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发布 2023-11-27 22:05:04 阅读 5288

第一单元备课。

课文内容:《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秋天》《古诗两首《日月潭》和语文百花园一。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52个生字,会写28个字和12个词语。,识字中能运用已学过的识字、写字方法和有关知识识记汉字。能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准确拼读相似的音节。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两首》和《秋天》、《日月潭》两课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掌握部首查字典的基本方法。

4.用多种方法采集“中国之最”。增强积累语言的意识,学习积累语言的方法。

5.能用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说说在暑假中有趣的事,再写下来,并用上学过的标点。

6.在本单元教材创设的时空中,感受秋天的丰收美、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学会在生活中、大自然中发现美、欣赏美。用多种方式赞美祖国。

教学重点: 1、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拟人化的口吻,优美的文字,朗朗上口的语言会有浓厚的朗读情趣。多种形式的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更有效地调动学生朗读背诵的热情。

2、在识字写字方面,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识字写字能力,因此他们喜欢用自己的习惯和方法识字写字,也愿意和同学交流识字写字方法。但是有一些难点还需教师点拨、强化。如:

“式”容易多撇;“严”的上半部分容易写错;“枣”的第三笔容易多钩,“丽”下半部易多点。2 另外,有些同音字、形近字学生容易混淆。如:

“元、员”;“梁、凉、粮”;“名、明”;“近、进”;“纱、沙”;“杨、扬、场”;“名、各”;“岛、鸟”等。

教学难点:1、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或多**课件,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帮助学生理解难理解的词句,再通过朗读、想像感悟古诗内容。

2、在学习查字典时,学生遇到的困难是不知道什么叫部首。教师在教部首查字法前先要通过偏旁归类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部首。

单元相关资源:教学挂图、识字卡片、多**课件、朗读音带。

课时安排:12课时。

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教学目标:1、能认识“旗、京、旦”等13个生字,会写“广,严、曲”等7个生字及词语:元旦、北京、乐曲。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升旗时的庄严隆重,进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升旗仪式的庄严与隆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录象。课件及生字卡片。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熟。可搜集和国旗有关的资料。并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以图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国旗**,谁知道关于国旗的知识?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自从2024年,伟大领袖***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后,每天清晨,在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都会和太阳一同升起。

二、齐读课文,检查预习,了解大意。

让学生齐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本课讲了元旦清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以及人们**时的举动。

三、再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请同学们一边读课文,一边用圈勾画出陌生的字。并小声地多读几遍。

2、和同桌交流一下刚才所勾画的陌生字的读音,同桌听听读正确了吗?

3、再读课文,争取读得更流利,并注意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4、请同学们和同桌交流一下通过预习你都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5、全班汇报生字识记掌握情况。

1)我会记。请学生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记方法。

2)我会读。“**车”读字卡。

3)用扩词或抽字卡的方法巩固识记。

6、指定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由学生自己决定读第几自然段,在学生识记生字的基础上,老师提出朗读。

要求:不丢字,不加字,注意标点符号。其他同学勾画你不理解的词语。

四、熟练朗读课文,疏通生词。

过渡:刚才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请学生评一评,多鼓励)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呢?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礼服、绶带;借助动作理解:擎、正步、肃立、注目等词语。

第二课时。一、读字卡,组词复习生字。

二、读课文,深入理解。

请同学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呢?(分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护卫队员庄重的穿着,动作及**群众的神色来理解)再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三、**录象,感悟深情。

**国旗护卫队升旗仪式的**。国旗护卫队守卫国旗的日子)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想说什么吗?(老师适当增加关于国旗的知识)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要学习的生字。

2、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式”字,注意每一笔画在什么位置。

3、学生自己观察其他生字,你想提醒你的同桌注意哪个字的写法呢?观察并讨论。

4、学生自己临摹书写。

五、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试着画一画国旗。并进行展示。

六、实践活动:

组织“我爱国旗,我爱中国”的主题队会,引导学生搜集国旗资料,了解它的诞生过程。

知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最后再通过国旗绘画比赛增进学生对国旗的热爱,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七、板书设计:

国旗同太阳一同升起。

简笔画:国旗)

五星红旗——中国。

1.秋天。教学目标:

1、能认识“凉、纷、扬”等13个生字,会写“汽、阵、纷”等7个生字及以下词语:汽车、一阵阵、秋天、苹果、公路、季节,学习新部首京字头。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秋天的丰收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三遍搜集有关秋天的诗歌及图画。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地妈妈有四个儿女,分别是春、夏、秋、冬。每个孩子的到来总会给妈妈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瞧,现在秋姑娘又来到了人间,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配合**,课件展示秋天美景的**)

2、初读感悟。

过渡:这么美的秋天,可就是缺少了我们小朋友朗朗的读书声。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检查预习效果)在统一为四个自然段之后再按照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秋天到来的消息。

第二自然段:田野里的秋景。

第三自然段:果园里的秋静。

第四自然段:粮食丰收,人们欢笑。

三、认记生字。

过渡:请大家在轻声地朗读课文,将昨天所勾画的生字词语读熟。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自主识记生字。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汉字:部件组合法、形近字比较法、编顺口溜字谜等方法。

四、写生字。

老师范写“路”。

学生跟写学生观察“苹”、“秋”。

学生书写“苹”、“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车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有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再齐读课文。(通过简笔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纷纷扬扬”的感觉)同样方式朗读第二自然段:

**课件帮助学生体会黄澄澄、洁白、红玛瑙等词语,以加深学生对丰收的季节的喜爱之情。并融入自己的朗读。同样方式朗读第三自然段:

**课件。注意“涨”、“笑得咧开嘴”等。同学们什么时候才涨红了脸?

什么时候笑得咧开了嘴?并请同学做样子。这些把表示人的动作和词语用在动物和植物及其他物品上时,我们就说他用了拟人的手法。

同样方式读第四自然段:像是比喻手法。通过朗读体会农民丰收的喜悦。

3、词语搭配练习。

课后第三题有一道连线题,你能很快地做出来吗?你还在书上找到其他的吗?你还知道其他的搭配吗?

四、写生字。

老师范写“季”

学生观察“丰”、“汽”、“阵”(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并书写。

五、作业设计:

观察学校、社区景物有没有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1.教师:教学挂图、敕勒川草原录像、庐山风光录像。

2.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读熟古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古代流传下来大量赞颂祖国山川的优美诗篇。第3课就介绍了两首古诗。

板书:3古诗两首。

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2.**敕勒川草原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你觉得大草原怎么样?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这里一直流行着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

板书:敕勒歌。

齐读课题。这首诗一直流传到现在,今天我们来学习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请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画下来,再看拼音多读几遍,把它记住。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要求:(1)把诗句读流利。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东西走向。(可用简图)

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现俗称蒙古包。

四野:周围,四面八方。

苍苍:深蓝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露出,呈现。

四、细读诗文,体会诗意。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说诗意。教师随机点拨。

美丽富饶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铺展。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圆顶帐篷笼罩着大草原的四面八方。

2)展开想象,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一句。

①指名读,师生评读。请你们想象第一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识字1一 写同偏旁的字。艹 欠 火 二 选字填空。伟苇围。大 巾芦 包人。夕西。边除 阳 下。七 朝 鱼渔。肉 船 火。民打 三 加偏旁。火。户。因。韦。四 造句。水乡 识字2填合适的词。一 归舟的渔歌。一 芦苇的月光。一 明月的枫叶。一 枫叶的荷塘。一 渔歌的夕阳。一 藕的灯火。一 红灯的水乡。一...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拉萨市义务教育阶段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小学语文。命题学校 三小命题人 次仁央吉审题人。考试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分钟。2.请将市 县区 学校 姓名 考号等信息填写在密封线内 试卷答题区域不得填写考生相关信息,否则按零分计。3.密封线内不能答题。一 基础知识40分。1.读拼音,...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二年级语文 下 第一单元测试卷。友情提示 试卷满分70分,卷面书写2分 一 我会读拼音,写词语。8分 mi n hu ji o hu ji f n sh ji ch u ch w i x o gu i w n zh s n 二 把不正确的读音划掉。分 唠 l o n o 叼 山冈 g ng g 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