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瀑布。
一、作业设计依据:
本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预习课文。预习不但可以使我们熟悉课文,上课时学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努力去解决疑难,提出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要求做起:
1、把课文读正确,尤其要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2、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想办法解决,不能解决的准备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二、本课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
1、学习3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能照样子改写句子。
4、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瀑布壮观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作业呈现形式及项目举例: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准“衬、瀑、仰、屏”的字音。
2)查字典理解“珍珠屏、仰望”的意思。
3)分清小节,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想办法试着解决。
4)读了课文,思考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课堂训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听到瀑布的声音,好像又像远望瀑布近看瀑布一阵风吹来,把瀑布吹得这景象真令人着迷!
2)用上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仰望。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一座珍珠的屏好伟大呀!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东方明珠电视塔好高哇!
4)说话训练:
看到了瀑布,听到了声音,我想到了。
3、课后练习:
1)加部首组词:
暴良。寸俞。
2)抄写词语:
瀑布岸滩松林景象比喻千丈青山仰望珍珠。
3)填写古诗:
望庐山瀑布。
唐 日照香炉。
遥望瀑布。三千尺,落九天。
4)阅读和积累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
5)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四、课后反思及调整。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性地学习。要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去理解。
“你喜欢哪小节?”“读了这小节,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问题促进学生作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孩子能自由、大胆地参与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在协作交流中逐渐学会与人交往、沟通,消除人际交往中的自卑、紧张心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可能。
这样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构建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新型师生关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用“挂”与“衬”作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动态图,此时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瀑布”与“**”的相似以及“衬”字的贴切。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以语言文字为依托,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12、天鹅的故事。
一、作业设计依据:
本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预习课文。预习不但可以使我们熟悉课文,上课时学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努力去解决疑难,提出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要求做起:
1、把课文读正确,尤其要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2、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想办法解决,不能解决的准备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二、本课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三、作业呈现形式及项目举例: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准“腾、震、颤”的字音。
2)划出文中“呼啸、窟窿、胸脯”等部首相同的词语,想想它们的意思。
3)分清小节,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想办法试着解决。
4)读了课文,哪部分使你最感动?说说自己的感受。
2、课堂训练:
1)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并组词:
口穴。月页。
2)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天鹅的冰面。
的劳动号子的欢呼声。
3)按要求摘录句子:
老天鹅破冰。
所有的天鹅破冰。
4)说话训练:
看见老天鹅的举动,别的天鹅都怔住了,它们。
有的想。★有的想。
★★还有的想。
3、课后练习:
1)抄写词语:
群山环抱降临呼啸腾空而起胸脯颤动怔住塌陷。
2)积累词语:
描写风的词语。
描写雪的词语。
3)展开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噜——克哩”地啼叫着,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
湖面上传来阵阵“克噜——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
天鹅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好像在说。
4)写话: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该和人们和谐相处,请写一封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四、课后反思及调整。
朗读犹如一串熠熠生辉的珠子将这堂课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不只是一个点缀,更多的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在朗读中对文本获得初步体验,在朗读中获得情感熏陶乃至升华为理性的思考。
以朗读为基础,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理解能力,培养语感。这节课的朗读形式多样:指读:
看着这群天鹅破冰的场面,你还想读读哪句话?齐读,教师示范读当欣赏完老天鹅舍己破冰的壮举后,我示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慢慢地反映这只老天鹅接二连三撞击冰面的镜头。配乐齐读:
多么巨大的力量,多么可贵的顽强精神!我们目睹了这一幕,没有理由不读好它,大家读。又如在比较“第二次、第三次”的读法后,教师说:
“来!让我们用动情的朗读来表现这感人的一幕吧!”在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激情飞扬,13、海底世界。
一、作业设计依据:
本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预习课文。预习不但可以使我们熟悉课文,上课时学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努力去解决疑难,提出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要求做起:
1、把课文读正确,尤其要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2、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想办法解决,不能解决的准备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二、本课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
1、认识生字9个,积累词语9个,以及描写动物“叫”的象声词。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有关动物活动方法的内容。
3、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4、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三、作业呈现形式及项目举例: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准“澎、宁、烁”的字音。
2)边读课文边思考,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用合适的方法解决。
我用方法理解了“宁静”,意思是。
我用方法理解了“窃窃私语”,意思是。
我用方法理解了意思是。
我用方法理解了意思是。
3)分清小节,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想办法试着解决。
4)读了课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
2、课堂训练: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也是一样的有大浪。(
五百米以下的深海里没有一点亮光。(
海里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种。(
作业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练习姓名成绩。一 看拼音,把汉字写正确美观。sh u m n p n du n p n qu n t ish n q n xi f n l qi n zh ku n ch n ch n li d o qi b li nr nw y n w n nu n z o y n udu ns li n...
第三单元作业
1 我国目前有哪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聚居着 维吾尔族 藏族 蒙古族 回旋 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空三行。1.两岸...
第三单元作业
6 蘑菇该奖给谁。一 看拼音写词语。c n ji t g o li n x j n r n二 填空。1 比 共 画,第三画是 2 过 共 画,第五画是 3 练 共 画,第六画是 4 参 的部首是 第六画是 三 背诵课文,并填空。兔妈妈把蘑菇奖给因为他敢。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好孩子,你很诚实。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