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更深层次的阅读这本书,我看到了什么是“韧劲儿”,它是对自己要求的坚守。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想,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或附庸。柴静是一个追求“精确”、追求深度的人。
当然这也是在她不断成长中所养成的,在她刚进入央视时同样惨败过。她做的第一期节目是关于剖腹产话题,采访录了三十分钟,谈完剖腹产怎么不好就结束了。结果送审后被公开批评“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
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
如果你认为人们选择剖腹产是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层面,你找了几个层面?
……同样我们在对待工作,处理事情时有没有想过更深层面?是不是只考虑眼前而不顾长远?处理事情是不是“差不多”就行了?
这是我们需要深刻自省的。“真相往往就在于毫米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确地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气力。
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人与人的差别就是从细微处开始的,多想一点,做好一点,终究造就不平凡!
柴静看见读后感柴静看见读后感
柴静,央视知名记者 主持人。相信如果柴静小姐抛开电视节目的话,大概会是个出色的文字记者。看见 这本书,人物鲜活,故事真实,感情质朴,细节动人。一本400多页厚实的书,分两次竟能够读完,这也许得益于她的文字写得踏实,没有戾气。何为戾气?就是不满 忿忿不平 攻击式的利剑。不同于尖锐的政治时事记者,看柴静...
柴静《看见》读后感
看见 读后感。石海云。深蓝色的封装,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围坐在一位极具亲和力的女子身旁,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惬意祥和的笑容,中间大大的 看见 两个字,署名柴静。这本讲述她本人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从2001年进入央视到陈虻之死,十年看见,记录了她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中不断犯错 不断推翻 不断疑问 不断重建...
柴静看见读后感
铲雪的作文 铲雪的作文 一 铲雪的乐趣。清早,当我从甜美的梦乡中醒来,只听见屋顶上发出 啪的轻响。我循声向窗外望去,呀!原先是下雪了,豆大的雪子在地面上欢快地跳跃着。紧之后洁白的雪花从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大地妈妈顿时像披上了一件厚厚的白色大衣。下午三点,外婆神秘地对我说 看,雪停了,我们去铲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