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统编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发布 2023-09-12 16:35:56 阅读 8990

2020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全册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等精品设计。

2020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1.认识“昼、耘”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重难点:

1.能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2.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谁来说说,在你眼中,童年是什么样的呢?(自由、天真、无忧无虑……)在同学们眼中童年真是多姿多彩!是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罢,都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现在,老师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去宋代感受一下当时人们的童年乐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首古诗,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与同桌交流。

2.(出示7个会认的字)

1)学生齐读,注意读准“磬、陂、漪”的读音。

2)认读多音字“供”。

3.(出示4个会写的字)指名学生读,师正音。

4.学生齐读三首古诗,师正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完这三首古诗,结合注释,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呢?(有小孩子在种瓜、小孩子在玩冰、牧童在吹笛子……)大家读懂的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板书诗题)

2.大家从诗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四时、田园、杂兴)

1)(出示相关资料)《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这首诗就是第三十一首。“兴”在这里读四声,“杂兴”就是随兴而写的诗;“四时”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年四季。

题目的意思是: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

2)学生齐读诗题。

3.学生再次齐读全诗,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指名学生说说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2)理解词语: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昼:白天。耘田:在田间锄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儿女:男女。

当家: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童孙:孩子们。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傍:靠近。

阴:树荫。3)结合注释,尝试完整地将全诗的意思说出来。(白天锄地,夜晚搓麻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小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也在桑树荫附近学着种瓜。)

4.(**纯**)请同学们伴着这古朴典雅的**,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说一说这首诗展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1)诗中先写了哪些人物?(村庄男女)他们在做什么?(耘田、绩麻)后面还写了谁?(童孙)他们在做什么?(学种瓜)

2)诗中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为什么?

(因为这两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从**看出来?(小孩子虽然不懂耕织,但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去种瓜。

)这两句除了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什么?(农家孩子的勤劳好学)

5.(出示相关**)你能根据**的提示背诵全诗吗?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学到这里,你能说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吗?(展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主要表达了对天真可爱、勤劳好学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著称,写下了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的田园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农务繁忙。天真勤劳。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穿越到了宋代,在诗人范成大的描绘中,我们感受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和(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勤劳好学)。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再次感受农忙时节农家孩子们的天真快乐。

2.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另一位诗人杨万里,去感受一下冬日里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板书诗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古诗,划分节奏。(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题目中的“稚子”是什么意思?(小孩子)“弄”是一个动词,意思应该是(玩)。诗题告诉我们,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小孩子玩冰)。

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小孩子到底是怎样玩冰的吧!

1)齐读诗的第。

一、二句,结合注释,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早晨,小孩子把冰从盆里拿出来,把它做成一种打击乐器。)

从**可以看出时间是早晨?(晓)

小孩子是怎么把冰做成乐器的?(彩丝穿取:用彩丝穿起来)(出示**)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冬日的早晨,小孩子高兴地从金属盆里小心翼翼地把冰取出来,仔细地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银钲敲。)

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这个小孩子怎样的特点?(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

2)小孩子把冰做成乐器之后,又有哪些举动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诗的第。

三、四句。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小孩子敲打“银钲”,声音悠远动听。)从**看出声音悠远?(穿林响)

为什么最后一句诗说“忽作玻璃碎地声”?(因为一不小心冰碎了。)这里的“玻璃”,是不是指现在玻璃杯、玻璃窗的玻璃?

(不是,是一种玉石。)这里把冰碎的声音比作了玉石落地破碎的声音,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这个小孩子怎样的感情变化?(小孩子瞬间由喜笑颜开变得失望无比。)你是从哪个字体会出来的?(忽)

3)结合注释和我们的讲解,你能不能试着说出全诗的意思?(清晨,小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银钲敲。敲出来的响声像玉磬一样清脆,穿过树林传得很远,忽然听见冰碎了,发出了像水玉落地破碎的声音。

)这首诗表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特点)。

三、小结。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如果是你,会有这般奇思妙想吗?

稚子弄冰天真烂漫。

活泼可爱。 第三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学习新知识前,我们先请两位同学背诵一下前面学的两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

2.前面我们已经跟着两位诗人,从夏季到冬季,体会到了农村童孙的勤劳好学和弄冰稚子的顽皮聪明,现在让我们随着另一位诗人雷震,去感受乡村傍晚的童真童趣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古诗,说一说:诗题“村晚”告诉我们什么?

(地点、时间)地点在**?(乡村)时间呢?(傍晚)所以诗题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

乡村的傍晚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3.再次齐读全诗。

1)说说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草、池塘、水、陂、山、落日、寒漪)7个景物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水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青山衔着红彤彤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粼粼水波中。)所以,这两句诗写的就是乡村落日之景。

2)此时,谁出现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了?(牧童)他在做什么?(骑着牛,随意吹着短笛)从**看出来随意?

(短笛无腔信口吹)怎么理解这句诗呢?(无腔:没有曲调;信口:

随口。意思就是短笛是随口吹奏的,没有曲调。)所以后两句诗的意思就是(回家的牧童悠闲地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吹着不成调的曲子)。

3)通过感受诗中的场景,你觉得牧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无忧无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闲适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4)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多姿多彩、无忧无虑的童年,你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课后写下来吧!

村晚无忧无虑。

本课内容较多,但讲解详细,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不过,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朗读环节还是不够多。

2《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理念,就是从课题入手,把握全文主要内容,营造情感基调;通过自主学习一件件趣事,理清文章脉络;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逐渐加深情感体验,充分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喜欢的段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城南旧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

之情。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送别》;电影《城南旧事》片断及各种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作者林海音的资料。

教学过程】冬阳。童年。骆驼队。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多**展示的**是甚么动物?大家听过这首歌吗?。

2、多****《梦驼铃》。

、这个画面,也正是作者林海音脑海中无数次浮现的画面。关于作者,你了解些什把你搜集的资料跟大家说说吗?

师课件出示:(人物和文字)这就是本文的作者林海音,她是台湾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5岁时随父母从台湾来到北京,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

师:后来,回到台湾后,她把自己童年在北京城南生活的往事写成了一本书,叫《城南旧事》。《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请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课文的情况。我们先来检查一下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并组词)请这一排同学**车读,如果他读错了,大家给他纠正;读对了,大家跟读一遍,好吗?

(强调卸、嚼、傻)

师:这里还有1个多音字,你会读吗?慢慢地嚼;咀嚼。师:在这两个地方,读音是不一样的。一般单独用的时候,都读“jiao”,但是在“咀嚼”这个词里,要读“jue”。

、生字同学们掌握的不错,那老师再来检查一下课文朗读的情况。别人读的时候,同学们要认真听,发现他读错了及时纠正。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1)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往事?

生:时间顺序。

师:你从哪儿看出是时间顺序的?生答略。

2019春统编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020新教材。部编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语文 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课文 口语交际 习作等精品设计。2020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 1.认识 昼 耘 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供 会写 昼 耘 等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教学重...

2023年部编 统编 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父爱之舟说课稿

父爱之舟 说课稿。一 说教材。父爱之舟 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文章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的几个场景,表达父亲了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爱与感激之情。文章语言质朴,感情深沉而浓烈,从小事中发掘伟大的情感,感人至深。二 说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

2019统编 部编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 宗旨。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针对学生现有学习水平和现处学习状况制定教学目标 安排本学期教学计划。二 教材内容。木册教科书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索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 童年往事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责任 思维的火花 世界各地 风趣与幽默 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