降水...

八年级上册地理

一 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是。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纺织业。2 目前我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农产品是。a棉花油菜籽花生 b 水果玉米稻米 c大豆小麦肉类 d粮食小麦玉米。3 下列省区中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a黑龙江省 b河北省 c湖北省 d 海南省 4 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是。a...

八年级上册地理

八年级地理试卷。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全球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 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会议,此次会议被喻为 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此次会议商讨的主题是 a.全球气候问题 b.全球经济问题 c.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