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读后感

发布 2023-11-22 09:20:08 阅读 2121

《积极心理学》读后感范文。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究竟怎么样才算幸福?每个人都想要快乐,但真正快乐的人又有多少?生活一直忙碌,到头来感受最深的却是空虚和苍白,这是怎么回事?

生活中不断遇到的矛盾与挫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积极心理学》一书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它将帮助我们克服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有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叫做积极心理学。

它是由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并倡导的。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关心人的积极主观体验,**人类的幸福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人若是拥有了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就能够使自己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对于“积极心理学”一词,虽不陌生,但在读了此书之后,对积极心理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心理学不仅对个人心理状态调节和健康心理塑造有很大帮助,对于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以及课堂教学行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过重的学习压力、时常出现的焦虑情绪,习得性无助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效果。

而积极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育者改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受课堂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中的主观幸福感,重建学习信心,激发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并进一步挖掘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班级教育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的“问题学生”。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如此突出,随意插嘴、不受约束、过度表现、影响课堂纪律,甚至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进度。尤其是对于没有太多学习压力的小学科而言,这些在课堂中过分活跃的学生,实在让老师觉得很头疼。

往往一贯的教育方法就是在课堂中对其进行点名批评、课后教育谈心,而实践效果却非常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屡教不改,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当某些学生在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嘲笑时,便产生焦虑情绪,对于探求事物和参加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他们开始相信自身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失败是永久的,是能力不是努力,一旦这样的“习得性无助”形成,学生就不愿意为完成任务而付出认真的努力。那么,这些学生很难改变的课堂行为表现是否也是因为这样的习得性无助感的结果呢。

或许,他们一开始的表现只是因为对学科有一定的兴趣,急于表现和参与其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但是这种不符合课堂要求的行为,往往会被视为影响课堂纪律的表现,批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久而久之,一次次的参与热情被泼了冷水,慢慢地,这些学生心中也许会认为老师并不欣赏他们的参与,这些举动会遭致批评,原本的学习兴趣也随之丧失,故意破坏课堂纪律成了目的。

积极心理教育技术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避免和控制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发生,就要在对学生内心想法的分析关注、对批评教育的技巧上多花一分心思。要多想一想学生如此表现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而。

不仅仅是简单的根据规则和标准进行对错的判断和教育批评。积极心理教育技术所倡导的“赞美式教学”的力量就是最好证明。对于学生的称赞虽然是无形的,但这股无形的力量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就像经典的教育格言所说的那样“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信心,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感到自卑。”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赞扬与鼓励,不希望听到的总是批评与指责。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更是需要获得称赞的“力量”,需要成功体验,以及对学习的自信心。

因为他们需要教师的肯定和期望,需要发现自身更多的闪光点,而不能被淹没在缺点中。真诚的称赞,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让他们获得认错的勇气、改进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一句鼓励和称赞的话语远胜过数句批评和讲道理,让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点燃上进的火花。

《积极心理学》的读后感

积极心理学 的读后感。积极心理学读后感范文一。近期,我在图书馆借来了本关于心理学的书 积极心理学 在读这本 积极心理学 之前,我觉得心理学的书,往往会联想到心理疾病 障碍等问题!看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心理学包括还包括许多另外的方面的,其中的一些面对人生 社会的态度以及对人对己是很有道理!本书主要...

儿童积极心理学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信任你肯定有许多值得共享的收获,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开写成 流水账 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儿童乐观心理学读后感,最近读了 儿童乐观心理学 这本书,全书围绕培育孩子内心幸福感的 10大乐观力气 平安感 自信 心情管理力量 学习力 力 社交力量 独立性 英勇...

儿童积极心理学读后感

最近读了 儿童积极心理学 这本书,全书围绕培养孩子内心幸福感的 10大积竭力量 平安感 自信 情绪管理能力 学习力 探索力 社交能力 独立性 勇敢 耐挫力 品德修养等多个方面,给出了具体培养孩子心理幸福感的方法。心理幸福感 是一种根植于内心,源源不断的制造快乐和幸福的力量。孩子一旦发现并掌握自己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