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读后感。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将古典经济学就业理论作为论证的起点。凯恩斯首先指出,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基于两个假设。一是工资等于的劳动的边际产品;二是当就业数量为既定时,工资的效用等于就业数量时的边际负效用。
前者构成了就业的需求曲线,后者构成了就业的供给曲线。针对于此,凯恩斯则通过对于经济现实状况的考察,否定了第二点假设。他认为:
“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上升而导致的实际工资下降一般不会使在现行工资下的劳动供给量低于**上升前的世纪就业量。如果说会使劳动供给量低于**上升前的实际就业量的话,那就等于说:现在的失业者虽然愿意在现行的工资下就业,但却会在生活费用稍微**时,拒绝为现行工资而工作。
”此外,作者也不同意工资协议可以直接决定实际工资的一般水平这一假设。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将失业严格限制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两类。而通过指出“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凯恩斯否定了古典就业理论中“充分就业”的基本前提。
不过令人多少感到困惑的是,用显而易见的经济现实证伪充分就业理论,在今天看来并非难事,那么古典经济学家们固守自己的理论到底为何?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暂时没有答案。
随后,凯恩斯将矛头对准了“供给创造需求”的学说,该学说由萨伊、李嘉图等经济学家构建,并一直居于经济学课堂的主流。该学说认为,“在产量和就业的任何水平,总需求的**等于总供给的**。”在笔者理解看来,这实际上是指出储蓄与投资之间的普遍形成一致。
然而,凯恩斯则对此予以否定,整本《通论》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在构建对储蓄、投资各自内生因素及其之间关系的全新理论框架。此外,作者对于穆勒及庇古等学者将实物交易与引入货币后的经济体系等同提出了质疑。后来的内容的确证明,货币绝非简单的交易媒介,相反,其引入使经济运行机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凯恩斯试图建立起结合货币理论与价值与分配理论的关于货币经济的统一理论体系,这可以被视作其理论的主要突破之一。
如果将凯恩斯的观点进行总结,可以简单概括为“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那么何为有效需求?凯恩斯指出“就业量被决定于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的点交点”,“而总需求与总供给函数相交时的d(即企业家雇用n个人时所预期的卖价,或者国民收入)的数值被称为有效需求。
”在当下的宏观经济语境中,有效需求可以被理解为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支出,以及净出口支出构成。不过,仅仅如此,尚不足以把握其在凯恩斯理论中位置。从更通俗的意义上讲,有效需求由全社会愿意消费的数量和愿意投资的数量两部分构成。
之所以说其在凯恩斯理论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因为如下事实:有效需求决定了社会就业总量,换句话说,是有效需求在总体供需分析与就业理论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
随之要问,何为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指出,古典理论的“供给创造需求”意味着在任何就业量之下总会存在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值,即有效需求在任何状况下都会恰好等于社会所供给的数量。然而他却认为,只有现期投资恰好补偿社会总收入与现期消费之差时,才存在这一种最优关系。
问题则恰恰在于,关于经济的现实运行状况,给我了我们相反的结论: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在就业量扩大时存在恰到好处的力量确保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和达到与总产出相等的程度。
马歇尔将利息定义为等待的报酬,而凯恩斯则认为,利息是在一个特定时间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另一种表述是“能使以现金形式持有财富的愿望和现有现金数量相平衡的‘**’”。在对古典利息理论的纠正过程中,凯恩斯申明一点十分重要的结论,即投资与消费是经济制度的外生因素,而非内生因素,换句话说,他们是“因”,而不是“果”。
今天看来,也许足以明白这一论述在经济学理论学说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十五章中,凯恩斯一如往常的对他所创造的“流动性偏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剖析。流动性偏好源于三大动机:
交易动机、预防性动机、投机性动机。除流动性偏好外,决定利息的另一大因素是货币数量。正如凯恩斯所言,这是首次把货币引入我们的因果环节中。
而货币数量取决于**银行的货币政策。流动性偏好构成一条斜向下的货币需求曲线,而货币数量则画出一条毫无弹性的竖线。二者的交点即均衡的利息率。
相比于前人,凯恩斯对理论的重构至少看起来具有似乎更加合理。
讲清了边际投资效率与利率各自的内涵,我们再次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一总结。利率实际上是投资的成本,而边际效率则被看做是收益,因此,“投资将会继续下去,直到投资的边际效率等于利率为止”。由此来看,正如大部分经济决策一样,投资数量的决定,最终也不过是一个进行成本收益衡量的过程。
随后,凯恩斯通过对实物和货币的比较,将货币与利率论进一步深入。此处在笔者看来应该是较为难以理解的内容。不可否认的是,凯恩斯货币论,开始将货币对于经济运行的作用拓展至价值表现和交易媒介之外,这极大地拓展了之后经济学的研究空间,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没有永远正确的理论。当凯恩斯主义在世界盛行将近半世纪之后,美国等经济体迎来“滞胀”的全新问题情境。对此,凯恩斯主义的信奉者们难以给出富有说服力的解释。
用今天的眼光审视,会发现其理论较为基础性的问题。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即使见效,又该如何消化在长期埋下的隐患。再比如:
在扩大消费成为迫切需要的今天我们发现,并不能从凯恩斯的理论中寻找到有效的答案。另外,笔者认为,客观上,凯恩斯主义所宣称的**干预也在今天被用作**过分管制经济、破坏市场机制的理论幌子。这种情况当然不是凯恩斯之本意,但却不可避免。
最后,我想表达一点藏于经济学说背后的哲学思考。这一体悟异常简单,简而言之就是,在经济理论的世界中并不存在终结性的完美学说或理论。不同的理论之间也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其针对彼此的互补及修正的意义,远远大于该理论自身所拥有的价值。
因为有自由放任的学说,**干预理论才成为必要。由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复杂性,我们有必要在研究与实践中保持一份谦卑,以开放的心态接纳随时出现的事物。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统计1001 1102100132 高健。凯恩斯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巨匠,以他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 凯恩斯主义 是20世纪西方经济思潮中最大的一个流派,不论是对西方经济学说,还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都有重大影响。他的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出版就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轰动,有人把他的理论誉为一场像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读书笔记。凯恩斯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以他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 凯恩斯主义 可以称得上是西方经济思潮中最大的一个流派,他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脱离了地域的限制,几乎世上所有的高校都以他的理论作为经济学学习的基础,教导学生以 凯恩斯主义 的理论来分析经济现象。本世纪30年代以前...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而 通论 则着重于总量分析,创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为国家干预和调控宏观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可以引导人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对付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刺激长期经济增长,有助于揭示经济波动的决定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商业循环中最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的对策。3 经济危机理论。在经济危机理论上,新古典经济学派奉行 萨伊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