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作业高晓松醉驾

发布 2020-02-28 01:05:28 阅读 5332

高晓松醉驾。

**人高晓松不想突然撞到了5月1日起实施的“酒驾新政”的风口浪尖上。9日晚,高驾驶一辆英菲尼迪越野车在北京东直门十字坡附近连撞多辆车,致四人受伤。经交警检测,他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43.

04毫克,是醉酒驾车标准的三倍多。次日上午,他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刑事立案。

作为“醉驾被拘第一名人”,高晓松醉驾立即成为一个全景观的公共事件,并持续发酵、放大,其戏剧性和耐读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这名曾在药家鑫一案中义愤填膺,发出“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吗”的道德名言,并倡议**界**药家鑫校友的公众人物,如今却自掴耳光,为何会发生如此之大的角色反差?高醉驾后想“借此平静下内心”。

但这一切真的能够平静下来吗?

对高晓松醉驾的几点疑问。

是错误的夜晚还是习惯成自然?

名人酒驾其实不算新闻,因酒驾而导致交通事故也并非新闻,而高晓松此次醉驾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于他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情。新的《刑法修正案》5月1日起施行,新增危险驾驶罪罪名,加大了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处罚力度。而“醉驾入刑”实施刚刚8天,高晓松就成为第一个撞上了枪口的名人。

有人说,高太背运了,都怪那个错误的夜晚。其实,之前高在美国就有醉驾的案底。他曾在微博中透露自己在美国因有酒驾记录而被禁止买枪。

既然酒驾给高晓松在美生活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他应该对酒驾的后果心知肚明,从而有所忌惮才对。但他这次醉驾,让人怀疑他是否有过足够的自省,至少存在一种习惯下的侥幸心理。

美国护照、国际驾照能成免罪的护身符吗?

事故发生后,警察检查高晓松的证件时,他出示的是美国护照,并持有国际驾照。吴祚来在其微博上说:高晓松提升了处理醉驾的高难度,一是国际驾照,二是外国护照。

但有律师认为,外国护照确实稍有敏感,但只要在我国触犯了刑法,就受我国刑法约束。即便高晓松是外国人,《刑法》第六条有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外交豁免权的话,不管什么国籍都得接受中国法律的惩治。

事故真相细节到底是什么?

高晓松醉驾造成四车连撞,4人轻伤,情节比较严重。现在有两点需要给公众一个交代,一个是事故真相到底是什么?那些受伤者的情况如何?

有关方面并未做出详细说明,在**报道中也少有提及,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是巧合还是预期的一种炒作?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一下,高晓松执导的《大武生》刚刚发布完预告片,高本人也对票房信心满满,而就在此时,他却出现醉驾连撞四人的恶性消息,到底是巧合还是预期的一种炒作?

对高晓松醉驾的几点担忧。

“名人效应”下会否轻抓轻放。

醉驾入刑”到底能有多大震慑力,各方都在观望。从坊间议论中,可以看出不少人都有“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担忧。这种担忧是基于许多的现实教训。

名人超生、名人代言违法广告、名人偷税漏税,以往法律在处理时候总是心太软,甚至网开一面。虽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总有人觉得自己有权、有钱、有人脉,会认为自己可以“更平等”,这或许正是一些明星“胆子比较壮”的根源所在。与其说大家关注高晓松一人是否会“被执行”,不如说大家在关注司法公义和明星特权会否抵触。

执法会否如深秋黄叶风吹叶落。

各地在醉驾入刑生效时的态度是严厉的,相继展开了一系列的集中查处活动。但即使如此,人们还是有所担心,那就是执法是否会常态化、制度化——不能因为风头过去便检查松散,不能因为对象不同便区别对待。这种担心,让他们在名人违法时睁大了眼睛。

明星式承诺如何不沦为作秀。

我们听到和看到了太多名星的承诺和自责。事发后声泪俱下,泪花飞溅后,依然重蹈覆辙。事发后,高晓松拒绝受访,但很痛快地写了7个字对**作出回应:

“对不起!永不酒驾!”既是回应,也是道歉,更是承诺。

因为之前在美国就有醉驾的案底,此番关于“永不醉驾”的承诺就很难让人信服。人们有理由认为,问题明星一拍脑袋张嘴就来的“永不醉驾”、“永不涉毒”,那不是真正来自内心的忏悔,更多的只是急于摆脱困境的一种策略而已。

对高晓松醉驾的几点思考。

“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吗”?

此前,高晓松说过一句名言“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吗?”这句话是高晓松点评药家鑫案时说的。高晓松的矛刺破了自己的盾,并由此产生了张力十足的戏剧效果。

如今看来,这话真是颇具讽刺意味,酒驾可谓不负责任,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也是漠视他人的生命,现如今,身为**人的高晓松,是不是该扪心自问,“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吗?”大言炎炎,理直气壮,自己如何?这就应了一句俗话,乌鸦站在猪身上,就看见别人黑了。

西方的成功谁说不可复制。

有人发现高晓松之前在美国有过酒驾记录,源自其本人的微博:“为保护俺家一窝美女,决定买枪自卫(米国几乎家家有枪)……结果被告知因数年前一次dui(酒驾记录)我被终身禁止买枪!”高晓松言无遮掩,似是爽快之人。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见识了美国法律的刚性无情与信用体系的完善。在美国,酗酒驾车被定性为犯罪行为。无论是否造成事故,均会被羁押后交刑事法庭处理。

坏事也有积极的一面。

高晓松醉驾肇事,受害的不只是4位受伤者,他本人也在劫难逃。不过,坏事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利用“名人效应”做了一回“广告”,或许会免了众多人的重蹈覆辙。高晓松在给友人的**里说,觉得这是好事,可以借此沉淀一下,他说他需要平静一下内心。

那么,你呢?

自负的道德围观改变不了什么。

从占据道德高地、发出正义高调的围观者,一夜间变成了醉驾肇事的被围观者,高晓松的角色转变或许正是该起事件引起轰动的沸点所在。这名曾在药家鑫一案中义愤填膺,发出“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吗”的道德名言,并倡议**界**药家鑫校友的公众人物,怎么会发生如此之大的角色反差?从这起事件中,我们应该反思某些神化道德与正义的行为,只有将道德的构建放到人的环境中,人们才能够真正正视自己的内心,而不会把社会道德的理想寄托在某些人、某些群体的身上。

这也多少反映了国民的劣根性问题。

抵制醉驾还须清剿利益集团。

西方打击醉驾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相关利益集团与公众博弈的历史。利益集团主要是酒类饮品的生产商,也包括一些因酒驾而遭到刑罚的人士及其律师。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游说立法机关和行政部门,试图废除“醉驾入刑”,至少是提高醉驾的认定标准。

于是反对醉驾的人士也组成社会团体,对抗这些利益集团,美国的“反对酒醉驾车母亲协会”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在我国,酒类饮品生产商一直是各地**的宠儿。如果“醉驾入刑”长期实行下去,影响了他们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了地方**的财政收入,他们会如何动作?

这值得每个公民保持警惕。

形势与政策作业

形势与政策第三次作业。家。从利比亚的动荡局势谈起。当我还在学校安静的教室里读书,当我还在和朋友们一起欢乐的相聚,当我还在悠然地喝着咖啡 在世界的另一个国度,那里的人们正在战争中挣扎,他们不敢奢求什么,只是希望能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个不用天天担心轰炸机什么时候会来的家。那里就是利比亚。不管我们多么不希望...

形势与政策作业

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其治理。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农业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产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和自然灾害的危害很大。充分认识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治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阐述农业的战略...

形势与政策作业

1 美国重返亚太对我国周边外交有哪些影响?答 其实美国的目光一直都没有离开过中国,现阶段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进行东移,不只是简单地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亚太地区,而且从政治 经济 安全等领域加大了对中国政策压力的力度。美国试图采取一些短期的和局部性质的措施,试图通过力量和资源的配置,在局部形成一种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