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

发布 2020-02-11 23:01:28 阅读 610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

第七讲实用类文本阅读。

命题趋向】考试大纲》中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包括“理解b”和“分析综合 c”两个能力层级。具体就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

结合全国各地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尤其新课标卷,句子含义、筛选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往往是必考内容,其他各项都会交替出现。

高考题型依旧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的形式,综合分值一般在15至18分,所占比重比较大。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般采用问答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既能对文中重点词语、重点句子能够理解透彻,更能够从整体上去把握整篇文章的结构、表达的主题思想、运用的写作手法等。

信息筛选和概括评价主要考查分析综合能力,方式有下面几种:信息的筛选和要点的归纳是否正确,多采用主题词的形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评价作者观点相结合,必须注意关键字词句的理解;表现形式为边叙述边评价,筛选辨别一定要结合内容仔细分析理解,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无中生有。

考点透视】文本一:传记。

一般选取较为典型人物的传记。传主的事迹能给读者思考和认识,具有较高的人生价值和精神高度的,能供考生欣赏、**的文章。如《晚清学人杨守敬》(2008江苏高考卷)等这类体现奋斗与机遇,养性与修身,挫折与成功的作品。

一段或一篇传记的重要内容包括:①传主及其作品陈述的事实;②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考点1、 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需要正确地理解并择取、概括、组合、转换、延伸等能力。

应试阅读又要求依据试题的指向,找到相关的词语、句子、段落。在总体把握了解文意时,还要弄清作者是怎样把思想材料组合起来的,文中的关键性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准确地筛选和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需要具备对书面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有了较强的语感,阅读时就能迅速发现关键所在,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

考点 2、“结构”指文章内部构造,是作者从表达中心思想的目的出发,对作品的材料的精心安排。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思路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

给文章划分层次,是把握文章思路的手段,也是分析文章的手段。文章的结构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结构,首先必须对文章整体感知,对全文、全段有个大体的了解;其次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试题往往不大从全篇出题,而是就一段或几段出题,或划分层次,或阐述层意,这就要找准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传记,无论自传,还是他传,都离不开叙事。

事情的发展,又离不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移,所以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组织材料是传记常用的结构方法。依据传记的文体特征,深思传记的“形”“神”关系,有助于我们准确的理解传记,理清传记的行文思路,弄清所写事物、事情之间的关系,从而迅速的找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时试题还会有些附加的要求,如字数要求等,这在答题时也是必须注意的。在对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可运用这样一些方法:

①提取精要法,即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由点带面。②综合句意法,即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的文段,我们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③整体透视法,即对于有些写景抒情类的散文,若单独分析某一两个句子会割裂甚至曲解文意,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表达。

考点3、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表现为对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反复等)的分析。

分析作品运用修辞手法首先要辨明其修辞格,其次根据不同修辞格表达上的特点并结合作品具体内容,恰如其分地理解其含义作用。另外还表现为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手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作用;表现为对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的作用的分析,这要在了解这些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作品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考点4、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较高层级,属于创造思维。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鉴赏,就是要求阅读文章后,能够判断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要正确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关键在于要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有正确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用唯物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问题,不能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鉴赏评价传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做到这几点:①在文“内”充分挖潜。要对作品本身内容有准确的把握,不仅要把握作品直观显现的内容,而且要弄清作品隐含的内容,这是鉴赏评价的首要工作,其实就是弄清对象。

②在文“外”大胆引联。就是围绕作品作相关、相似的引申或联想。有些寓意相对丰富深刻的作品,要联系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及其它相关资料,将其置于特定的氛围中才能对其正确认识评价;有些作品只有通过多方引申联想,才能在动态中,在纵横比较中评价它。

考点5、**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要掌握正确的赏评标准和思维方法。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我们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准绳,没有客观正确的标准就难免人云亦云。同时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分析,不可以偏概全、求全责备、主观臆断。

文本二:新闻。

新闻,一般选取一些具有时效性就、实用性、生活性的新闻特写、消息通讯或访谈。如水均益的《我与****》等富有时代特征和时代表现力,着重新闻人物、新闻价值和反映精神价值的文章。

考点1、把新闻体裁的文章作为一般的阅读材料对待,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中包括、提炼、归纳、总结,也包括分析、理解和应用能力。这类考查因为并不直接结合新闻文体的特点,因而与一般阅读文章没有更多差别。

考点2、结合新闻作品的特点和要求,考查考生对新闻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及新闻写作能力。

1)结合作品考查对新闻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如新闻的时效性、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客观性与作者主观态度的关系、新闻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等等。

2)考查对新闻理论知识特别是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要求和写作规范的掌握和运用。如访谈中考查对问答双方内在思维或表达逻辑的分析与把握,双方的谈话技巧及作用等。2023年上海试题中有一篇访谈,其中1个问题就是:

“第③④两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题目就是从访谈技巧方面进行的考查。

3.考查新闻写作能力。考查写作有多种方式:

可以是新闻作品的局部写作技巧,如新闻标题的拟定、新闻事实的归纳等;可以是不同新闻体裁之间的转换,最常见的是根据通讯改写消息,或者在通讯中找出特写部分,或者根据消息或通讯提供的事实写新闻评论。也有可能根据提供的材料写消息、特写或新闻短评。

文本三:调查报告。

考点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主要是调查者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尤其是对调查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时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到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

“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

考点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023年高考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教学案 一

依文据本筛选整合清楚表达。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彭爱明。第一课。解读考纲理解试题。一 考纲研究解读 1 考纲规定 2016年全国卷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 新闻 报告 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 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 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

2023年高考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教学案 一

依文据本筛选整合清楚表达。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彭爱明。第一课解读考纲。理解试题。一 考纲研究解读 1 考纲规定 2016年全国卷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 新闻 报告 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 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 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

2023年高考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指导

1.分传记 新闻 报告 科普文章四大文体复习。2.注重文体基本特征 主要表现手法以及各种文体的语言特色。3.注重文中信息的筛选并整合以及文本中心意思的概括。4.注重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人生价值 社会价值。5.学会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 基本倾向以及其他特色。6.的写作意图 写作背景和文本中涉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