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箴言》读后感

发布 2023-08-26 05:03:51 阅读 4913

许冲林。

利用短暂的寒假,我品读了《陶行知教育箴言》的部分内容,感受颇多。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的这句话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虽然陶先生已经逝去半个多世纪了,但他对教育的批判,在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他对教育的探索,也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

深深体会到“教学做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内容,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下面我就以陶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这是陶先生首先提出的“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继而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

陶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

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这“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其实就是“教学做合一”,所以“教学做合一”,不仅是教育法,也是生活法。

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假使再来一个秦始皇,把一切教科书烧掉,世界上会失去什么?大书呆子没有书教,小书呆子没有书读,书呆头子出个条子:

‘本校找不到教科书,暂时停课。’”陶先生的这个笑话很形象地讽刺了我们当前“迷信书本”,“以书为本”的教育现象。要知道,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如何教学生学,“一方面要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这才是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我永远视陶先生为我的榜样,不仅做到修身养性,爱学习,爱学生,更要像陶先生那样,也做一名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 读后感 3篇 结合实际来读 陶行知教育名篇 一书,又有了更深的感受。一 陶先生是热爱学习的楷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 每天四问 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 读后感。导读 读书笔记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 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 读后感 文 东篱 第三编是 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 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即五种素养,第一种素养是 康健的体魄 选了 学问之要素 这一年 每天四问 ...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后感范文 精选3篇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后感范文 精选3篇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后感1一 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 爱满天下 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说 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