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

发布 2023-07-21 10:11:59 阅读 5467

张沁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七年级语文的知识框架及学习意义;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激发和培养学习语文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明确学习语文课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

教法和学法。

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课前准备。1.编写语文课堂学习及纪律要求;

2.搜集各年中考以及我校优秀毕业生学习的经验、事迹。

教学过程。一、自我介绍,相互认识(包括:姓名、教龄、****等)

二、讲“两点希望、三点要求”

1.“两点希望”:

(1)希望珍惜来之不易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原因:①相聚相识是一种缘分。

正如电视剧《新白蛇娘子传奇》的主题曲所唱: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

②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2)希望共同维护良好的课堂纪律。原因:课堂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我们上好课的重要保证。

2.“三点要求”(课堂学习及纪律要求)

(1)课前认真预习要学习的内容,并准备好学习用品;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红色标记问题,蓝色标记答案。);课后要及时复习、整理所学内容,并完成相关作业。

(2)课堂发言要先举手,经允许再发言。发言时态度要端正,声音要响亮。

(3)课堂上不得随便说话、无故迟到、换位、接水、听***、做其他作业等。

三、介绍本书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法是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新华词典》注为“‘语言和文学’,也指‘语言和文章’或‘语言和文学’”。今天,语文多指语言文字与文学表达的结合。

2、“大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3、听---学会倾听,听懂表面意思,听出言外之意。

说---在听的基础上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表达的技巧,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

读---学会阅读。

写---写作。

四、初一新生如何学好语文。

(1)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升学压力小,初中阶段学习科目多,任务重,中考压力大,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掌握科学方法,不能再沿用小学阶段的学习模式。

(2)小学语文知识单一,内容简单,初中知识丰富内容复杂,文体多样。

(3)小学学语文以老师教读带读为主,中学学语文则在老师指导点拨下学生自学为主,学生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感受。

(4)小学以上课听课为主,中学则要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做作业,学生自己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升入初中后要求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老师由过去的“保姆型”变为“指导型”,这就要求学生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那么、如何学好语文呢?

1.首先,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一想语文的重要性,想一想语文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你就会对学语文充满兴趣。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要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主要是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大声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包括不会读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

二是了解课文大意,如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人或描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试完成课后题。四是读了这篇文章,你自己有什么真实的感受,最好能写下来。

圈点勾画法。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我们日后的复习归纳整理,复习时只要翻翻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勾画圈点的符号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画在重要的句子下面(中心句、重点句等)。

“~~画在文章的主旨句或中心下面。

“△”画在文章段落旁边(精彩语段或结论)

“?”点在生字、生词下面。

“□”圈画出重要的字,词或优美词语。

“!”画在某句、段旁,表示此处需要认真思考。

“?”画在某句、段旁,表示自学中或听课时有疑问,需向人请教或查阅参考书。

“①、标在有关文段、文句左上角,一般表示文章有几个自然段,或某段中包含了几个要点。

书上做的标记符号没有统一规定,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套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符号使用,标记符号一经使用就不要随意改变。但应注意不要在书上标注太多的符号,因为标的太多反而起不到提示作用了。

(2)学会上课听讲。

要做到:看、听、记、问、思五点:

a、眼看科学实验表明,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说,“看”的记忆为最好,上课时看老师讲课,看黑板上的板书,挂图、投影等,看课文内容。眼、脑、手并用,学习效果好。

b、耳听。上课时要耳听一方。听老师的讲析,听老师的提问,听同学的发言,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积极思考,听出重点、难点、疑点。 c、笔记。

老师提的要求是重点,如“××段要重点分析理解,××内容了解即可。”老师讲的结论也是重点,这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

记在哪?语文课上一般记在书上即可,学完一课后再归纳整理记到笔记本上,整理总结的过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过程。

怎样记?充分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如重复、停顿、板书时抢记,逐渐培养听记结合的能力。

d、积极答问。

课上答问,一种是“内心独白”自问默答;另一种是老师提问时,与同学齐答或举手起立独答。

e、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用用心思考,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但是如果在老师启发下,自己有了比较好的想法,可以在笔记本上记下来,等下课后再去深入思考或请教老师和同学。总之,课堂上的“分心”,是学习的大敌。

(3)认真复习。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他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他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可见,及时复习可以在学习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课后应及时把老师讲的和板书的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看看能想起多少,忘了多少。然后翻开笔记,查找漏缺。

b、复习之后,再做作业,不能够一边做作业一边翻书找答案。不懂做的题目先放一边,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剩下那些不会做的,就是接下来再次复习的重点。将相应的知识点复习一遍之后再做作业。

一定要做到做完作业,就已经将今天的知识全部掌握下来。

c、要反复复习。学完一课复习一次,学完一个单元,复习一次。学习一阶段系统总结一遍。期末再重点复习一次。通过这种步步为营的复习,形成的知识联系就不会消退。

3.关于写作。

(1)广泛阅读、博览群书。

养成睡前阅读半小时的习惯,可以读名著,也可以读微型**,或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并学会做批注,尽可能的写读书笔记。

(2)多写多练。

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并且做到言之有物,不写流水账,把每天的所见所闻当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记下来,并有自己的观点看法。

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学生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五、本学期教学常规要求。

1.练字。每天一页,先摹后临,要求上交检查。并做到一月一个小进步,一学期一个大进步。可以自由写,也可以每天专门只练某一个字。

2.预习检查。

准备一本预习本,将预习所做到的步骤逐一写到其中,有些步骤可以附上相应内容,也可以写在书本上一起检查。

3.周记。每周一篇,字数400以上。由教师指定相应主题。

4.读书笔记。

读名著,写感受或摘抄并赏析优美句子,或者其他有效形式皆可。

5.作文素材积累。

指定主题的人物事例或名言积累。可以和读书笔记相结合。

6.名著。《鲁宾逊漂流记》,每周一定的阅读量,并且在单元考中占据一定比例分值。

五、作业。按照预习要求,完成第二课的预习作业。

2023年8月22日。

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

任务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散文 诗歌 寓言等文体特征,初步掌握记叙文 说明文 议 和文言文的阅读方法。能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 疑难问题。了解基本语法知识 常用的修辞方法 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并能借此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问题。任...

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的作文

我上过许许多多的课,初中开学的第一堂语文课给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上午第一节课,我们的新语文老师到了,她挺年轻的,脸上挂着一脸笑容。她应该很亲切吧!我在心里下了一个结论。她今天穿的是牛仔裤,人不胖不瘦,显得十分精神,是个年轻漂亮的语文老师。她开始上课了,这堂课她没有直接开始新的课程...

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不进入我们的课文学习,我们不妨先进行一场进入初中语文课堂的的欢迎仪式,或者说是语文学习的启动仪式。这场欢迎仪式将分为三个主题 一 欢迎大家来到语文大课堂 二 欢迎大家来到语文大乐园 三 确定语文学习的目标。切入主题之前,我首先要讲一下学习上的要求 准备四本本子 笔记本 学习日志 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