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读后感

发布 2023-09-12 16:36:48 阅读 2888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读后感。

作者:萧伟光。

**:《中国图书评论》2024年第01期。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提出著名的“钟摆理论”,他说,“人在各种欲望(生存、名利)不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这两端之间摆动”。许多人忙忙碌碌地追逐名利,千方百计地追求享受,若达不到目的,就十分失望;若美梦成真,又会无聊至极。

事实上,“钟摆理论”不仅适用于描述个体状态,同样适用于描述人类的整体状态。由匍匐在神的脚下到拜倒在物欲面前,人类在欧洲启蒙运动以及现代化的席卷之下,摇摆在钟摆两端。

楼宇烈先生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项重要贡献。中华文化从西周以来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品格,而西方在公元以后形成的是以神为本的文化……

楼先生常说,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的土特产,我们却“数典忘祖”,经常误以为源自西方并且因此对西方称叹不已,这是楼先生正本清源的重要话头之一。

2024年,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同志在一次专题学习会上曾提到美籍德裔哲学家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指出传统的工业文明使人变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感情生活的单纯技术性动物和功利性动物,这种物质性压迫下的人,是一种变形与异化的人。技术发展本应该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更好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技术在提升了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反而日益使人变成了技术、生产和消费的奴隶。“有了科技,没了人性”,这是现代社会必须警惕的科技***。

楼先生经常讲,不要以西方的宗教为唯一的宗教形式,因而说中国没有宗教、没有宗教信仰。康有为的论断很有见地:中国是人道的宗教,西方是神道的宗教。

同样地,在科学方面,也不要以西方的科学为唯一的科学形式,因而说中国没有科学、没有科学精神。楼先生说:“神道宗教以神为根本,人道宗教以人为根本;物道科学以物为根本,人道科学以人为根本。”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精装 读后感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精装 读后感。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重拾传统文化的珍宝?国人怎样才能更加自信地面对世界,面对未来?楼宇烈先生围绕中国文化的精神,以及如果运用传统文化的智慧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两大主题,以睿智的哲思颠覆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为复兴传统文化描绘了行动路线图。读后感。中国文化的根本在于 人与人 人...

中国文化读本读后感

中国文化读本 黑白插图本 抓住中国文化中一些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进行具体和深入的介绍。在介绍知识的同时,力求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讲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显示中国人的心灵世界 文化性格 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在读者面前展示中国自古以来尊重自然 热爱生命 祈求和平...

《中国文化读本》读后感

中国文化读本 读后感。中国文化读本 读后感一。中国文化读本 读后感一。说实话,这本书更像一本字典,但很高兴我有机会读到它,由它带我走进我所熟悉而又陌生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深邃,气象氤氲,绵延悠久。文章开头就足以让我体味到轻雾弥漫,云烟缭绕,密林深踪,铮铮淙淙的悠长义蕴,不但是对中华文化,也是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