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高考语文阅读延伸分析

发布 2023-12-06 00:00:06 阅读 1022

【评分细则】

1、 句意把握:4分。

4分:句意把握准确到位,能从山承载历史、人观山引发历史感两方面准确理解你“观山如读史”。

1) 第一问(2分)

2分:(祁连山为当地古往今来的历史提供了自然条件,)历史文献中的积淀赋予祁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史中有山,山中有史。)

意思对即可。

若部分抄录原文,但有一定的整合,即可算作自己的概括。

1分:完全搬用原句作答。

0分:句意把握错误,所答内容不是“观山如读史”的原因。

2) 第二问(2分)

2分:眼前的自然山景触发作者的历史记忆,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

意思对即可。

若部分抄录原文,但有一定的整合,即可算作自己的概括。

1分:完全搬用原句作答。

0分:句意把握错误,所答内容不是“观山如读史”的原因。

2.阐发启示:4分。

1)启示(1分)

1分:启示明确合理(与“观山如读史”有合理联系)。

如:山承载着故事和历史,只要用心倾听,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自然景物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令人看到时能感受到历史意蕴。

有形的事物往往能承载无形的内涵(内涵要有历史积淀的意味)。

0分:启示不合理或不明确。

3) 阐发(3分)

3分:能恰当具体贴切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进行合理的分析。

2分:在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贴切、分析合理方面存在一处不足。

1分:在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贴切、分析合理方面存在两处不足。

0分:在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贴切、分析合理方面存在三处不足。

3.语言表达:2分。

1)2分: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表达清晰、有条理。

2)1分:语言基本通顺,表达较清晰。

3)0分:①语言不通顺,有较多语病,表达混乱。②不足50字。

4.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每缺25字(一行)扣1分,扣满2分为止。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阅读延伸题。本题一方面考查阅读能力,要求考生理解作者认为“观山如读史”的原因,另一方面考查写作能力,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

本题的形式为两问。第一问,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也涉及“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归纳”,思维力度较大;第二问,延续了去年在文学作品中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领悟、**和阐释”的命题思路,相对于去年“……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体验”来说,设问简洁、平易,开放适度,切入点更具应用色彩和生活气息,有利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查,且同时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感受思考等综合素养,这样的题目设计,能够综合体现新课程的评价要求。

从考试文本来看,“观山如读史”这句话作为第六段的首句,其含义在前后文中均有体现。文章的前五段内容表明祁连山滋养了河西走廊这一方水土,哺育了一方生命,世代延续,使河西走廊一带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而神奇的神话和厚重的历史无形中也强化了祁连山的魅力,这是从祁连山的客观属性方面解释作者认为“观山如读史”的原因。在“观山如读史”一句出现之后,第六段内容表明这座文化积淀丰厚的山引发了作者的历史感和时间感,这是从观山者的主观情感方面解释作者认为“观山如读史”的原因。

这样一来,第一问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作者认为“观山如读史”,一是因为祁连山富含历史,一是因为作者观览祁连山产生了历史感。

在谈启示方面,考生应该在上述语意的基础上作适当延伸。在举例时,可仍旧以观山为例,也可由山联想到其它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甚至可以联想到世间具体有形的事物,然后挖掘其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历史积淀等。但无论是何种例子,都应以“读史”为阐发核心,即所谈事物要能体现出“史”的意味,如反映史实、反映古人心境等。

联系生活经历”是指考生须联系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情,而“联系阅读体验”则是指考生须联系自己阅读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这样的命题有利于考生发挥所长,或调动生活经验,或显示知识积累,写出特色。无论哪一种联系,考生都应注意体现自己存在感,即应将自己置于情境之中,写出真切的感受和体会。

从阅卷情况来看,第一问(4分),考生不易做到在全面梳理文脉的基础上作出完整准确地概括,难度较大,同时,答案的区分度也比较大。第二问(4分),考生的“启示”多数还是在“观山如读史”,而其他合理“启示”也不少,呈现多元色彩,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至于对“启示”的分析,内容复杂多样,且水平差异较大,考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观点模糊、分析不够合理或不够充分、材料不够具体或与所谈“启示”观点无关等问题。

示例1』千年的历史中,山承载了地域的历史和人类的体验。观山,便是将记忆中的历史与眼前的空濛叠合。文章中,作者想到周穆王会西王母,后羿请不死之药,这便是在观山之时读出了历史的激动。

我认为,“观山如读史”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和感悟。山是宇宙中亘古不变的存在,它可以承载起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观览峨眉,佛教文化的无欲精神便藏于其中;登上五台,佛教的神圣可净化人的心灵;品味天山,边疆的异域风情与朝圣者的虔诚是千年来的感动。

山的形态自古存在,观山便是在阅读历史。观山如读史,此语妙极!()10分)

评析』句意把握4分,阐发启示4分,语言表达2分。

示例2』祁连山包含着神话传说,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了祁连山。作者在观山途中将记忆中的故事于眼前的景观叠合,重识民族远古的魅力,窥察民族发展的轨迹,故而“观山如读史”。我登上巍峨的泰山顶,俯瞰景致,思绪便倏然回到杜甫的时代。

年轻的杜工部意气风发,泰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让我膜拜历史的瑰丽。侧面观山陵,虽觉其陡然高耸,但回想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句,我仿佛重温了失意困顿的稼轩旷达豪迈的超脱。观山的确能读到唐的雍容华贵,宋的命运多舛。

观山,读文人的心绪,纷繁久远的历史赫然眼前,耳畔是弥久不尽的呢喃。()9分)

评析』句意把握4分,阐发启示4分,语言表达1分。(有不止一处别字)

示例3』作者通过眺望祁连山,体味到了自然、社会、历史的倾诉。当他以恋人般的心态贴近祁连山时,体味到了祁连山的“心史”,感到历史与时间被唤出,所以作者认为“观山如读史”。我曾经读过一篇写泰山的文章,作者从时间、空间角度展开,使我了解了泰山为历代帝王尊崇的辉煌历史,体味到了泰山神话般的过往与柔美秀丽的一面。

我认为历史是沉淀在万事万物中的,当我们用心品味伟大的自然界时,便会读出其中深藏已久的过往。当我们用心贴近伟大的自然界时,便会读出其中的神秘与变幻。所以,让我们用心贴近自然吧,这样我们会感受到不同的过往,感受到深厚悠久的历史。

()8分)

评析』句意把握2分(缺少“历史文献中的积淀赋予祁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这一方面),阐发启示4分,语言表达2分。

示例4』作者发出“观山如读史”的感慨,这源自他面对笼罩南山的一片空濛时,“放佛能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倾诉”。的确,任凭岁月流逝,王朝更替,山总在那里屹立不倒,是它们静静地见证了历史。因此,遍访名山也就成为了许多文人志士的人生追求之一。

观山,我读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观山,我领悟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雄风;观山,我懂得了生命“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义。遍访名山,我仿佛看到了历史上那一个个伟大身影迎风咏志的洒脱模样。观山如读史。

()7分)

评析』句意理解3分(“眼前的自然山景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这一方面照抄原文),阐发启示2分(启示不够准确,分析不够充分),语言表达2分。

示例5』每一个人观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山是朦胧的,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记录了人类的发展历史。

在人类没有诞生之前,山就已经存在了。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人类赋予山许多内涵。例如愚公移山。

山上有神话故事,而这故事恰好说明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因为山的年龄比人类长,并且记录了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各个重大事件,观山就是在读史,就是在了解自己的过去。书本上的历史是历史的片段,到大自然中去了解历史,去读山,你会比书本上了解更多更真实的历史。

()6分)

评析』句意理解2分(缺少“眼前的自然山景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这一方面),阐发启示3分(材料不够具体),语言表达1分(语言大致通顺)。

示例6』“观山如读史”。作者驰车河西走廊,这里的历史、自然、社会都给予他丰富的感感触。使他不禁想起历代人于此产生的感叹,有了刹那间自然之景和历史相互交融之感。

我曾经随爸爸妈妈来到狼牙山旅游,这里曾经是历史上有名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殉国之地。狼牙山那些崎岖的山路和巍峨的山峰无不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上的一幕幕,诉说着五位壮士的气节和顽强精神,使我再一次被爱国精神所震撼,所荡涤,也激励我去做一个像他们一样勇敢、爱国、忠于气节的人。()5分)

评析』句意理解2分(缺少“历史文献中的积淀赋予祁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这一方面),阐发启示2分(启示不够明确,分析不够合理),语言表达1分(语言大致通顺)。

示例7』因为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片空濛,作者仿佛能体会到历史,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我从太行山就能看出它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许许多多的战役是在太行山上打响的,平型关大捷也是在太行山上取得的胜利。

为了我们的中国不再受外来者的侵略,多少英雄在太行山上流血。我们要铭记这些英雄。太行山也有秀美的一面,夜里,明月在太行山头上,如一位银发将军镇守着太行山,太行山下还有一片湖水,许许多多来这里写生的人画下它那美丽的秀色。

()4分)

评析』句意理解2分(缺少“历史文献中的积淀赋予祁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这一方面),阐发启示1分(缺少启示,分析不合理,材料不够贴切),语言表达1分(语言大致通顺)。

2019北京高考语文作文

精品文档。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 侵删。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2018北京高考语文作文篇一深入灵魂的热爱是怎样的?大概是深入骨髓,时刻挂牵,一丝波澜便可牵扯情绪。能让一个人深入灵魂的爱是什么?祖国,大自然,或者只是自己对某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对那个远在千里的家?...

2024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

语文 2018年高三试卷 语文。考试时间 分钟。一 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 7题。材料一。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 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 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7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北京开启“阅读 ”模式

北京开启 阅读 模式。素材回放。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这一天的北京,如同一座 欢乐阅读城 近200场各式阅读活动遍布16区。名家论坛 千人诵读 阅读让利 颁奖典礼 主题邮票发售 马拉松式阅读 线上线下阅读活动次第绽放,涉及历史 人文 科学 生活等领域。阅读 模式,成为2016年北京阅读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