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

发布 2024-03-23 04:40:11 阅读 9845

1.草原。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 2 自然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谈话引入 ,创设情境。

1、**歌唱草原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3 、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 板书课题:

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1 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2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 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

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洒脱、迂回、拘束。

二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

三、 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b“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g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

四、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3 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4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五、升华情感,滞留问题。

1同学们都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老师也看出,你们对草原充满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笔触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

第二课时。一 、复习引入 ,进入美丽的草原。

1、复习有关词语:教师出示: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摔跤、偏西、天涯。

学生正确朗读。

2、 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3、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了草原的美景的?

二 、由景及人, 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1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很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2 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3 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4 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 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5指导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三 、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1、 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四品味全篇总结写法

1 直抒胸臆:

2 精描细写:

3写实质朴不加雕琢:

五回顾情境置留作业。

如果你就是随从老舍先生一同进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笔,尽情释放,写出你的感受,好吗?请课后认真完成。

3.白杨。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引题。

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教师板书:白杨。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自学生字生词。

1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然后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

1 ) 对一些词语的理解。

浑黄一体、高大挺拔。

2)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

3)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议论的事。

4) 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在西行的列车上,爸爸和他的孩子看见窗外的白杨讨论白杨的特点,爸爸表明心迹。

三细读品味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

学习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1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1)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几乎没有生命的存在。

2)那里的天地都是浑黄的,经常飞沙走石,狂风四起。

(4)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或**,学生以**为栽体,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坚强。

5)品读爸爸的话。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

6)把爸爸的话背诵下来。

2此时的你最想对白杨树说点什么?

1)唱一唱有关杨树的歌曲。

2)介绍一下写白杨树的一首小诗。

3)也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存呢?

4)也可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情等。

三提出疑问置留作业。

刚才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白杨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活呢?爸爸介绍了白杨,真的是单纯的在介绍白杨树吗?课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直奔情境。

1、复习有关词语: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 、陷入。

2、指名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一段话。

二剖析实质表达心声。

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

学习第10 至12 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声。

1 指名读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表白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明;也, 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生思考: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和同学们讨论一下。

抓住表白一词进行理解。

2 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

1)生讨论汇报抓住爸爸和白杨特点的相似之处。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建设兵团或支边人员的有关影视资料。

三再现希望体会写法

1 学习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2 带着对父亲的敬意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3 体会写法

四感情朗读收束全文

带着对白杨树的赞叹,对边疆戍卫者的敬意,对西部未来的憧憬,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之中,去感受这种真真切切的奉献精神吧。指名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再一次感受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好吗?

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2. 交流反馈。

学习《牧童》。

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c.你的脑海**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看出来的?

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学习《舟过安仁》

1)理解字词。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手册。学校 星文小学 教师 瞿宇峰 职称 小教一级 年级 五年级 2 班。学科 数学 2013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十册 习水县温水镇星文小学。2014年 3月3日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 轴对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 4页例1和例2。教学目标 1 通过画 剪...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 欣赏几何石膏形体。师问 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生答 是立体的。2 导入课题 形体的组合 二 发展阶段 1 形体的特点 是指具有长 宽 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 自然形体 几何形体 2 形体的组合 的特点 学生讨论...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 欣赏几何石膏形体。师问 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生答 是立体的。2 导入课题 形体的组合 二 发展阶段 1 形体的特点 是指具有长 宽 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 自然形体 几何形体 2 形体的组合 的特点 学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