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研究课心得体会

发布 2024-01-08 14:40:05 阅读 5035

时间:12月8日14:00地点:授课教师:听课教师:

课题: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教学目标:

1.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他、问题。3.激发**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

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重点: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桂林“山水”的成因教学难点: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教学方法:

采用多**手段,利用网络资源和影像,采用分组讨论**和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以《荔波石林武隆三地“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的**片段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问题“喀斯特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将学生带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的学习中。从原理到案例分析。

采用诗词过渡—“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

将学生带入“桂林山水”成因的剖析之中,引导学生以原理剖析案例。课堂反思:“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并进行课堂巩固练习。

本节研究课成功之处:

.从喀斯特地貌原理→“桂林山水”成因案例,教学思路清晰,学生一目了。

然。.教师组织材料,紧密联系实际,学生掌握知识实现活学活用。

.充分利用了学校多**教学优势,实现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回答、训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改革教学思想。

.教学抓住了要点→喀斯特地貌形成原理,突破了难点→地理环境整体性。本节研究课不足之处:

.教学节奏过快,需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预习。⑵.课堂气氛因时间紧迫而稍显沉闷。针对以后教学上的思考:

.我校“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无疑给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中指导了一。

个方向。坚持以“先学后教”模式为基本,贯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自主训练的能力,无疑是重中之重。

.充分发挥我校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热烈的优势,在新课程改革中走出自己的道路。

.立足我校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⑷.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知识升华,组织教学材料过程中,注意学以致用,相信“勤以补拙”。

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2015年远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015年12月底,按照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远程学习培训,刚开始就是抱着完成学习任务 赶紧交差的心态打开了电脑进行 浏览。在学习中 了侯佳妮老师的 资源跨区域调配 张娇老师 河南郑州产业转移 两节后,我感慨很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认认真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感到...

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人去年暑假参加了省新课程骨干培训,而这次网络培训,又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感触颇多,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这次学习,收获很大,下面谈谈切身体会。一 对于地理课程标准应本着以下基本理念 第一条基本理念是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

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经过今年暑期的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虽然显得短暂,但却让我受益良多,以前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迷茫和困惑,都在这里得到了了解,也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新的理解。在这里,我来谈谈对这次新课改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这次培训培训首先让我明确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有的困惑。绝大部分教师在当前教学中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