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通论》读后感

发布 2023-09-12 16:36:00 阅读 5006

无论承认与否,最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各级**和绝大部分官方经济学家,事实上都是凯恩斯主义者。他们不相信市场经济有一种自发的力量达到充分就业,同时发挥出社会的潜在产出。他们认为,中国的广大人民天然地存在着“需求不足”的倾向,即消费和私人投资的同时不足,必须以强势的**消费、**投资和**指导下的国有企业投资来弥补。

此外,鉴于私人企业经常出现所谓“盲目性”的扩张,以***为首的计划机构不停地发布产业指导政策,试图消除产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以上绝大部分都符合凯恩斯主义的原理(除了制订产业政策一点有待商榷之外)。

2024年11月公布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的登峰造极之作,即便是凯恩斯本人复生,恐怕也很难想象规模更大的财政政策。外界对这一刺激计划的疑虑,往往体现为对凯恩斯主义本身的攻击,如果在理论上和实证上驳倒了凯恩斯主义,就可以质疑4万亿计划的合理性了。但是,我们首先应该提问:

中国实行的政策真的符合凯恩斯主义吗?它是否仅仅披着凯恩斯主义的外衣,实则与凯恩斯的本义矛盾?这个答案可以在凯恩斯的不朽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下简称《通论》)中找到:

“社会越富有,其实际产量与可能产量之间的差别就越大,因而经济体制的弱点就暴露得更明显……在一个富裕的社会中,不仅消费的边际倾向较弱,而且由于它的资本积累较大,致使进一步投资的机会也变小,除非利率迅速下降。”(通论》,第1卷第3章,“有效需求原理”)

“每当我们靠增加投资来维持今天的均衡时,就会使明天的均衡更加困难。只有预料日后的消费倾向将增加,今天消费倾向的减少才符合公共利益。”(通论》,第3卷第8章,“消费倾向i:

客观因素”)

“预料不到的变化只有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发挥出它对就业量的全部作用,这一点在分析经济周期时尤其重要……当资本品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极限,要增加产量,就必须增加设备,而不能只在现有的生产设备上增雇劳动力。”(通论》,第3卷第10章,“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

以上第一段言论说明,凯恩斯的财政政策的适用对象是“富裕的社会”,因为这样的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小,而投资机会也较少,导致总需求很可能处于不足的状态。这样,迅速降低利率(货币主义的方案)和增加**开支(凯恩斯主义的方案)才有意义。没有任何人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富裕的社会”,虽然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不高,但中国的投资机会绝非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仍然需要增加**开支以提高总需求,就值得怀疑了。

以上第二段言论说明,凯恩斯并不认为增加当前投资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因为任何当前投资都必须被今后的消费所抵消,否则经济无法达到均衡。所以,当任何**打算增加投资的时候,都必须考虑到,这些投资能不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创造更多的消费需求,或者使人们更倾向于消费。

以上第三段言论说明,增加资本品行业(包括重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等)的投资,并不一定能够迅速增加就业量,至少不能完全达到政策制订者预想的效果。当整个社会都没有预料到资本品行业投资增加的时候,资本品行业和消费品行业的比例会发生失调,结局是通货膨胀和社会总收入的下降,政策制订者创造出来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又被抵消,直到重新达到均衡。应该承认,这是凯恩斯最天才的论断之一。

此外,如果资本品行业缺乏的是设备和资源的投入,仅仅增加劳动力投入就是没有意义的。

虽然凯恩斯不知道今天的中国会采取所谓“凯恩斯主义”的激进政策,但他在70年前已经指出,“凯恩斯主义”不能发展中国。中国不是一个富裕社会,中国的消费倾向不足不是天然形成的(即富人的消费比例的自然降低),而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社会保障的不足造成的;中国并不缺乏投资机会,大量私人资本和外资仍然在寻找高利润的投资目标;中国从来只考虑用新的投资覆盖旧的投资,用下一次泡沫笼罩上一次泡沫,从来没有考虑这些投资能否在未来创造消费需求;最后,4万亿财政政策是一个“惊喜”,这就说明消费品行业没有做好准备,通货膨胀的风险极大,而消费品与资本品行业的比例失调可能加剧,使中国业已存在的顽疾更加严重。我很怀疑那些为国家出谋划策的官方经济学家,有没有认真读过凯恩斯的原文。

凯恩斯的确赞扬过修建金字塔、教堂和发动战争(倒不是因为战争可以劫掠,而是因为战争可以创造军火需求);他甚至真心建议**把钞票埋下地下,再允许私人企业把它们挖出来以解决失业问题;他还认为,如果没有**的介入,经济萧条可能永远无法结束,一般均衡永远无法重新达到。但是,凯恩斯一再强调,以上观点适用于一个“富裕的社会”,消费动力已经越过最高点开始下行的社会,投资动力已经不足的社会,技术进步的潜力短期内发挥不出来的社会。明清时期的中国可以被视为这样的社会,2024年经济危机之前的欧洲和美国可以被视为这样的社会,2024年代的日本也可以被视为这样的社会。

但是21世纪初的中国怎么可能是这样的社会?

如果消费倾向不足,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投资倾向必须足够强大,能够弥补总产出和总消费之间的差额,使经济稳定在充分就业的状态。在一个富裕的社会里,无论怎样刺激消费,消费都不太可能大幅度增加,而私人投资已接近饱和,除了**主导的投资和消费,确实没有太好的提高总需求的办法。但是中国的消费倾向是可以提高的,如果大幅度降低税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教育花费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准,人民群众会很乐意从银行取出存款去消费。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 利息与货币通论 读后感。凯恩斯的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以下简称 通论 将古典经济学就业理论作为论证的起点。凯恩斯首先指出,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基于两个假设。一是工资等于的劳动的边际产品 二是当就业数量为既定时,工资的效用等于就业数量时的边际负效用。前者构成了就业的需求曲线,后者构成了就业的供...

货币读后感

金本位制有它的优势和好处。我个人主观认为它的好处是它的本身属性。即纸币所没有的实物性质的属性。自从纸币的印刷合法化,纸币的购买力是人为情况下 干预下发生作用,本身没有价值的东西 虚幻的 来充当流通的媒介换取同等价值的实物。不像 几千年来所有民族对它的赞美热爱可谓疯狂。它潜意识里成为道德准则一样的东西...

《货币》读后感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货币 读后感。导读 读书笔记 货币 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货币 读后感 国庆期间,带着80岁的公公到安溪的清水岩逛了逛。清水岩在山顶。汽车开在盘山公路上,两边的村庄都是三四层的别墅,规划有序。老人家看了不无感慨的说 公路十八弯,改革开放前,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