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学号工作单位:
1.联合用药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联合用药的适应证有 ①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②单药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
③单药的抗菌谱不能覆盖的多种致病菌所致的混合感染,如需氧菌与厌氧菌、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等混合感染。④需长期用药,但细菌易产生耐药性时,如结核病、慢性骨髓炎、慢性尿路感染等。⑤为减少药物的毒性反应,如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可减少前者剂量,从而减轻其毒性反应。
⑥为增加局部抗菌药的浓度,如脑膜炎、骨髓炎时联合易渗入脑脊液、骨组织的抗菌药。
2.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答:按作用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效、中效与长效三类。
短效药物如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作用时间多在8-12小时;中效药物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作用时间多在12-36小时;长效药物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作用时间多在36-54小时。
按给药途径分类:可分为口服、注射、局部外用或吸入。
3. 针对胸腺肽注射剂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答:鉴于胸腺肽注射剂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建议医务人员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本品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在给药期间应对患者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则应立即停药并进行救治。
医药人员应严格掌握胸腺肽注射剂的适应症,权衡患者的**利弊,谨慎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应单独用药,避免不合理配伍使用;儿童用药应慎重,以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建议生产企业对说明书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增加不良反应描述,尤其是严重过敏反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患者和医生;完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并开展相应的安全性研究。
4. 什么是药物光敏反应?
答:药物光敏反应是指有的病人使用某些药物后,外出活动时在短暂接触光线后,**出现刺痛感、红肿、发热、瘙痒、小水泡、疱疹等类似于日晒斑或日光性皮炎的症状。光敏反应包括光毒性及光**反应。
药学2023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学习体会。
一、学习本年度专业科目的主要收获。
通过2023年度药学专业专业科目“临床合理用药”这一课程的学习,我有很大的收获。我认真学习了本课程的四个讲座。
讲座一:临床中抗菌药物定位和合理使用。
一、合理用药的基本思路。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围绕应用抗菌药有无指征及查明感染原进行针对性用药,实质上是要求临床树立强烈的病原学观念。
二、根据抗菌药的特性选择最佳方案。
合理选用抗菌药需综合考虑“病原体-药物-人体”三个关键因素。“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选用抗菌药物不能仅满足于“有效”,应选用针对致病菌有抗菌活性、感染部位药物浓度高,对患者安全的品种,才能迅速控制危重感染获满意疗效。
三、抗菌药物主要品种的临床定位。
根据我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的资料,目前临床上引起各种细菌感染的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约占60%以上,其中以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常见。革兰阳性菌约占三分之一,且以耐药葡萄球菌为主。城市综合性教学医院中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可高达80%-90%,而耐甲氧西林的菌株也见明显增多,有的监护病房中占40%-90%。
此外,尚有一定比例的真菌。各种细菌中,耐药菌、产酶菌的比例均见增高,出现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革兰阴性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青霉素肺炎球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杆菌属等非发酵革兰阴性菌。
近年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新品种正针对临床病原菌的现状而开发的。居多的品种有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它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抗深部真菌药等。
四、联合用药与预防用药。
临床中联合用药与预防用药是**与预防细菌感染的常用措施,临床不合理的联合应用达不到增强抗菌作用或预防用药防止细菌感染的目的,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延误**,加重细菌耐药性,因此严格掌握指征与合理应用十分重要。
讲座二: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
一)管理要求。
1.严格限制没有明确适应证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如不能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2.冲击**需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
3.长程糖皮质激素**方案,需由相应学科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制定。。随访和剂量调整可由内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
4.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高于上条所列权限使用糖皮质激素,但仅限于3天内用量,并严格记录救治过程。
二)落实与督查。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加强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管理,根据《指导原则》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本机构促进、指导、监督糖皮质激素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制度,并将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按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要履行职责,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依据《指导原则》和“实施细则”,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
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糖皮质激素知识调查。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讲座三:药物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案例分析。
一)过敏性休克药品不良反应判定评价标准。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主要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强烈全身**反应综合征,由于抗体与抗原结合使机体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导致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血压下降达休克水平。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免疫反应强度、用药途径等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别。通常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
1.**粘膜表现: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有一过性**潮红、周围皮痒、口唇、舌部及四肢末梢麻木感,继之出现各种皮疹,重者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鼻、眼、咽喉粘膜充血、水肿等。
2.呼吸系统表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窒息感、发绀等。
3.心血管系统表现常可见血压迅速下降,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比基础血压降低20%或脉压差小于20mmhg。病人还出现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然后发展为四肢厥冷、发绀、脉搏细弱、心动过速及晕厥等。
4.神经系统表现:头晕、乏力、眼花、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大小便失禁、抽搐、昏迷等。
5.消化系统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严重的可出现血性腹泻。
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中,过敏性休克的判定标准。
1.血压下降为必需指标,再伴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表现的1-2个指标即可判定。
2.报告情况符合血压诊断标准,同时临床过程描述中有抗过敏**经历,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后好转的,不良反应名称可归纳为“过敏性休克”。
3.报告人认为是过敏性休克,而现有病例报告信息无明确证据反驳的,不良反应名称可归纳为“过敏性休克”,如不良反应过程描述欠缺多,请报告人追踪原始病例,补充报告情况。
三)关联性评价。
关联性评价按照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及无法评价的6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1.用药与过敏性休克的出现有合理的时间关系:本病大都在用药过程中发生,多数患者在首次使用30分钟内发生症状,也有少数患者在连续用药数天后发生。
2.过敏性休克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说明书中已有的、文献中已记载的、who数据库或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已有的。
3.停药后,经过对症**反应消失或减轻。
4.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再次出现同样反应。
5.过敏性休克无法用并用药物的相关作用、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他**的影响来解释。
讲座四:光敏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药物光敏反应:是指有的病人使用某些药物后,外出活动时在短暂接触光线后,**出现刺痛感、红肿、发热、瘙痒、小水泡、疱疹等类似于日晒斑或日光性皮炎的症状。光敏反应包括光毒性及光**反应。
如何防治:用药前了解是否有光敏反应史。如果服药后晒太阳而出现过敏,需在**最初出现麻刺感或红斑时,立即躲避阳光,用冷水湿敷红肿发热部位。
对已发生光毒性反应的患者,在症状未消失时及症状消失后5日内,仍不能接受太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以免再次发生光毒性反应。而易感人群在使用有光毒反应的药物期间,外出应特别注意**防护,可选用防晒指数高的防晒霜,或者打遮阳伞。
在使用喹诺酮类等药物期间及停药后5日内,应避免接触阳光或紫外线,如出现光毒性反应或**损伤,应立即停用药物,并去**科就诊,不要自作主张乱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如果担心服用药物后发生日晒过敏,可。
以使用羟氯喹来预防。如果已经发生过敏,可以口服皮质类固醇如氢化可的松,能较快减轻过敏反应。
2、请您谈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认识。
合理用药是一个涉及面广,难度高的复杂性工作。药物品种在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而迅速增加,现在国内常用的处方药物已达7000种之多,但临床药物**水平许多方面并未伴随着药品的增加而提高,如浪费药品,延误**,药疗事故,药源性疾病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在国内极为严重,药害危及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滥用药物增加了有限的社会资金和人类生存空间日益匮乏的资源负担,有报道上市药物中的70%被诸多原因而浪费,我国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者近20万人,若能大力推动合理用药,使用药做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则可减少60%的浪费和大量药害。
医疗机构应根据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等因素加强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有效控制药物滥用。
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导原则》强调“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这是合理用药的关键所在,故要求“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前,先留取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病原体培养阳性并非是感染,或一定是该病原菌感染。需依据感染部位、病人临床表现的特点以及病人不同病理、生理特点来综合分析。
尤其要对细菌培养阳性的结果仔细分析,不能简单按药敏测定结果用药。细菌反复培养为同一种病原体,病人又有感染的表现,常可诊断为致病菌;病人无感染表现,虽细菌培养阳性,或重复培养结果反复变化,可能为污染菌或正常菌群。如果标本来自密闭腔,如:
从血液、脑脊液、浆膜腔液检出细菌,只要排除操作污染可能,即可判断为致病菌。有正常菌群寄植部位的标本培养阳性,要辨别正常菌群还是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依据感染部位和病人临床表现特点判断致病菌性质,这也是确定致病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尽早选用有效用药方案,对于危重感染患者尤为重要。
各级医疗机构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逐步建立正确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和规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与方法,并及时报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作为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的依据。临床应重视不断提高判断病原的本领。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参照“各类细菌**染的**原则及病原**”,合理选用抗菌药。
药学2023年专业科目中 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
姓名 xxx工作单位 xxxxxxx 思考题 1 简述f类 familial 反应。即家庭性反应,某些不良反应仅发生在那些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代谢障碍的敏感个体中。一些较常见的家庭性障碍有苯丙酮酸尿,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 c1酯酶抑制剂缺陷,卟啉症和镰状细胞性贫血。此类反应不可混淆于人体对某种药物代谢能...
药学2023年专业科目中 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
姓名工作单位 思考题 1 简述f类 familial 反应。即家庭性反应,某些不良反应仅发生在那些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代谢障碍的敏感个体中。一些较常见的家庭性障碍有苯丙酮酸尿,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 c1酯酶抑制剂缺陷,卟啉症和镰状细胞性贫血。此类反应不可混淆于人体对某种药物代谢能力的正常差异而发生的反应...
药学2023年专业科目中 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
一 作业题目。1 药学信息服务的目标是什么?通过对患者用药前的教育 用药过程中引导 指导和监测,保证其能够正确 合理地使用药物,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 的顺应性,实现或提高 效果。具体表现为 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药物,正确地服用药物,熟悉服药技巧而保证药物发挥应有的疗效 帮助患者适当了解药物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