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赴浙江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 2024-01-06 01:55:06 阅读 8948

学习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在今天为了更好的进步,我们开展参观学习,你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2024年赴浙江学习心得体会。

在浙江的学习考察仿佛是一场头脑风暴,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基层治理、党的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起到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视野、拨云见日、引领未来的作用。下面,结合辽河镇实际,谈几点体会和收获。

一、浙江的主要做法。

浙江省是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的首创之地。走进浙江,才切身体会到浙江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早已初见成效,领跑全国。20年的浙江,广大农村正面临“成长的烦恼”,“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污水靠增发,垃圾靠风刮”等现象十分突出。

2024年6月,在时任省委书记***的倡导和主持下,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带给浙江乡村勃勃生机。浙江15年间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对当前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上下同心一以贯之。2024年,***同志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此后,省里“一把手”直接抓这项工作,成为浙江历届省委的一项雷打不动的惯例,所布置的工作尽管每年有所侧重,但抓这项工程的决心不变、主题不变。

浙江各级干部群众敢想、敢干、重干、实干、真干,以舍我其谁的魄力和决心,发扬浙江“四千精神”,在工作中勇于担责、敢于创新、善抓机遇,上上下下接续奋斗,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纵观浙江省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硕果累累,与浙江省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是紧密相关的,十几年以来,浙江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和资金管理办法,目标明确、规划全面、举措有力、要求具体、资金保障,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体系。浙江省坚持规划先行,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用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抓建设,坚持做到“画饼”与“做饼”相结合,通过规划的引领、规范和指导,使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三)因地制宜精准施策。2024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就一直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当中。从农村实际出发,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财力承受度以及农民接受度,不搞一刀切、不搞重复建设、不搞大拆大建,坚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理念,修旧如旧,一村一景,突出村庄特色,避免了千村一面、了无生气。

(四)乡村治理久久为功。枫桥经验的发源地在浙江省诸暨市,“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是“枫桥经验”的核心原则。55年来,浙江始终坚持“群众视角”,从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事情做起,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坚持群众所需即施策所向,让广大农民直接感受到了获得感、幸福感,夯实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五)经济引擎村美民富。以“两山”重要思想为指引,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大力推进“美丽成果”向“美丽经济”转化,依托美丽乡村,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增收空间,因地制宜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动力,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六)弘扬乡风文化铸魂。美丽人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浙江已建成一万个文化礼堂,总面积超过一个西湖,滋养了一批“最美”典型。

深厚的历史文化、淳朴的乡风民俗、质朴的伦理道德和紧密的邻里关系,构成了有着巨大影响的精神力量,将农耕、孝廉、诚信、书画、饮食、休闲、养生、生态等文化要素融合到了美丽乡村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和乡土特色,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生命力与亲和力的重要表征,令人领略到了文化引领的亮丽风景。

二、浙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山山水水固然不可复制,但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非凡成就却有迹可循,值得借鉴。辽河镇作为离通辽市最近的乡镇之一,要立足自身优势,借鉴浙江经验,深入开展“学习乡振”活动,从党的建设、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基层治理四个方面全力推进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倾力打造产业旺镇、宜居靓镇、文明新镇、和谐美镇、富民强镇。

(一)强本固基,让农村党组织全面过硬。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关键在于党建引领、党群合力、乡贤反哺。要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组织实施“五大行动”,全面推进农村过硬支部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1、实施“头雁领航”行动。农村要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支部书记。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开展村“两委”班子“四诺一管”活动,即年初对岗定诺、每月依标践诺、季度按绩点诺、年度述职评诺、全程记实管理,年初制定主题党日活动计划、党组织书记责任清单。

开设“村党支部书记论坛”,组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讲经验、谈体会,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不断激发村级班子干事创业的活力。

2、实施“阵地提升”行动。一是按照“一家一场六室+n”标准,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力度。二是积极推动村级文化礼堂和文化广场建设,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让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3、实施“五事争先”行动。一是组织党员在干好本职事、完成组织事、做好身边事、管好家庭事、参与公益事等五个方面,创先进、争优秀。二是深化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定党员“十带头,十不准”责任清单。

4、实施“星级创评”行动。组织开展村级党组织评星定级,细化星级创建标准,对软弱涣散党组织,采取镇领导班子成员挂点、派驻工作组、选派第一书记等方式,抓好集中整顿,促进转化提升。

5、实施“红色网格化管理”行动。借助“云智慧党建+”平台,推行“一人带十户”红色网格化管理,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公开承诺为载体,整合人地事物情多种因素,寓管理于服务,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二)因地制宜,让乡村产业全面兴旺。

乡村振兴的根本是产业振兴,按照“一镇、两园、三带、四区”的总体规划,构建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绿色化、现代化经营格局。

1、规划建设草原文化特色小镇。借助“东北看草原,自驾游通辽”、“敖包相会的地方”品牌优势,在北外环以北、创业大道以东的平方公里土地,规划建设以草原文化、农耕文化、蒙古马文化为主的特色小镇。

2、规划建设两个田园综合体。一是米家科技园提质升级。重点打造通辽市医养结合试点,建成集种植、养殖、四季采摘、观光、医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二是建设庆云农业田园综合体。打造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示范园、休闲旅游的模范园、三新应用的花卉园,让游客聆听花之语,体会花之俗,感受花之道,实现有特色、有实力、有品位、有魅力。

3、打造创业大道、北外环、辽查公路三条景观带。着力培育一批集绿色采摘、生态休闲、农耕科普、餐饮娱乐、民俗风情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让辽河镇呈现出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绿树成荫的田园风光。

4、打造四个示范区。即特色林果采摘种植、绿色果蔬种植、绿色玉米食品深加工、种养结合示范区。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支付平台,推广定向种植、定向养殖、定向配送的种养殖销售模式,在市民与农民互动融合中引领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三)创新载体,让新风正气落地生根。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开展“培育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振兴”移风易俗工作,通过文明乡风的导入和培育,提升乡村整体精神风貌。

1、整治八种乱象。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红白喜事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不赡养老人、酗酒赌博吸毒、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家族宗派及“村霸”等黑恶势力、好吃懒做“等靠要”、文化低俗文化丢失现象。

2、组建“四站五会”。即****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禁赌禁毒工作站、老年人维权救助站、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村务监督委员会。

3、倡树“一约”。即村规民约,结合时代发展和村庄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在村庄主要出入口、文化广场、商店诊所等醒目位置宣传展示村规民约;推举公道正派、信誉好、威望高的村民组成道德评议会监督执行村规民约,逐步形成“遵规光荣、违规可耻”的良好风尚。

4、设立“两榜”。即善行义举榜和乡风文明红黑榜,围绕环境整洁、文明节俭、婚育文明、健康生活、崇尚科学、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勤劳致富、遵纪守法、热心公益等10个方面,进行民主评议,红榜公布好人好事,黑榜鞭策反面典型,以**压力促进乡风文明培育和美丽乡村建设。

5、广泛开展“三争”“七评”。即争做新型农民、争当先进支部、争创文明村镇,评选好公婆、好媳妇、好父母、好子女、好村民、好干部、好乡贤活动。

(四)三治融合,让基层治理卓有成效。

弘扬枫桥经验,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聚焦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坚持法治、德治、自治融合并举,坚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动员群众,精准发力、驰而不息,全面加强基层治理。

1、法治为纲,提升治理能力。一是成立一个“评审团”。即信访矛盾化解听证评审团,参与矛盾化解。

二是建设一处“法务室”。即集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普法宣传、交通劝导、综合治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法律服务阵地。三是开展一个“专项行动”。

广泛持久的开展以“促、调、打”为核心的专项行动,即“促守法”、“调纷争”、“打**”。四是创建一批“十无村”。

2、德治润心,厚植乡风民风。开展“六大行动”,即开展新民风道德评议、新民风移风易俗、新民风文化传播、新民风文明创建、新民风诚信建设、新民风依法治理,共建共享社会新风尚。

3、自治固本,敦化基层民主。一是“一月一议”,每月固定一天召开“村民议事”会议,完善村民自主议事。二是“一村一约”,建立村规民约,完善村民自我管理。

三是“一月一晒”,严格落实“三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我监督。四是“一年一评”,评选出一批“先锋党员”“孝亲敬老好媳妇”“致富能手”“最美家庭”等系列先进典型,树立村民学习榜样。五是“一村一治”,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村屯绿化美化工作,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2024年赴浙江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在今天为了更好的进步,我们开展参观学习,你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20xx年赴浙江学习心得体会。在浙江的学习考察仿佛是一场头脑风暴,对特色小镇 美丽乡村 集体经济 基层治理 党的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和...

赴浙江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一 参观红色基地,感受爱国情怀。考察第一站 中共一大会址 红船。96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完成了最后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大 会议闭幕,代表们当夜分散离开了嘉兴,革命的火种被带向全国各地。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启航,中国的历史开启了全新的篇章。追忆红色足迹...

赴浙江学习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到,各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工作重点,贯穿于人大监督全过程,切实加大监督工作力度,努力提高监督效果,为推进民生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嘉兴市南湖区人大的做法是明确工作重点,科学确定民生监督项目。近两年,区人大坚持把对教育 科技 卫生的监督摆在人大工作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