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寒假作业答案

发布 2020-02-28 12:27:28 阅读 7754

物质结构与性质答案(一)

答案:addbc,cabdd,bd

nh3,sp3,三角锥形;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而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使得分子间不能密堆积;chno3(aq)+1/2ca(oh)2(aq)=1/2ca(no3)2(aq)+h2o(l) △h=-2qkj/nol;caf2,8,正四面体,a,o=c=o,密堆积。

2013级高二上学期寒假化学作业(二)

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答案。

13. (1)1s22s22p63s23p3 1s22s22p63s23p5

2)v形三角锥形 v形 sp3 sp3 sp3 h2o>hcl>h2s>ph3

3)金刚石石墨。

14. (1)三 ⅵa hclo4

2)2 hcl hs

3) 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2cu2s+3o22cu2o+2so2

答案。13、(1)金属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

2)氯化铯,氯化钠,二氧化硅,金刚石。

3)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二氧化硅》氯化钾》碘单质。

4)co257、(1)4 、 8 、 xy2或y2x (2)12 (3)109°28′(4)

2013级高二上学期寒假化学作业(四)答案。

1.d [燃烧热是指1 mol可燃物在 kpa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

2.b [放热反应,e反应物》e生成物,a项错;同理b、c两项中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f反应物0,b项正确,c项错;d项中的中和热应是强酸、强碱稀溶液之间反应放出的热量,d项错。]

3.c [a项应注明各物质的状态,b项许多放热反应也需点燃或加热等条件,d项△h=-483.6 kj·mol-1。]

4.a [由题给信息可知,2 mol so2反应,最后余1 mol,说明1 mol so2参加反应,放出98.3 kj热量。]

5.d [根据题目信息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化学方程式当作代数式一样进行运算,将③一②+①3得c2h5oh(l)+3o2(g)==2co2(g)+3h2o(l),该反应的△h=-(3q1一q2+q3)kj·mol-1。由于题给23 g酒精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故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0.

5×(3q1一q2+q3)kj=(1.5q1一0.5q2+0.

5q3)kj。]

6.b [煤是重要的能源,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但这不是煤中的全部化学能,因为其主要燃烧产物co2中仍有化学能,a项正确。电解物质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不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项错误。tnt(三硝基甲苯)**时,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c项正确。

镁条燃烧时放出大量热,产生耀眼的白光,故镁条的部分化学能转化成了光能,d项正确。]

7.d [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热量为57.3 kj,①、中均生成2 mol h2o,且②中还有baso4生成,放出的热量均不为57.3 kj;强酸、弱碱在水中电离时要吸收部分热量,故③、④放出的热量小于57.

3 kj。]

8.d [根据燃烧热的定义。丁烷的物质的量应为1 mol,故题中方程式不是丁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由题中方程式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2 900 kj·mol-1。]

9.a [a正确,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因为分子变成原子要破坏化学键.吸收能量,2el>e2;c错误,燃烧热是1 mol氢气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d错误。因为naoh固体溶解放热。]

10.c [比较△h时应带符号“+”一”进行比较。]

11.a [戊烷燃烧放热,△h小于零,产物水是液态,a正确。]

12.a [由题目所给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燃烧等物质的量正丁烷和异丁烷,前者放热更多,这意味着正丁烷分子储存能量更多,因此稳定性关系:正丁烷《异丁烷。c项是由低能量物质向高能量物质的转化过程,应是一个吸热过程;d项两者分子中的碳氢键一样多。

]13.ⅰ.解析:

答案:(1)放热需要一(e1一e2)kj·mol-1

2)109 kj·mol-1(3)c (4)e1=e2+e3+e4;

1)据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热为:

h=一(e1一e2)kj·mol-1;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因此反应需要加热。

2)由图可知,在反应h2(g)+ o2(g)==h2o(g) △h=-241.8 kj·mol-1中,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比反应物分子的能量高167.2 kj·mol-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又比生成物分子的能量高241.

8 kj·mol-1,因此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比生成物分子的能量高(241.8+167.2)kj·mol-1=409 kj·mol-1;逆过程是吸热反应,活化能高于原反应的活化能,应等于原反应中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与生成物分子的能量差,即409 kj·mol-1。

解析:n2(g)+3h2(g) 2nh3(g),因拆开l mol n—h键吸收的能量和生成1 mol n—h键放出的能量相等,所以此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391 kj·mol-1—946 kj·mol-1—3×436 kj·mol-1=92 kj·mol-1,则此题1 mol n2生成n和h3的反应热为△h=-92 kj·mo1-1,而1 mol h2只与mol n2反应,所以反应热为△h=-kj·mol-1=-30.7kj·mol-1。

答案:-92 kj·mol-1 -30.7 kj·mol-1

ii.解析:可以将上述三个反应按一定方式合并,①×2一②+③就得到所需要的反应,反应热也为①×2一②+③计算时通过判断物质种类与反应及系数的关系,找出计算方法,反应热的符号和倍数关系是易出错的问题,要特别注意。

答案:(1)△h=-80 kj·mol-1

2)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2(co2、n2)反应。

2013级高二上学期寒假化学作业(五)答案。

1.c [由题意可知在前10 s内,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l·s)×10 s×2 l=2.4 mol,故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为1.2 mol,则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4 mol-1.

2 mol=2.8 mol。]

2.c [对于反应的自发性判断,要从焓变和熵变两个角度综合来认识,只从其中一方面来认识是不正确的;对于放热反应,可能自发进行,也可能不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也是如此。]

3.b [化学反应限度即化学平衡。改变外界条件可以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即改变反应的限度,a错,b正确;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如h2(g)+i2(g) 2hi(g),压强不随反应进行的程度而改变,c错;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一定相等,d错。]

4.a [由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越大,说明生成物浓度越大,反应物浓度越小,故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k仅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浓度及压强无关。]

5.d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反应没有进行到底,所以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a+bc,t3时刻达到了平衡而不是反应终止,所以a、c错误;达到平衡时,a转化了2/3而b转化了2/5,所以b选项也不正确。]

6.c [利用“等效平衡”原理解答。因为是恒压容器,达到平衡以后,t2时刻再充入一定量nh3,t2时刻瞬间nh3的体积分数增大,但最终nh3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同,选c。]

7.b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升温和减压均可以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

恒容通入惰性气体与加催化剂均对平衡无影响。增加co的浓度,将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8.c [温度不变时k相等。

第一次平衡各物质浓度变化如下(单位:mol·l-1):

h2(g)+i2(g) 2hi(g)

起始 0.10 0.10 0

转化 0.08 0.08 0.16

平衡 0.02 0.02 0.16

第二次平衡各物质浓度变化如下:(单位:mol/l)

h2(g) +i2(g) 2hi(g)

起始 0.20 0.20 0

转化2平衡 (0.20—) 0.20-) 2

则有:。平衡时h2的浓度为0.04 mol/l。]

9.c [反应进行到2 mjn时,各曲线突然变陡,说明反应速率加快,条件为升温或加压或加催化剂。]

10.d[假设中间状态。

由于b>2c,则表明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方向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则m<3,m为正整数。则d中m≤2正确。]

11.解析:升高温度,b的转化率变大,说明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减小压强,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变小,说明减小压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n>p;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若b为有色物质,体积不变时加入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生成更多的b而使混合物的颜色加深;如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可使容器体积增大,虽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物质的量增加,但b的浓度比原平衡时小,因而混合物的颜色变浅。

答案:(1)放 > 2)增大减小 (3)增大减小 (4)减小 (5)不变 (6)变深变浅。

12.解析:(3)由题意知两相同容器相同条件下,平衡i和平衡ⅱ互为等效平衡,即两容器中的初始投料是相当的,只是i是从正反应开始,ⅱ是从逆反应开始,由s守恒可知,i中so2的初始浓度和ⅱ中so3的初始浓度相等,即:m+p=1,且由o守恒知:。

4)因i和ⅱ中最终平衡等效,故i中平衡后剩余的so2和ⅱ中平衡后得到的so2的物质的量相同,即l一a%=so3的分解率。

答案:(1)1 (2)1 (3)m+p=1; (4)1一a%

高二寒假作业答案化学

高二寒假作业答案2019化学。寒假作业的练习也是需要知道对错的,这篇高二寒假作业答案,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一 选择题 本题共7道小题 1.下列反应只能生成一种有机物的是 a.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与hcl发生加成反应c.发生消去反应。与水发生取代反应。2.咖啡酸具有止血功效,存在于多种中药中,其结...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答案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专题训练一化学用语daddd dd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专题训练二物质的分类bbbdb ddcba db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专题训练三物质的量bbdbd ca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专题训练四氧化还原反应bcbad cbad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专题训练五离子共存cdcdb bdbdd bc 高二化...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 二 答案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 二 答案解析。1.解析 选b。c2h4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cl4 c3h8既不能使溴水褪色,又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6h6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2.解析 选a。a项反应为ch2 ch2 br2 ch2brch2br b项未发生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