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发布 2023-06-25 04:43:28 阅读 7981

李店二中九年级中考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第一部分、基础。

一、积累和应用。

1.古诗文默写。

注意:①长期背诵,不要掉以轻心。(广水话记忆、相同偏旁)

不写错别字(同音字,相似字) 考试中要回头及时检查。

2.字词积累。

注意:①复习内容:课文的读一读,写一写和中考复习资料中的字词练习。

②考试大都为常见字、或者相同偏旁,不建议刻意大量去记去背。

3.词语应用。(

成语运用。(考虑褒贬性;成语适应的语境;曲解成语的意思)

词语选择。(近义词之间最大的不同来自于不同的字,注意理解分析、比较)

4.病句。

☆考试选择题比以往增多,要求一定要尽量全部拿下。)

要求:①看清题目(要选择病句还是正确的句子。)

②解题技巧(一招制胜,逐个排除,能判断病句类型)

常见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肯否不定等。

5.仿写句子(4分)

1)仿写。

注意:①按照要求,句式、修辞、结构等方面入手,一般用对照或同类来构思。

要检查仿写的句子是否通顺,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衔接。

2)给词语写句子。(☆主题+用词+关联词+修辞+字数。弄清楚题目有多少要求)

注意:①挑选容易、同类、合适主题的词语。

②开头就切入主题,尽量使用常见修辞,再用上关联词或词语。

③要求写一段话时,不能少于三句,否则会扣分。

3)口语交际或材料分析题。

注意:①语境,也即场合,说话要得体。

②是否得写称呼、问候语、结尾的祝福语。

注意:文字材料:要读懂材料,掌握每个材料的主要信息,根据材料联系实际。

**材料:透过**提供的数据,进行纵比横比,发现数据背后的问题。

图画材料:注意图的标题,以及注释说明的文字,感知图画内容。

6、标点符号。

7、文学常识。

8、句子排序

第二部分、阅读

一、课外古诗词。

1.要求:诗词赏析技巧通关。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1、考查字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a根据文言文掌握的字词解释。b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确定词语的解释。)

2、掌握断句(划分节奏)的方法。

依据平时的朗读习惯根据句子的意思。

参考一些特殊的位置:主语后,“而”字前,“者”字后等。发语词:如、夫、若夫等在句首;语气词:吗、也、乎等在句末。 ④根据主语的改变。

根据文章语言的句式特点:例如是否有对偶,是否有相同的句式(字数一样)

3、结合文章,评价文章的某种现象或者某个人物。结合现实,发表自己的对文字观点的看法或对文章的启发。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答题技巧要牢记:

1)粗细阅读 (2)看分答题(3)据线答题(4)分点答题(5)规范答题

☆补充:如有联系实际回答的要求,发表看法时记得结合生活例子)

2、组织答案要严密:

1)原文摘抄(2)联系上下 (3)概括总结

3、任何题目都要读懂题目要求,因为题目中有可能泄露答题范围等一些信息。

4、两道选择题一般考察与原文对比的。

☆注意: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大概文意。做选择题时要回到原文对比选项,经过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5、议**知识介绍:

1)论点的确定:标题开头结尾概括。

2)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是突出强调。)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6、说明文知识介绍:

1、说明方法:

举例子②分类别③作比较④作诠释⑤打比方

摹状貌⑦下定义⑧列数字⑨列图表⑩作引用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2、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3、说明语言:表示(限制、估计……)意思解说+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1、考查词语或者句子赏析。

要看有没有使用修辞或者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再回答表达效果)

2、语文阅读基础知识。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第一段作用: 内容: 开篇点题,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结构: 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最后一段作用:内容: 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画龙点睛

结构: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写法特点:托物言志埋下伏笔欲扬先抑借景抒情象征手法对比衬托

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为文章拟标题。(如何拟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a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b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感情,推动**或故事情节发展。

c物体描写:是贯穿**情节的线索;连接**中人物感情的纽带;还有它的象征含义;寄托或饱含着怎样的感情。(如:某种特定的花)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作文(50分)

1)构思新颖(尽量避用第一立意)

2)主题突出

3)明确文体(记叙为主)

4)写好开头a、开门见山 b、设置悬念 c、名言诗歌 d、先声夺人 e、由物导入 f、抒情导入……

5)收尾有力a、首尾呼应 b、议论升华c 、巧用省略d、自然结尾

注意事项:

读懂导读对文章写作的启发。(导读对文章其实往往隐含写作限制)

不忘标题在第一行以及正中,尽量有用话题当标题。

不要大量引用材料中的内容。不忘保持卷面整洁,不乱涂乱改。

标点符号要注意不一逗到底,使用好其他标点符号,如感叹号,省略号等。

第一段不要超过6行。整篇行文不要少于3段。

注意真情实感,注意材料的选择,才可以打动人心。

语言流畅,注意使用上常见修辞,用上优美的词句。

引用诗句,语句幽默,展现文采。

附:中考考场可以酌情加分的项目:1、立意深刻。2、构思独特。3、语言优美。4、富有个性。)

第四部分、附加题(10分)

一、推荐名著阅读。

1、题在段内,答在段外。

所以这不是一篇简单的阅读,而是必须对整本著作有一定的了解,才可以回答选文后的题目。)

2、题目考查:一道名著简介,两道大题。

1)作品名称、作者、大概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

要求:a.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根据要求可以简述关键事件。

b.欣赏名著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c.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能根据一些情节,结合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掌握作品的艺术特色)

2)我们手头上的复习名著,一定要读透。

3、重点推荐: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卷面不整洁,考后定担心。

做完不检查,失分定不少。

题目不看清,遗撼定终生。

要注意:细节决定成败!

李店二中九年级语文教研组。

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2017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一 备考依据。以语文课程标准和 2017年语文中考纲要 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二 备考策略。1 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分工负责 相互协作的原则,我们年级组的每一位教师负责三到四个板块的知识点的归...

作文中考复习计划

作文教学复习计划。谢招军 2016.2.28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分值比例很大。抓好考试作文的复习,应该根据考试的考点要求,分步落实,分层进行。从审题 选材 到布局 修改等,都要形成系统的有重点的训练。应该明确的是,作文的复习不能靠临时突击,应考的方法很重要,平时的积累和训练更重要。上学期,我...

2023年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计划。为了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取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佳绩。为此制定了以下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一 复习重点。1 重点生字词语的识记和理解。2 古诗文的识记 理解和阅读。3 现代文的阅读和理解。4 写作训练。二 具体措施。1 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