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假期作业

发布 2020-02-20 00:56:28 阅读 3952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市靖远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50kg b.教室门的高度约是6m

c.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是1.65m d.一名中学生行走的速度约是10m/s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3.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形“影”不离 d.湖光倒“影”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有固体熔化时温度都保持不变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c.蒸发、升华都有致冷作用 d.“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5.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b.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6.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7.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8.2023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发射.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

9.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

10.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g/c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二、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21分)

11.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可以产生声音.

1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

13.“掩耳盗铃”是在处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的“无声”是在处减弱的.

14.如图是给某晶体加热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min这段时间内晶体处于状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2)由图可知此晶体的熔点是 ℃.

15.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色,裙子是色.

17.五一”假日,爸爸驾车带小辉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车以72km/h合 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h,则汽车行驶了 km,行驶途中小辉看到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选择了为参照物.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 (填上合适的单位),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k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 .

18.某品牌的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瓶中油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质量为 kg,如果油用去一半,则油的质量 ,密度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9.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此时它的示数为 ℃.

20.如图所示的物体的长度是 cm.

三、作图与实验**题(21题作图每图2分每空2分,满分30分)

21.作图:

1)分别画出图a所示的两幅图中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2)做出图b中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c′(保留作图痕迹).

22.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3所示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23.测量某工艺品的密度:

1)测质量前,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节;(选填“左”或“右”)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工艺品的质量.把工艺品放在天平的盘内,天平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该工艺品的质量是 g.

3)把该工艺品放入盛有5cm3水的量筒以后,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工艺品的体积是 cm3.

4)该工艺品的密度为 kg/m3.

24.小丽在“**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它后方的桌面上并移动,使它跟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的像重合,如图.

1)操作中小丽在桌面上无论怎样调整后方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 .

3)经过调整后小明找到了像的位置,发现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

4)将白纸放在像所在的位置上,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四、计算题(25题6分,26题7分,27题6分,满分19分)

25.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m3,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冰全部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水的密度为1.0×103㎏/m3)

26.一辆小轿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8km,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1)轿车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m/s?

2)若轿车以速度表的指示速度匀速行驶,从新兴汽车站到西安总站(全程150km)需多少分钟?

27.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时,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市靖远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50kg

b.教室门的高度约是6m

c.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是1.65m

d.一名中学生行走的速度约是10m/s

考点】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物理课本的质量在200g左右,在一斤(0.5kg)以下,绝达不到50kg;故a错误;

b、教室门的高度比成年人的身高要大一些,在2m左右,绝达不到6m;故b错误;

c、一名中学生的身高在1.65m左右,符合实际情况;故c正确;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左右,达不到10m/s,故d错误;

故选c.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分析】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植树造林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响度不但与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正常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

解答】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道路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故b正确.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而不是20hz~2000hz.故c错误.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不一定相同,因为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d错误.

故选b.3.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形“影”不离 d.湖光倒“影”

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称之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

根据不同原理所成的像分析各选项.

解答】解:a、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线被竿遮挡光线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进行拍照的,而毕业合“影”中的“影”是照相机拍出的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d、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湖光倒“影”中的“影”是平面镜形成的像,故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d.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有固体熔化时温度都保持不变。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c.蒸发、升华都有致冷作用。

d.“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蒸发及其现象;液化方法及其应用;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1)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2)降低温度是使所有气体液化的一种方法.

3)蒸发和升华都要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4)“雾凇”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解答】解:a、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只有晶体在熔化时温度才保持不变,故a错误;

八年级物理假期作业

班级姓名 一 选择题。1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a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 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就不同。d 拨动吉它的琴弦发...

八年级物理假期作业

物理寒假作业。一 寒假扩展阅读。青少年不可不知 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 上下卷 最新修订版作者 林青。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 8 1 二 2013科技之光物理手抄报。通过浏览图书 杂志 刊物 网络,发现一些新奇的现象,以 寻找世界中的物理 为主题办一张手抄报。板块模块主题例如 1...

八年级物理假期作业

班级姓名。一 选择题。1 如图1所示,小明同学坐在过山车里,当过山车高速运动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 地面上的人b 建筑物 c 过山车d 过山车轨道。2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 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b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c 拳头的宽度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