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标新立意泄密目不暇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b.推波助澜洞悉别开生面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c.苍海一粟松驰超凡绝俗老骥服枥,志在千里。
d.芸芸众生亵渎寥若辰星失之东隅,收之桑渝。
2.下列各句中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的第一场雪,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困难,一位摔倒在路上的妇女,被一。
位好心的司机七手八脚地送到了附近的车上。
b.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来说,实在是螳臂当车。
c.道听途说的事情,不能轻易相信,更不要随意传播,要知道,三人成虎,一旦流。
传开来,说不定会给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
d.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似乎总是陷入一种误区:唱空城计的受到赞扬,说实话的遭到贬损;唱空城计的得到好处,说实话的丢掉实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cci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以极其简洁精炼的语言高度地概括了每一个。
当选者的崇高精神,对他们的闪光点予以展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
b.法国**萨克齐不顾中国**的**执意要会见**,中国**对此提出严正警。
告:中法关系受到影响,直接取决于萨克齐会不会改变现有的态度。
c.加强油品市场的监测和监管,严厉打击虚假销售、偷逃税款、油品走私、经营假。
冒伪劣油品以及合同欺诈、违法行为等,确保成品油市场的稳定。
d.欧盟委员会16日宣布,将调查标准普尔公司和穆迪投资服务公司等信用评级机构。
在近日波及全球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中反应迟缓。
4.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到了唐代,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的作品:现实主义诗歌的杰出诗人则是杜甫,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传奇”是我国古代一种文学体裁。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发展的一个高峰,代表作有李朝威的《柳毅传》等,明清传奇则是戏剧,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等。
c.曹禺和老舍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话剧《雷雨》和《茶馆》。老舍还是一位**家,他的代表作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d.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杰出的戏剧家,马尔克斯是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喜剧《威尼斯商人》、**《百年孤独》和《雪国》。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萧放。
中国的人文节日大多依托着一定的自然时序,在岁时节俗中,人们融入了较多的时季意识,因自然物候的变化,而兴起对社会人生的感怀。九月节俗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日,宜晴。
人家用赤豆饭祀灶。”(**《乌青镇志》)灶神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常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重阳正值暮秋时节,处在寒露与霜降之间,此时在蒙古形成的冬季风开始自北南侵,气候明显转凉,寒风乍起,草木黄落,人们明显感受到了九月的秋寒,江苏常熟白茆等地农民将重阳视作寒气新到的节点名为“重阳信”,即立秋后的第一个寒信;南京人有这样的俗谚:
“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暑寒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入室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
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登高野宴,是重阳节俗的中心内容。登高的原始意义在于逃避灾祸。重阳时节,天气初寒,人们不仅在肃杀秋风中感受到季节的冷暖变化,而且在夏冬时气的升降中,难于适应.人们容易感染时疾。
这样,重阳时节在古代被视为危险的季节。在神秘的阴阳观念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九九重阳意味着阳数的板盛,凡事盛极必衰。因此,九九重阳之日,有如五月五日是令人生畏的灾日。
人们为了避开这一不吉之日,就采用了一种超乎寻常的行为,以出外登高野游的方式,脱离有可能发生灾祸的日常时空。在具有原始信仰的古人那里,由室内到室外的空间移动,即能禳解生存的危机,这种登高避祸的方式在古代节俗中常常出现,有九日登高、正月十五日登高等。登高习俗可能最初起源于平地居民,异于平川的高山,在原始居民观念中属于神奇之地登临高处,意味着接近了天神周此也就易于获得福佑;这种登高习俗后来随着文化的移动,播布全国。
重阳登高大概萌芽于汉代,杜公瞻在《荆楚岁时记》注文中说:九月九日宴会,不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引证了一则传说,解释重阳登高习俗的起源。
吴均接着这个故事说冷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莱萸囊,“盖始于此。”
(摘自《百科知识》2024年20期)
5.下列对“重阳节”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千百年来,我国各地重阳节的节俗是完全一致的,人们都要登高避祸,饮菊花酒,佩戴茱萸。吃重阳糕,祭祀灶神。
b.重阳节的习俗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内涵。
c.重阳节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它寄托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期盼,为眷恋生活的人们开辟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d.重阳节起源于古人祭祀大火的仪式,人们祭祀大火星,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避免在季节更替的时节感染时疚。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汉代到梁代,每逢九月九日重阳时节,男女老幼都要外出登高、饮酒、佩戴茱萸囊。
b.古人在大火星出现时节要举行迎火仪式,在大火星退隐时节要举行送行仪式,这体现了早期人类对犬自然的敬畏。
c.长江流域的人们把重阳节看成了寒气新到的节点,是暑寒交接的时间界标。
d.在古人的观念中,登高意味着接近天神,易于获得神的福佑,因此登高的习俗逐渐播布全国。 .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这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b.在农历即太阴历通行之前,曾流行过以大火星即心宿二的运行为依据的“火历”。
c.登高避忌的习俗在九月祭祀大火的仪式盛行的时候就已经在民间流行。
d.根据**年间的《乌青镇志》重阳祭灶习俗的记载可以推断,古代九月有用赤豆饭祭祀“大火”的习俗。了。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lo题。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又中宏辞。郭子仪辟佐朔方府,子仪入朝,使主留事。
李怀光与监军阴谋矫诏诛大将等,以动众心,欲代子仪。黄裳得诏,判其非,以质怀光,怀光流汗服罪。于是诸将狠骄难制者,黄裳皆以子仪令易置,众不敢乱.
入为侍御史,为裴延龄所恶,十期不迁。贞元未,拜太子宾客,居韦曲。时中人欲。
请其地赐公主,德宗日:“城南杜氏乡里,不可易。”迁太常卿。时王叔文用事,黄裳未。
尝过其门。婿韦执谊辅政,黄裳劝请太子监国,执谊日:“公始得一官,遽开口议禁中事!”
黄裳怒日:“吾受恩三朝,岂以一官见卖?”即拂衣出。
皇太子总军国事,擢黄裳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是,夏绥银节度使韩全。
义愉佞无功,因其来朝,白罢之。俄而刘辟叛,议者以辟恃险,讨之或生事,唯黄裳固。
劝不赦,因奏罢中人监军,而专委高崇丈。凡兵进退,黄裳自中指授,无不切于机。崇。
文素惮刘滩,黄裳使人谓日:“公不奋命者,当以涟代。”崇文惧,一死力缚贼以献。蜀。
平,群臣贺,完宗目黄裳日:“时卿之功。” 始,德宗创艾多难,务姑息藩镇,每帅臣死,遣中人伺其军,观众所欲立者,故大。
将私金币结左右,以求节制,晏年尤甚,方镇选不出朝廷。黄裳每从容县言:“陛下宜鉴贞元之弊,整法度,睃损诸侯,则天下治。”帝尝问前古王者所以治乱云云,黄裳知帝锐。
于治,恐不得其要,因推言:“王者之道,在修己任贤而已。王者择人任而责成,见功必赏,有罪信罚,孰敢不力!
”帝以黄裳言忠,嘉纳之.由是平夏、翦齐、灭蔡、复两河,以机秉还宰相,纪律设张,赫然号中兴,自黄裳启之。
元和二年,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河中、晋绛节度使,俄封邠国公。明。
年卒,年七十。
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
既死,表还其枢葬焉。尝被疾,医者误进药,疾遂甚,终不怒谴。然除吏不甚别流品,通馈谢,无洁白名。当大政未久,不究其才,及处外,天下常所属意。卒后数年,御史。
劾奏黄裳纳邰宁节度使高崇文钱四万五千缗,按故吏吴凭及黄裳子栽,辞服。帝念旧功,但流凭昭州,原载不问。 (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九十四)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除吏不甚别流品除:任命,授职。
b.以机秉还宰相秉:通“柄”,权力,权柄。
c.黄裳未尝过其门过:经过。
d.阴谋矫诏诛大将矫:假传(命令)。
9.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明杜黄裳“善谋”和“雅澹”的一组是。
a.①自中指授,无不切于机 ②医者误进药,疾遂甚,终不怒谴。
b.①以辟恃险,讨之或生事 ②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
c.①得诏,判其非,以质怀光 ②为裴延龄所恶,十期不迁。
d.①赫然号中兴,自黄裳启之 ②纳邠宁节度使高崇文钱四万五千缗。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黄裳针对藩镇长官长期呆在朝中、不理政务的现实,常常劝说德宗皇帝,以贞元年间的弊政为借鉴,整顿法度,削减藩镇特权,皇帝欣然采纳,于是带来了中兴的局面。
2024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 模拟试卷
第 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 3题。它们也能遗传吗。基因研究一直引导着我们对于人类遗传奥秘的关注,很有可能有一些基因可以赋予贝克汉姆的孩子某些足球天分,但没有捷径可以把贝克汉姆为运动生涯付出的努力传给后代。但如果这也是某种可以传续的 习得特性...
2024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 模拟试卷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 9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金钗 ch i 三缄其口 ji n 濯淖 n o 纨绔子弟 k b 给养 i 危如累卵 l i 分娩 mi n 刎 w n 颈之交 c 俟机 s 沆瀣一气 h n 奶酪 lu 不容置喙 hu d 奇葩 p...
2024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 模拟试卷
第 卷 选择题部分,共36分 一 基础知识部分 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未选 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栖息蹊跷芳草萋萋休戚相关。b 累及磊落护苗保蕾身陷缧绁。c 瑰丽日晷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