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艺术读后感

发布 2023-09-12 16:36:55 阅读 3817

或者举一个类比,tex的排版指令(primitives,原语)有大约300条,这些指令好比汇编语言,直接用汇编语言写程序是很繁琐的。knuth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可扩展性,他自己就示范为tex写了一套扩展宏包,称为plain tex,随tex发布。plain tex宏包提供了大约600条命令,这些命令都是宏定义(macros)。

plain tex宏包的600条命令加上tex的300条原语,共有900条左右的控制语句,这可比作“宏汇编”j。我们说knuth的书用tex排版,实际上指的是用plain tex宏包排版。plain tex当然比裸的tex要好用,但用起来还是很繁琐。

而latex为tex指令提供了更高层的封装,易用性大为增强,可比作c++语言j。(实际上,latex不是基于plain tex宏包而是直接基于裸的tex。)

在细部(字号、行距、断字、断行、公式)方面,tex和latex几本无区别,而从全局角度(章、节、交叉引用、索引、参考文献、目录)看,latex的自动化程度高得多。latex提供有文档模板(article、book、report),以这些模板为基础,很容易做出符合自己排版风格的模板,继而排出风格相近的一系列书籍。latex的常用控制语句大约有一二十条,不难记,很好用。

word是一款办公/文字处理软件,非常易用。但“好用”不意味着“用好”,有多少人被本不复杂的版面安排搞得焦头烂额?如果用word排十来页的文章报告,是不用看任何word书籍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暴力解决j。

不过,如果想充分发挥word的作用,为文章或者书籍的写作过程带来便利,《word排版艺术》是很好的选择。

比较排版软件,一是要看它能做什么,二是看使用是否方便。

从基本的排版功能上看,word和latex相差不大:页面设置、纸张大小、版心尺寸、字型字号、行距段距、段首缩进、居中对齐、页眉页脚、页码编排、脚注尾注、多级项目编号、章节自动编号、目录自动生成、交叉引用、生成索引等等这些功能二者都差不多。latex在管理参考文献方面要强一些,另外latex可以很方便地做“边注(margin note)”。

latex和word都能做**混排,由于word是所见即所得,在调整图形的位置及大小时要方便一些。以上这些功能对作者来说是够用了。

用latex排版的感觉就好像用文本编辑器写html文件(或者只用文本编辑器写gui程序),一方面你可以精确地控制每个细节和总体结构,另一方面在排图形**较多的文档时明显不如可视化工具方便。而用word的感觉恰好相反,你不能直接看到数据的底层表示(用vba可以,《word排版艺术》一书介绍了这方面内容),只能通过上层的鼠标键盘操作来控制文档。在word中把一段文字设成蓝色,又把它设成红色,最后改回黑色,那么据我观察word多半不会聪明到去掉这些相互抵消的属性,而会留下类似html中文字这样的冗余标记。

latex和word都不适合处理过于复杂的版面,例如报纸、招贴画、复杂的分栏等等,毕竟那是专业排版软件的生存空间。个人感觉word和latex适合作者用来排版技术书籍和文章,而latex排的版面总体上看更朴素一些,但细微之处处理得更好。

给word添加字体不费吹灰之力,只要把字体文件拷贝到windows\fonts就行了;为latex安装新字体可是件麻烦事,不是几步就能搞定的。

word在多人协作方面能力更强一些,例如可以追踪修订。另外word排**比latex要方便一些。

从排版效果看,word和latex可谓各有所长。(la)tex排数学公式的能力天下第一,word自然是没法比。在处理英文(西文)文献时,latex知道在单词的音节之间断开分行,排出来的版面显得比word匀称。

在处理中文版面方面,word比latex体贴一些(特别是中文标点和拼音的处理),毕竟cjk中文宏包是德国人写的。中科院张林波先生的cct宏包对中文的支持似乎比cjk要好,不过我没有用过cct,无法比较。

再好的排版软件也不能阻止人排出难看的版面,latex不是傻瓜软件,不要指望用它就能排出好看的版面,我就见过某些数学系同学用latex排的毕业**,那叫一个烂:版面支离破碎、段落参差不齐、文字时浓时淡。

排版软件的选择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不是latex专家,也不是word专家,犯不着跟自己较劲说非得用哪个软件不可,哪个顺手就用哪个,不方便就换另一个呗。工具为人所用,人不要为工具所累。

对于一般的技术文档(杂志稿件等)我一般用word排,长文档(毕业**)或者有数学公式的文档(某些实验报告)用latex排。请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不做软件的拥趸。

市面上讲latex的书不多,就我阅读的那本书来说,都有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这些书多是介绍latex的功能、讲解latex命令的使用,有的会提及版面的微调,但少有能从大局着眼,介绍怎样能系统地排出好看的版面,达到“正式出版物”的水平。我自己倒是摸索出一些经验,后面会提到。

市面上大多数word书籍也一样,举个例子来说,几乎每本word书都会告诉你怎么设字体字号,行距段距,当然这是最基本的操作,但往往不会告诉你普通书籍的正文应该用多大的字,行距应该是多少,段距应该是多少。或许这些word书不是作者自己排的,他们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侯先生这本《word排版艺术》告诉你,据他多年排版的经验,正文可用9.5磅字(比五号字略小),字体是华康简宋(简体版,繁体版用华康明细体),行距16磅(或18磅),段前4磅,段后8磅。这样排出来的正文很均匀美观,没有常见的那种挤成一团的感觉,可直接付印。

看这样的书,目的在于吸取专家经验,迅速提到自己的排版功力。阅读《word排版艺术》是成为word高手的捷径。

在这里说明一下我所谓“正式出版物”,是指要拿给很多人看的那种东西,例如毕业**、印刷发行的杂志文章、书籍等等。换一种说法是,从用打印机+复印机印十几二十份到用照排机+印刷机印几千上万份,都算“正式出版物”。自己留着看的不算,打印一份交给老师的也不算。

word排版艺术》一书着眼于“排版”,先介绍排版基础知识,然后介绍word的“正规军作业模式”以及侯先生自己的“版面美学观”。这是前两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这本书独有的)。在搜索一下就这可看到这本书了。

第3~8章是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具体讲解word排版大规模文档的的正规方法。第章介绍版面设置(纸张、版心、页眉页脚、页码),一句话:排版也遵循“距离带来美感”原则,设置各种距离(页边距、页眉距、段距、行距、标题距)是排出美观版面的第一步。

第5章是重点,介绍版心之内的文字编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样式/style”的使用。我觉得看一个人用word用得好不好,主要就看他会不会用“样式”。全局样式+局部微调是排出好看版面的不二法门。

这一章还介绍了word的各种自动编号功能,例如脚注的自动编号、题注的自动编号、(多级)项目列表的自动编号、章节的自动编号等等。有了这些功能,就能不重不漏地为各种条目编号,让手工编号成为历史。

第7章讲目录(普通目录、章目录、图标目录)的自动编排,这些都需以第5章讲的“样式”为基础。第8章讲索引的自动生成,这可是书籍排版的要件。第6章呢?

第6章讲**混排,这可是word这种“所见即所得”排版软件的强项。latex的**混排不如word方便,调整起来更麻烦。

第两章是本书的“提高”部分,介绍怎样实现word没有直接提供的自动化功能。个人感觉这两章适合有一点编程经验的人阅读。第11没有讲排版,而是介绍word电子文档和多人协作修订的用法。

第12章介绍利用acrobat生成pdf文件。这四部分“起承转合”下来,相信读者对怎样用word排版大型文件会有全面的了解。

整本书印刷精美,制作考究,内容丰富,既能当教材学,又能当手册查,是难得的佳作。

《排版艺术》读后感 兼谈与LaTeX的比较

word排版艺术 读后感 兼谈与tex的比较。陈硕 博文视点。a我有两年多的l word的使tex使用经验,用它排实验报告 毕业 和书籍 半本 用时间长一些,但真正用好也不过是近一两年的事。这两个软件我都用得很熟,我想我可以。a一边谈谈读 word排版艺术 的感受,一边把word和l 本tex这两个...

关于艺术哲学的读后感艺术哲学读后感

艺术,哲学。这两个词会有什么关联呢?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关于艺术哲学的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关于艺术哲学的读后感篇1 一件艺术品所从属的第一个总体是作家的全部作品。一我的理解是每个艺术家他们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而这风格会见之于他所有的作品,我想这当然也会见之于其中一件艺术品之中。然而,丹纳认为一件艺术品...

说话艺术读后感

说话的艺术 读后感。书言 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有同理心,同理心就是说从别人角度来设想,去了解别人在什么样情况,他有什么样的需要,你怎么讲他才会听得进去,他才愿意接受。这是孟子说话艺术的首语,而孟子这一方面的表现也是很特别的。孟子的 与人为善 我们今天讲 与人为善 的时候,有一点放水的意思,就是说你不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