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
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其实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善良的人做“对抗性”采访,不会跃跃欲试地好斗,但当他看护真相的时候,是绝不撤步的对峙。
看这个人的眼睛,就知道真不真诚。
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失败感比口含硬币还苦。
“她去世快六年了,我不跟人谈她,不看她**,也不愿别人跟我谈她,每次梦里终于看见她的时候,心里都松一下:看,她没死,我就知道。有时在梦里我小声喊她:
“奶奶” ,她靠在门边上,看着我,不认识了,说:“谁呢?” 我心里凄凉,又觉得,是我没照顾好你,不值得你认得。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一个**里的人,心里有什么,记者只要别拿石头拦着,他自己会流淌出来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这件事,最难受的不是头上和胳膊上的擦伤,也不是愤怒和委屈,是自憎的感觉——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怨憎,任务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才招致了某种命运。
爱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
方鸿渐与周家的关系是一个围城,已经进去了,想出出不来,在这个密封的围城里,方鸿渐喘不过气来,只能压抑着自己,跟着一群市侩“谈笑风生”。方鸿渐自己的家是保守迂腐的,这个家还停留在封建社会,方老先生看起来似乎在一些方面是明智的,是有父亲形象的,但事实上正是这些所谓的明智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天塌地垮,人只能依靠人,平日生活里见不着,不注意的人。
我这个年龄经历的所有事都特别淡。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互动是行为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与他人(或环境)和自己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互动教学是使用互动的一种教学形式,即在教学中,采用互动并依赖于对话,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的教学形式。
已经知道有些人承受的东西是他人无力改变也无法体会的。唯一能做的是得到别人允许后,陪伴于此。跟你一起,试图感受你的感受。
陈虻说:“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么?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 我不作声。 我问医生朋友:“为什么我呼吸困难?
” 他说:“情绪影响呼吸系统使呼吸频率放慢,二氧化碳在体内聚集造成的。” 有什么办法吗?
” 嗯,深呼吸。” 上楼的时候,我深呼吸;下楼的时候,我深呼吸。我看着电梯工,她松松垮垮地坐着,闲来无事,瞪着墙,永远永远。
我强烈地羡慕她。
做一个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我们有信心相信让明天更美好!
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一九四六年,胡适在北大的演讲中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 我初看不明白。
他解释:“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看见》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作者本身在央视工作十年的成长经历的叙述。有人评价它为“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你不可能是个好新闻人。”有同行直言不讳地对我说。 “什么是?
” 爱打听,好传播。” 是,我本性不是。我每天四处打**争取采访机会,做了很多独家的选题,但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领导和同事接受我,让这件事成为第二天的**头条。
我知道什么样的题能拿奖和被表扬,可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儿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
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陈虻。
崔永元劝过我一次:“你不适合调查,跟在别人后面追,那是疯丫头野小子干的事,你去做个读书节目吧。”他怕我有点逼自己。
我深知他的好意,但文静了这么多年,一直泡在自己那点小世界里头,怕冷怕热怕苦怕出门怕应酬,除了眼前,别无所见。有次看漫画,查理布朗得了抑郁症,露西问:“你是怕猫么?
”“不是。” 是怕狗么?”“不是。
”“那你为什么?”“圣诞节要来了,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我知道了,”这姑娘说,“你需要参与进这个世界。
当一个人的本能要求他逃避或是还手的时候,他能留在原地、忍受着攻击的前提是,有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并且深信对方会回到游戏规则中来。
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就是错的方式。
人生奇诡,处处与旧日生活撞在一起。
没人跟你过不去,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生与死,苦难与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非常同意,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善良与罪恶,人性与兽欲不断交织不断干戈的过程。
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为代价,但那是出于生存。只有我们人类,是出于娱乐。
这些早就干枯失血的花瓣给我一个刺激,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
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文天祥留下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郑板桥说:“粉骨碎身全不怕,留取丹心照汗青。”布鲁诺为i卫宇宙无限说而被活活烧死。
梁启超为了让人们真正的了解腐朽的朝廷,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
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最近,我把《童年》读完了。它里面讲了作者阿里克赛小时候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阿里克赛在残暴和侮辱之下成长为一位伟大的作家的苦难经历。
人们在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
陈虻说过:“去,用你的**感觉新闻。” 这**把我从演播室震出来,震到了地上。
这就是生活吧,不可能靠口号就度过去。
真相往往就在于毫米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确的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多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
有的人他没有承受能力,别人骂他,或者对待他不好,他承受不了,所以他必须反应,本来是不想打人,但因为受不了就必须打人。他控制不了自己,就是心里不自由。
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
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 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许多事情,是因为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回忆是一种清洗。
道德,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看清他,然后遏制他。
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才是文艺。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的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柴静看见读书笔记读后感
柴静看见读书笔记 读后感 模板。潘颖颖。说起来惭愧,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一本书了,柴静的 看见 却让我一见钟情,书中并没有华丽的词藻和多么优美的文字,但是这些平实的文字,却总能引起我的共鸣,让我有一种看完他的欲望。看见,是书名,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我能看...
柴静看见读后感柴静看见读后感
柴静,央视知名记者 主持人。相信如果柴静小姐抛开电视节目的话,大概会是个出色的文字记者。看见 这本书,人物鲜活,故事真实,感情质朴,细节动人。一本400多页厚实的书,分两次竟能够读完,这也许得益于她的文字写得踏实,没有戾气。何为戾气?就是不满 忿忿不平 攻击式的利剑。不同于尖锐的政治时事记者,看柴静...
柴静《看见》读后感
看见 读后感。石海云。深蓝色的封装,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围坐在一位极具亲和力的女子身旁,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惬意祥和的笑容,中间大大的 看见 两个字,署名柴静。这本讲述她本人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从2001年进入央视到陈虻之死,十年看见,记录了她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中不断犯错 不断推翻 不断疑问 不断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