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与“得”的智慧

发布 2020-03-01 17:16:28 阅读 8921

“舍”与“得”的智慧2023年09月14日 03:58

**:光明**作者:梁永帅

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题图为金秀街景。本报通讯员陈默摄

记者日前来到广西金秀采访,一路行歇,涌进眼帘的是四周轻雾环绕的青山,叠翠的丛林,潺潺的绿水,山腰上青砖碧瓦、焕然一新的瑶族吊脚楼,以及百姓们灿烂的笑脸。

当地干部群众告诉记者,这一切,得益于上级对金秀实施的“差别考核”。

卸下传统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的包袱,一心一意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等绿色产业,几年过去,金秀这个昔日的国家级贫困县,已经走上了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科学发展之路。

从“旧三篇”到“新三篇”

2023年1月,广西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

严重的灾情,对原本贫困的金秀无疑是“雪上加霜”,这给刚刚履新的来宾市委书记张秀隆极大的震撼,也让他陷入了思考。

金秀,不仅是广西最大的水源林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珠江流域的重要水源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赋予的却是沉重的生态保护责任。

而上级对金秀的考核,也曾经一如其他地方的“旧三篇”——gdp、财政收入和工业化建设,在这样的考评制度下,金秀也在努力地发展工业,可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收效甚微。“十五”末期,全县财政收入仅4000多万元。人们过着“端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穷日子。

经过一次次的实地调研和问计于民后,一条适合金秀县情的科学发展路线图,在张秀隆的头脑中呈现:既然金秀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就应该对金秀实行“差别考核”,为其“解套”,鼓励他们在做好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走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这样就既体现科学发展观,又尊重民族自治。

2023年10月,来宾市委、市**对金秀“另眼相待”——实行“差别考核”:在200分制的考评细则里,将传统gdp、财政收入和工业化建设的“旧三篇”改成以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为考核内容的“新三篇”。

于是,生态环境保护,旋即成为金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的首要指标,而一条由金秀精心打造的“以生态旅游为主体,以生态农、林、牧、副、渔业和生态工业为两翼”的特色产业链,更是让“金秀特色”分外突出。

从“招商引资”到“选商择资”

实行“差别考核”后,金秀38%的国土面积被列为生态功能区划的限制和禁止开发区;不符合生态保护和发展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禁止落户本地;关停酒精厂和金海纸业等一批高污染企业;全县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高达100%……

这样做的结果是:金秀的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水源林面积。

达到了10.57万公顷,金秀成为了集“碳库”“氧库”“绿色水库”和“物种基因库”为一体的“四库全县”。

初尝“甜头”的金秀人,更加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促使当地的领导干部转变了思想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思维。

2023年6月9日,一场具有“创历史”意义的“选商会”在金秀上演。金秀县四家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进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无记名投票“选商”,通过对竞标公司在项目开发生态维护上的“挑拣”,他们最终将金秀锦绣山庄的开发经营权,批给了柳州一家房地产公司。

有这样一组数据:去年,该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同比增长12.

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08.7元,同比增长15%。今年1—5月,该县接待游客20.

6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920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76.8%和36.8%。

如今,贫困县的形象离金秀渐行渐远。

让百姓共享发展果实记者来到长垌乡道江村屯西屯,只见一个美若仙境的小山村镶嵌在罗汉山上,整洁干净的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的门前,栋栋充满瑶族风情、青砖碧瓦的二层小楼依山而建……

这些小楼叫‘姜楼’,都是靠用卖姜的钱盖起来的。”说到自家的新楼房,道江村村委会副支书冯文荣不禁露出了几分自豪。他说,由于这里的气候好,土壤好,种出来的生姜品质高,很好卖。

去年,他家种的10亩姜,就收入16万多元。

在金秀,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已成为人们致富的共识。山外甘蔗、香芋、马蹄、辣椒、水果种植逐渐形成规模,山内茶叶、八角、中草药、生姜及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已逐渐形成了“一乡一品”格局。新增3家农业龙头企业、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4家;全县1万亩茶叶种植基地再次通过无公害认证;三江乡水果生产基地顺利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其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

发展的成果当然最终还要惠及百姓。28个公路沿线村屯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81个村屯共148.5公里的巷道变成了硬化水泥路;1767户农民完成新房型示范建设和旧房改造;26个市县两级新农村示范点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观……

富裕起来的金秀人修建起了休闲广场和篮球场,组建起了乡村文艺队和篮球队,仅是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就达60多支,每逢民族传统节日,金秀县乡处处都是“瑶歌瑶舞的海洋”。(本报记者刘昆本报通讯员梁家海陈坤梁永帅)

记者日前来到广西金秀采访,一路行歇,涌进眼帘的是四周轻雾环绕的青山,叠翠的丛林,潺潺的绿水,山腰上青砖碧瓦、焕然一新的瑶族吊脚楼,以及百姓们灿烂的笑脸。

当地干部群众告诉记者,这一切,得益于上级对金秀实。

实施的“差别考核”。

卸下传统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的包袱,一心一意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等绿色产业,几年过去,金秀这个昔日的国家级贫困县,已经走上了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科学发展之路。

从“旧三篇”到“新三篇”

2023年1月,广西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

严重的灾情,对原本贫困的金秀无疑是“雪上加霜”,这给刚刚履新的来宾市委书记张秀隆极大的震撼,也让他陷入了思考。

金秀,不仅是广西最大的水源林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珠江流域的重要水源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赋予的却是沉重的生态保护责任。

而上级对金秀的考核,也曾经一如其他地方的“旧三篇”——gdp、财政收入和工业化建设,在这样的考评制度下,金秀也在努力地发展工业,可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收效甚微。“十五”末期,全县财政收入仅4000多万元。人们过着“端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穷日子。

经过一次次的实地调研和问计于民后,一条适合金秀县情的科学发展路线图,在张秀隆的头脑中呈现:既然金秀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就应该对金秀实行“差别考核”,为其“解套”,鼓励他们在做好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走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这样就既体现科学发展观,又尊重民族自治。

2023年10月,来宾市委、市**对金秀“另眼相待”——实行“差别考核”:在200分制的考评细则里,将传统gdp、财政收入和工业化建设的“旧三篇”改成以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为考核内容的“新三篇”。

于是,生态环境保护,旋即成为金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的首要指标,而一条由金秀精心打造的“以生态旅游为主体,以生态农、林、牧、副、渔业和生态工业为两翼”的特色产业链,更是让“金秀特色”分外突出。

从“招商引资”到“选商择资”

实行“差别考核”后,金秀38%的国土面积被列为生态功能区划的限制和禁止开发区;不符合生态保护和发展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禁止落户本地;关停酒精厂和金海纸业等一批高污染企业;全县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高达100%……

这样做的结果是:金秀的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水源林面积达到了10.57万公顷,金秀成为了集“碳库”“氧库”“绿色水库”和“物种基因库”为一体的“四库全县”。

初尝“甜头”的金秀人,更加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促使当地的领导干部转变了思想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思维。

2023年6月9日,一场具有“创历史”意义的“选商会”在金秀上演。金秀县四家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进行了有史。

以来的首次无记名投票“选商”,通过对竞标公司在项目开发生态维护上的“挑拣”,他们最终将金秀锦绣山庄的开发经营权,批给了柳州一家房地产公司。

有这样一组数据:去年,该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同比增长12.

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08.7元,同比增长15%。今年1—5月,该县接待游客20.

6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920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76.8%和36.8%。

如今,贫困县的形象离金秀渐行渐远。

让百姓共享发展果实记者来到长垌乡道江村屯西屯,只见一个美若仙境的小山村镶嵌在罗汉山上,整洁干净的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的门前,栋栋充满瑶族风情、青砖碧瓦的二层小楼依山而建……

这些小楼叫‘姜楼’,都是靠用卖姜的钱盖起来的。”说到自家的新楼房,道江村村委会副支书冯文荣不禁露出了几分自豪。他说,由于这里的气候好,土壤好,种出来的生姜品质高,很好卖。

去年,他家种的10亩姜,就收入16万多元。

在金秀,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已成为人们致富的共识。山外甘蔗、香芋、马蹄、辣椒、水果种植逐渐形成规模,山内茶叶、八角、中草药、生姜及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已逐渐形成了“一乡一品”格局。新增3家农业龙头企业、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4家;全县1万亩茶叶种植基地再次通过无公害认证;三江乡水果生产基地顺利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其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

发展的成果当然最终还要惠及百姓。28个公路沿线村屯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81个村屯共148.5公里的巷道变成了硬化水泥路;1767户农民完成新房型示范建设和旧房改造;26个市县两级新农村示范点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观……

富裕起来的金秀人修建起了休闲广场和篮球场,组建起了乡村文艺队和篮球队,仅是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就达60多支,每逢民族传统节日,金秀县乡处处都是“瑶歌瑶舞的海洋”。(本报记者刘昆本报通讯员梁家海陈坤梁永帅)

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反思 舍与得

教学反思 舍与得 生活中充满了舍和得,教学中也是一样的!来看看教学中的舍与得吧!我们在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时,常常会面临一个教学内容取舍的问题 教材上的例题是不是每道题都必须讲?讲到什么程度?是不是还应该加深或者减低难度?等等。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是什么?那就是学情。每位任课老师对自己学生的学...

取与舍优秀作文

取与舍 樱桃花又开了,粉红的樱桃花还是向往年那样晶莹,漂亮。独自坐在院子里静静地欣赏樱桃花,忽然一朵樱桃花飘落了下来。半空中的樱桃花似乎就如一个舞蹈着的美丽的天使。飘落的樱桃花又使我记起了外公和他的樱桃花。外公家里种门了樱桃树,每当花开的时候院子里总是挤满了前来看花的人。外公照料桃树也是非常棒的。有...

企业管理与“谚语”的智慧

2010 6 4 8 46 价值中国作者 唐崇健1 沟通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2 团队合作 双桥好过,独木难行。人勤地不懒,心齐土变金。根草难烧熟饭,众人拾柴火焰高。3 过程控制 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4 时机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5 及早行动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6 节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