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泉州市质检

发布 2020-02-05 16:56:28 阅读 7144

泉州市2010届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2010.03.10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总角之宴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是故**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西施山书舍记。

明]徐渭。西施山去县东可五里,《越绝》若《吴越春秋》并称土城,后人始易以今名,然亦曰“土城山”。盖勾践作宫其间,以教西施、郑旦而用以献吴。

又曰:“恐女朴鄙,故令近大道。”则当其时,此地固要津耶?

更数千年,主者不可问矣。商伯子用值若干而有之。

山高不过数仞,而丛灌疏篁,亦鲜澄可悦。上有台,台东有亭;西有书舍数础,舍后有池以荷。东外折,断水以菱。

而亭之前则仍其旧,曰“脂粉塘”,无所改。出东南,西而山者,耸秀不可悉,悉名山也。绕其舍而亩者、水者,不可以目尽;以田以渔以桑者,尽亩与水无不然。

余少时盖觞于此而乐之。兹伯子使余记,余虽以病阻其觞,然尚能忆之也,率如此。

嗟夫!土城,一山耳,始以粉黛歌舞之宫,当倾都之孔道①,而今变而且迁之。一旦寥寥然为墟落,田夫野老耕钓徘徊于其间,或拾其堕钗于锄掘。

迨于阴晦,又往往诧野火转燐②于夜归牧唱之儿童。宜无不感而嘘,资野人③之聚而谈者矣。至其易冶以朴,易优伎④以农桑,本业专而谣俗⑤厚,则有识者又未尝不忘其悲而为之一笑也。

伯子聪敏擅文誉,达事变,试从读书暇,一登兹山而望之,或触于景而有如吾前所言者,姑取而咀之,傥亦一解颐耶?

注)①孔道:大路,通道。②野火转鳞:野外荒坟中飘转的鳞火,俗称“鬼火”。③野人:乡野之人,农夫。④优伎:泛指歌舞表演。⑤谣俗:风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恐女朴鄙鄙:浅陋。

d.耸秀不可悉悉:熟悉。

c.迨于阴晦迨:遇到。

d.试从读书暇暇:空闲。

3.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西施山景色宜人的一组是( )3分)

当其时,此地固要津耶。

丛灌疏篁,亦鲜澄可悦。

上有台,台东有亭。

舍后有池以荷。

东外折,断水以菱。

西而山者,耸秀不可悉。

a.①②b.③⑤c.②④d.①③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施山原为越国调教、训练美女西施、郑旦之所,经千百年变迁,成为私人之地。

b、文中描述了西施山书舍的布局及周围环境,也说明了写作此记是应商伯子的请求。

c、本文笔调平易朴实,淡淡几笔便描摹出一副赏心悦目、和平宁静的水光山色图。

d.作者对今古变迁的议论,流露出悼古伤今的忧愤,交织着对时事易变的深刻思考。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商伯子用值若干而有之。(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宫词(其八十三)

王建。教遍宫娥唱遍词,暗中头白没人。

楼中日日歌声好,不问从初①学阿。

注】①从初:当初。

本诗运用了反复和对比的手法,请各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1)关于反复。(3分)

2)关于对比。(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宝钗歇午,宝玉来探望,闻到冷香来了精神,便胡诌个小耗子偷香芋熬腊八粥的故事,声称是故典,取笑黛玉。正巧黛玉赶来,便取笑宝玉前日作诗忘典。(《红楼梦》)

b.街上是一片静寂。爆裂了的鞭炮的残骸凌乱地躺在街心,发散它们的最后的热气。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一阵低微的哭声。

年夜,觉慧看见一个讨饭的小孩,靠着石缸低声在哭。他摸出两个半元的银币,给了小孩。黑暗中好像听到有人骂他是“伪善的人道主义者”。(家》)

c.李玉亭见到赵伯韬之后,心里很踌躇,既想不辱吴荪甫所付托的使命,又不想得罪赵伯韬。经过一番交谈,未探得赵伯韬的口风,反而被他——口喝破来访的目的。(《子夜》)

d.在安茹地区,本地话听得最清楚,讲得也最利索的,莫过于这个狡猾的葡萄园主。尽管他精明透顶,从前也上过一个犹太人的当。

老箍桶匠和犹太人的那一次交手,是他平生惟一一笔吃亏的买卖。但他从中学会了一套假装听不清、假装口吃的本领。(《欧也妮·葛朗台》)

e,为马丝洛娃上诉之事,涅赫柳多夫来到彼得堡,因与贵族社会格格不入,他没住在姨妈家。他知道姨妈交游广阔,对他要奔走的各种事可能极有帮助,便时常去看望她。(《复活》)

8、填空题。(5分)

(1)为报之仇,马超起兵直取曹操,曹操败逃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他立刻脱下红袍,又听到大叫:

“长髯者是曹操!”他惊慌掣刀马超闻知,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

”曹操扯旗角包颈而逃。(《三国演义》)

(2)“我生命的天使啊!”他半跪着喊道,“我的身体,我的血液,我的灵魂,完全是属于你的,完全是为着你的。我爱你,除了你我谁也没爱过。“(巴黎圣母院》)

文中的“他”是你”是填人名)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孟子·告子上》)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②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尽心下》)

(注)①或:同“惑”,奇怪。②介然:经常。

1)从选段一来看,“王之不智”体现在孟子认为君王要做到“智”,应该远离用原文回答)(3分)

(2)以上两个选段阐述了——个相同的道理,请简要概括。(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功利的写作”所注重的,是外在的效果,即外界的需要。这当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写作的时效性,使之大致不落空。并且,外在的效果又能呼应内里的写作心态,刺激起进一步努力的欲望。

所以,这种写作是较能引出实际的成果来的。但反过来,它也能限制你进一步获得成果。比如,你是研究明史的,一旦成了明史专家,当你的研究告一段落,或学术兴趣业已转移,你却常常不得不屈从于外界的需要和压力,继续负着你这专家的头衔在老路上走下去。

所以,“功利的写作”往往能使人“尽责”或“尽职”,却很难使人“尽才”。

相反,“趣味的写作”所注重的是作者自己内心的释放,是自己的兴味和意趣。他不必照顾太多的外在的命令,而只顺从自己内心的命令。这样,他写作就往往是“乘兴而起,败兴而止”,有时不会引人注目,有时又难免半途而废,但他始终不会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他工作起来总是兴致勃勃的。

一旦出了成果,成了哪一门的专家,他的学术方向或写作方式仍随时可有变化,不受外力约束。在这种时候,他反倒能够做出多种多样的成绩来,也能够尽情地发挥他多方面的才华。所以,只有“趣味的写作”才可能是真正使人“尽才”的。

趣味并不是一种平静不变的东西,它是活着的,是不停流动的,它在人身上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它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有变化,不可重复,不可在同一个平面上含糊度日,不然,这趣味很快就会变得“没趣”极了。 由于这一规律的指引,所以凡注重趣味者,随着岁月的推移,他们的目光就日益尖锐和深刻,他们所注意的事物也就愈益艰深不凡了。

其实,人对于**、美术、书法等等的兴趣,无不是如此的。最初的兴趣很可能只在浅层次上,只喜欢那些甜腻流俗的作品,但只要这种兴趣长久地存在着,它就必然有所发展,渐渐地,兴趣就会向深处转化,天长日久,很可能就成了一个能欣赏高层次作品的专家。

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过去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作家或诗人,到中年以后,竟会不约而同地沉入到一些较为遥远而艰深的学术课题中去,并且常有人是沉入到“国学”中去了。

(摘编自刘绪源《漫说趣味》)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泉州市质检

6 下列物质无法从海水中获得的是。a 硫酸 b 氯化镁 溴 氢氧化钠。7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判断错误的是。a 乙烯和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不同。b 乙醇 乙酸都能和金属钠反应。c c2h6o只代表一种物质。d 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8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x元素...

泉州市质检作文优卷

2013届晋江市语文作文优卷 选 1.弃不需,得所求。季延中学邱婉萍。成功就是剥光所有不需要的东西。哈利 波特 作者jk 罗琳如此谈及成功的秘诀。诚然,人生于世,要的不是花红红酒绿,而是真正的生之所求,若被不需之物挤去心灵空间,哪还有角落来盛装生命的最初追求。骄傲的人生应是弃不需,得所求。此行最大的...

2023年泉州市质检物理模拟试卷

2013年泉州市质量检查物理模拟试卷。本试题g取10n kg 一 选择题 单选题,共44分 1 2012年6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 神舟九号 载人飞船。飞船承担着与 天宫一号 的交会对接任务 如图1所示 地面飞控中心和航天员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下面的哪种方式来实现 a 发射超声波 b 发射次声波。c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