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1第二次 2
第三次 2第四次 3
第五次 4第六次 4
第七次 5第八次 5
第九次 6第十次 7
第十一次 7
第十二次 8
第十三次 9
第十四次 9
第十五次 10
1-11、解: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1-17、解:⑴.发送时延:ts=107/105=100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发送时延:ts =103/109=1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8(1)1mb/s: 传播时延=0.1/(2×108)=5×10-10; 比特数=5×10-10×1×106=5×10-4;
1gb/s比特数=5×10-10×1×109=0.5;
2)1mb/s: 传播时延=100/(2×108)=5×10-7; 比特数=5×10-7×1×106=5×10-1;
1gb/s比特数=5×10-7×1×109=5×102;
3)1mb/s: 传播时延=100000/(2×108)=5×10-4; 比特数=5×10-4×1×106=5×102
1gb/s比特数=5×10-4×1×109=5×105
4)1mb/s: 传播时延=5000000/(2×108)=2.5×10-2; 比特数=2.5×10-2×1×106=5×104
1gb/s比特数=2.5×10-2×1×109=5×107
1-19、解:(1)100/(100+20+20+18)=63.3%;
1-21、解:⑴.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
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
解:①.实体(entity):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 :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协议栈: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模型后,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的运行来实现,因而每层可用一些主要协议来表征,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
.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
.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实体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位。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体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
2-06 解:⑴.码元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限制,信息传输速率受香农公式的限制;
.信噪比不能任意提高;
.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传信率,就可实现无差传输。
. “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比特/s是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而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一个码元不一定对应于一个比特。
2-07 解:c=r*log216=20000b/s*4=80000b/s
2-08 解: ;w=3khz,c=64khz; s/n=64.2db是信噪比要求很高的信源。
2-09 解: ;
信噪比应增大到约100倍;
又;最大信息速率再增加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18.5%左右。
2-11解:⑴.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为 = 20/0.7 km = 28.6 km
衰减应降低到20/100 = 0.2db
2-12 解: v=l*f;f=v/l得b=f2-f1=v/l1-v/l2
1200nm到1400nm:带宽=23.8thz
1400nm到1600nm:带宽=17.86thz
2-16 解:s·a=(+1-1+3+1-1+3+1+1)/8=1, a发送1;
s·b=(+1-1-3-1-1-3+1-1)/8=-1, b发送0;
s·c=(+1+1+3+1-1-3-1-1)/8=0c无发送;
s·d=(+1+1+3-1+1+3+1-1)/8=1d发送1;
2-17 解:⑴.xdsl 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成本低,易实现,但带宽和质量差异性大。
.hfc网的最大的优点具有很宽的频带,并且能够利用已经有相当大的覆盖面的有线电视网。要将现有的450 mhz 单向传输的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为 750 mhz 双向传输的 hfc 网需要相当的资金和时间。
.fttx(光纤到……)这里字母 x 可代表不同意思。可提供最好的带宽和质量、但现阶段线路和工程成本太大。
解:⑴.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解:⑴.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
解:⑴.ppp协议的主要特点 ①.
简单;②.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③.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⑤.
地址字段a 只置为 0xff。地址字段实际上并不起作用;
.控制字段 c 通常置为 0x03;
.ppp 是面向字节的;当 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和 hdlc 的做法一样),当 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
.ppp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下;
.ppp没有帧编号和确认机制;
解:⑴.作二进制除法,11010110110000 ÷10011 得余数1110 ,添加的检验序列是1110.
⑵. 作二进制除法,两种错误均可发现。
.仅仅采用了crc检验,缺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的传输还不是可靠的传输。
解:透明传输问题(字节填充)引入转义字符7dh;
.若信息字段出现7eh,则将其转化成7dh 5eh;
.若信息字段出现7dh,则将其转化成7dh 5dh;
.若出现ascii 码的控制字符(即值小于20h的字符),则在该字符前加入7dh,同时将该字符与20h异或;
.若ppp 协议用在同步光纤网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dh 的链路时,使用同步传输(一连串的比特连续传送),这时 ppp 协议采用零比特填充方法来实现透明传输;零比特填充只要发现5个连续的1,立即在后面插入一个0;
一个ppp帧的数据部分 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的真正的数据是:
7e fe 27 7d 7d 65 7d
3-10、解:同上; 0110 1111 1111 1100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0110 1111 1011 1110 00
0001 1101 1111 0111 110 1 10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0001 1101 1111 1111 1110
解:⑴.常用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有星形网,总线网,环形网,树形网;
.现在最流行的拓扑结构是星形网。
⑶.当时很可靠的星形拓扑结构较贵,人们都认为无源的总线结构更加可靠,但实践证明,连接有大量站点的总线式以太网很容易出现故障,而现在专用的asic芯片的使用可以讲星形结构的集线器做的非常可靠,因此现在的以太网一般都使用星形结构的拓扑。
网络金融作业答案网络金融答案
1 试叙述atm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pos的功能 一 自动柜员机的软件系统由两部分构成,即自动柜员机应用系统和主机应用系统。典型的自动柜员机的硬件结构大致由三部分构成 1 客户界面。它是客户能看得见 摸得着的部分,主要有显示器 数字键盘 服务项目选择功能键 磁卡插口 出钞口 票据出口 信封出入口等 ...
网络作业答案
1.什么是分组交换,为什么因特网与分组交换有关?将数据分割成为一定长度的数据块,并赋于称为标题的标识信息,构成 信息分组 以信息分组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的交换方式称为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从根本上改变了联网方法,并奠定了现代因特网的基础 分组交换使得多个通信方通过一个共享的网络传送数据,而不是形成一条条专...
网络金融作业答案答案
1 举例说明电子金融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答 网络安全指通过各种计算机 网络 密码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在公用通信网络中传输 交换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性 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有控制能力。举例说明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来进行商务活动,金融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更加尖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