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①出生率和死亡率;②人口基数;
自然增长=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注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数变为零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多。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的。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
4.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2)类型及特点:
3)现阶段,判断“三率”高低的参考数值,如下:
4)人口金字塔的判读。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较多的原因: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较多。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过渡。
2)发达国家: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进入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6. 人口老龄化问题。
1)衡量指标: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以上。
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以上。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
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
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单,青壮年负担过重。
3)解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第二节人口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迁入人口—迁出人口。
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2.人口迁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1)19世纪以前:
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流向:旧大陆(欧、亚、非)迁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影响因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
2)二战以后:
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流向:从发展中国家(亚、非、拉)流向发达国家(西欧、北美、大洋洲)和西亚、北非等石油输出国。
影响因素: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西亚、北非等石油资源的开发。
3)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二战前大洲二战后。
4.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内人口迁移。
1)建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
迁移原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迁移方向:东部→→→西北、东北地区、海南(支援边疆建设)
迁移特点:有计划、有组织。
2)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在:
迁移原因: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城镇落户。
迁移方向:中、西部→→→东部;农村→→→城市。
迁移特点:自发性的。流量发生明显变化,频率加快。
5.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1)对迁出地:
有利影响: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
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影响:①人才流失;②劳动力不足;
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对迁入地:
有利影响:①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促进迁入地的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影响:①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城市环境恶化)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为了寻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获得更多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
3)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
4)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
1)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主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地区的开放程度。
经济发达程度。
人口的生活及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关系。
3.人口合理容量: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合理值。
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2.城市功能分区。
1)特点:①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土地。
2)常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区、文化区等。
3)住宅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4)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
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建筑物高大稠密;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5)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概念: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地域结构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b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历史文化(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
社会因素:如收入状况、知名度、种族宗教和人种等;
行政因素:作为**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1.城市等级的划分。
1)划分指标:城市人口规模。
2)类型:从小到大一般可划分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按市区和郊区非农人口的规模大小。
2.城市的服务范围:
1)概念:把到该市来购买商品或寻求服务的顾客**点画在图上,就构成该城市的服务范围。
2)服务范围:城市本身,以及该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3)特点: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
3、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
城市的等级、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相对应的。
4.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发达的交通。
5.城市等级体系: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相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人口城市化: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聚;
地区城市化:乡村地区变为城镇,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2.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1)推力: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
2)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
4.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缓慢发展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
3)不同国家的城市化特点:
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标修改
一 宇宙中的地球。一 内容标准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课标细化 1 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 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2 调整意见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不作教学与考试要求。二 内容标准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 课标细化 1 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 周期 速度等一般特点。2 分析...
高一地理必修一
两地的经度差 1 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 经度差 经度大的度数 经度小的度数。2 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是东经或西经,则 经度差 两经度和 和小于180 时 或经度差 360 两经度和 在两经度和大于180 时。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 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 再求时间差,以每...
高一地理必修一
一 选择题 1 30每题1分,31 40每题2分,共50分 2007年11月26日9时40分许,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 嫦娥一号 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 取得圆满成功 这幅图像覆盖月球的区域宽280 千米,长460 千米。图像中圆形凸起稍亮的地方为环形山,色彩阴暗的地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