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发布 2024-02-11 21:20:09 阅读 3867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形体切挖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创造出有特色的切挖造型。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材料,花泥、萝卜、陶泥、切挖工具等。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展评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几何形体。

师问: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

师问:把它们称为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你们在下面的**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生答。

师总结: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或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

欣赏课本范图以及草图,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形体切挖?

形体切挖就是将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切除或挖空,切除的部分可以是规则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使这个基本形体成为一个新的造型。如凯旋门是在六面体上切除一个规则的拱形门,而矮凳是在圆柱体基础上切挖掉一个不规则形体。

通过复习几何形导入,区别形与形体的不同,加深学生们对形体这个概念的认识,并帮助学生把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物体归纳为几何形体,了解形体切挖特点,切挖掉的部分可以是几何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

二、发展阶段。

尝试做。师:每位同学准备好一块立方体的泥材,请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尝试制作《凯旋门》,比比哪个小组最快。(生练习)

请制作最快的小组介绍他们的制作方法。

师总结:切,用刀(强调握刀方式);挖,可用汤匙;还有很多东西也可利用,例如:纸卷筒,可以在花泥上镂空等。

本次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花泥这种媒材,运用比赛制作《凯旋门》的形式,激励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花泥的材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又**、交流了花泥切挖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意识。)

欣赏讨论。欣赏以形体切挖方式制作的各种**。

通过**欣赏,帮助学生了解六面体、圆柱体等形体在生活中、在工业设计中、在雕塑、建筑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类学习、分类查找资料的能力。)

教师示范。师示范怎样将六面体花泥加工成圆柱体,示范完整作品的切挖。完成后把作品进行写生。

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形体切挖方法的运用的认识。学生们对美术的学习是感知运用为主,理性思考较少,让学生的感知先行,用最高的学习热情先把形体切挖完成,然后再根据成品来把图画出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写生能力。)

三、练习阶段。

作业内容:根据构思对基础形体进行切挖练习,做完后根据作品画出结构图。

学生制作,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评选出最棒的作品,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构思以及制作方法。

五、拓展阶段。

欣赏以形体切挖方法及不同材料制造的建筑、日用品等**,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把形体切挖的材料范围扩大到了瓜果上,希望学生能运用或尝试运用形体切挖的方法来美化身边的环境。)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

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四、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目录:1、远近的奥秘2、 风景写生3、心中的风景4、会动的剪影5 、水墨画—动物 6、形体切挖7、我们做乐器8、宇宙之旅 9、保护文物 10、爱护古建筑11、电脑美术12、中国画和油画。

远近的奥秘。

课时:2-3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等。

教学过程:第1节课感知透视(基础知识)(8.28)

一、引导阶段。

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描述,分组欣赏、讨论课本和老师提供的**,理解什么是透视现象。

二、发展阶段。

1、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

2、什么是视平线和消失点。(结合**分小组讨论)

3、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结合**分小组讨论)教师用几何形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4、课堂作业根据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观察,注意体会物体的透视变化规律。

三、 课后整理。

1、回家收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景等**,巩固知识。

2、准备好第二节课的工具材料。

第2-3 节课体验透视(课堂实践)(9.5)

一、引导阶段。

1、检查课前准备。

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

二、发展阶段。

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

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4)、整理画面。

2、讲评作业。

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

2)、老师统一点评。

三、拓展阶段。

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风景写生。课时: 3-4 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第1 课时)(9.27)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风景写生。课时 3 4 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 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过程 一 引导阶段 第1 课时 欣赏 分析课...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一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他们对美术这一学科了解的相对较多,有的学生对美术有着相当的兴趣,动手的能力较强。但据了解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好,因此在课堂上免不了用新颖的手法,自身过硬的基本功来吸引学生 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美术活动一定的兴趣,从而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篇。废旧物的 新生命 教学目的 认识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尝试废旧物品利用,用多种废旧物品进行有意义的制作,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 顾惜资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与 能力。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感受美 创造美。教学重点 根据废旧物用品的外形 材质等特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