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忠县高三(上)语文期末测试分析。
高三语文阅卷组。
今年我市将迎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日前全市大多数学校进行了2023年秋忠县高三(上)语文期末统测即第一次模拟高考。这次语文考试既是对我县高三第一轮复习的初步诊断,也能对我县广大师生高考语文复习中陷入的某些误区起一个纠偏和警示的作用。
考生们普遍反映,试题难度不大,但增加了**性题目,题量较大。考题仍然紧贴现实生活,莫言、保障农民工权益等热点话题入题。具体呈现如下特点:
一、基本印象。
1.命题目的明确,体现三个忠于:忠于新课标、忠于新教材、忠于新考纲。
试题命制依据“ 2023年新课标高考大纲(重庆卷)‘考试说明’”。试题难度值、区分度等较2012高考题差不多。
试卷结构大题型墨守传统基本稳定,小题型与时俱进略有微调。全卷共22题,选择题9题,占27分;非选择题13题,占123分。题型有:
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表述题和写作题等。
2.试卷内容:语言文字运用,7个小题,24分;古代诗文阅读,6个小题,32分;现代文阅读,8个题,34分;写作,1题,60分。
3.试题略有变化的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由以前的两个小题变为一个小题,即由6分变为3分。
客观上降低了难度,降低了客观试题的分值,第二大题论述类文体阅读的第7小题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分析综合c:归纳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从文中看,避免对历史人物误读的“途径”有哪些;**f基于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进行创造性解读——从你熟悉的其他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个举例说明),13小题名句名篇默写只关涉背诵课文而删掉文学常识,体现了知识积累的价值取向更加务实,也减轻了学生“背多分”的负担。可以腾出时间投入课文的背诵和其他复习了。
现代文大阅读《窗下的儿子》中18小题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测。即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和形式加以体察、阐发和评价,基于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进行创造性解读等。
4.试题涉及考点26个,基本覆盖了考试说明所规定的知识点。 包括: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病句,语言表达连贯。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理解常见实词在古文中的含义;筛选古文信息,归纳古文内容要点,概括古文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古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古诗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文言句式的判断。理解现代文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现代文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现代文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现代文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现代文文中的观点态度等。总之,万变不离其宗,语文考试的重点仍是语言和思维,阅读理解、语言运用、文章写作。
5.试卷的考测重点突出4大能力:(1)审题能力的考测 (2)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测。(3)古诗文能力的考测。(4)作文能力的考测。
二、试卷统计数据。
全县理科应届3705人,平均分94.4分。及格人数2781人,及格率75.06%。最高分130分。
重庆市统计平均分94.2,最高分137(1人),及格率68.79%
文科2099人,平均分91.8分。及格人数1341人,及格率63.88%。最高分117分。
重庆市统计平均分90.56,最高分139(1人),及格率58.04%
理科往届222人,平均分98.43分。及格人数193人,及格率86.94。最高分122分。
理科应往届比2023年高考分分别高3.1分、5.13分。文科比2023年高考分高0.2分。
这组数据反映了语文学科在重庆市的正态位次。说明前期的复习时平实、扎实、落实的。是有效果的。也说明我们一贯的阅卷原则是把握得较好的。
三、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审题能力不强,读不懂题意。比如7小题,12小题,16小题。尤其是第20小题的漫画,实际上就是一个对审题能力的考察,作文,读不懂题,分析不准材料,写作离题的考生较多。
考生失分较多。
2.文化积淀较薄弱,不肯下功夫背诵古诗词,试卷中的古诗词默写 6分,学生平均得分3分,有些偏低。
3.学生答题表述欠简洁,欠准确,欠连贯,欠规范。比如诗歌鉴赏题,文言翻译题,21小题谈喜欢仙人掌的理由等失分也较多。
4.鉴赏能力较低,分析能力不强。观点明确了,在评价时缺乏有力的论据支持。比如第7小题和18小题的鉴赏**题的得分也不高。
5.整体阅读掌握不好。不管是诗歌鉴赏,还是现代文阅读,都要求考生具有整体阅读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很好地把握文章主旨。但考生总是支离破碎的去理解文章,以致读不懂文本而答题失分。
四、 建议与对策
1.首先应加强语文字词的训练,规范使用语言,强化语境意识,提高辨析能力。基础选择题尽量不失分。加强限时训练,强化基础知识和默写,力争少失分;精选语言表达题,在掌握基本类型和解题方法基础上,再选择一些新题型练习。
2.在二轮复习和平时的文言文阅读讲评中仍然要强调:对古文要整体上大致读懂,对涉及考题的句子和词语要在语境中揣摩其含义;不可忽视实词字典义的积累,更不可忽视其语境的辨析;适当回归课本。
精选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加强翻译训练中的纸笔训练,使学生能够有相当量的文言积累;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翻译中的病句和别字等。
3.仍然要注重规范答题的训练。加强审题训练;在读懂诗歌文本的内容上下狠功夫。让学生适当掌握一些诗词鉴赏的专业术语,多看一些古诗词鉴赏的资料和答案,让学生懂得答题的步骤。
4.训练答题技巧:读懂文本,理顺思路;审清题干,揣摩用意,寻找区间,分条陈述;言简意赅,轻轻诵读,确保规范。
5.加强**类题训练,严格依据文本;散文、**同时兼顾。
6.加强作文审题训练 。本次考试就是在审题上难倒了一大批考生,这应该引起全体同仁的高度警觉,我们老师们今后要严把审题关,加强审题训练。
要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可在材料的立意、作文的深度和厚度上加以训练。要求考生多去感悟生活点滴,引导学生写真情,抒实感,写自己的思想,不要无病呻吟,空话套话连篇。
学生自行阅读鲜活有深度的时文,能够对社会热点现象有辩证、深刻的自我认识。 同时写作训练要重视行文的篇章结构;引导学生重视素材的积累与整理。
此次语文试卷秉承传统,稳重有变;重视基础,关注能力;贴近实际,推陈出新。值得认真分析。
附:部分试题解析。
1.【解析】考查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辨析能力。 a(b 箭-剑熨yù c 恪kè d 砺-沥)这道题两考点合一,实际上降低了答题难度。
2.【解析】正确使用词语。 d(a 问鼎:是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夺取某些体育运动的顶尖成绩。
b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c 闻所未闻:
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d 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种类繁多。
)学生的主要错误是不明白词语的适用对象。
3.【解析】标点符号的适用,这是一道轮考题。b(a第二个句号放到引号外。c括号及括号内整个内容放在“踩空失足”之后。
d把前两个问号改为逗号,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需要加强的是对其作用的认识和广泛的实践性。
4.【解析】本题考查语法和语感。语法是欠账,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本味,如果教学忽略就会一错再错。c(a句式杂糅,删除“任何”“都”;或删除“谈”,在“销售量”后加“的说法”或“的想法”。
b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位置错误,把“只有”放在“我们”之后。d搭配不当,改为“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加以阐释”或删除“加以”。)
5. c(从文意看,最值得书写的是她的精神世界。)
6. b(a“也是造成她被‘湮没’的原因”错;c“纯客观地再现”错;d陈思和未评价张清平。)
7.【解析】新高考出现的新题。需要较强的分析归纳判断和表述能力,也要有生活的积淀和体验。 ①尽可能多地占有客观材料。
②和传主进行高层次的精神对话。(2分)举例:略。
(3分)
8. d(蹑:追赶。)
9. b(②是西陵的客观情况;⑤是陆抗攻击杨肇的战斗场景。)
11.(1)①等晋军的救兵到来,必定已攻克西陵,为什么要修筑工事,使士兵、百姓的气力都疲惫呢!(4分)
自己的兵力不足以分开对付两头,就只是擂鼓命令部队,做出好像要追击的样子。(3分)
2)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 (每处0.5分,共3分)
解析】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
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断句时应结合上下文,紧紧抓住“曰”“云”“言”等字,常用虚词是标志,常见如下:①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12.(1)①“数声”写出声音稀疏零落,衬托出秋天的萧瑟,烘托出悲凉氛围。(1分)
两个“数声”,一来于空中,一来于地上,突出了悲凉弥漫于天地之中。(1分)
连用“数声”,构成反复,形成回环之美。(1分)
2)①离别之愁与漂泊之苦本相关联,但此处却分割开来,更突出游子的孤寂、凄凉。(2分)
“不管”用拟人手法,借离愁无情,反衬游子之有情。(2分)
13.(6分)
解析】省去了文常的填写,减轻了学生负担,默写不局限于名句,有利于促进学生扩大视野,广泛阅读。
1)雨雪霏霏 (2)节旄尽落 (3)江流宛转绕芳甸。
4)城上高楼接大荒 (5)何妨吟啸且徐行(6)有暗香盈袖。
14.“程序”含有未能理解其意义、被动接受之意;(2分)“规矩”则有认为意义重大、主动遵从之意。(2分)
15.①先写爷爷奶奶都活着时,回爷爷家团聚的喜庆和温暖;(1分)
2023年秋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分析
一 试卷概况。本次期末高三统考语文卷依照 2011年江苏考试说明 2010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而命制。和期中试题相比,总体难度降低,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由于选材是微型 较浅易,设题较直接,有明显提高。加试题总体较易,第一次统考,均分为21分。第一次网上阅卷,批阅认真,给分相对透明 公道,各类数据统...
2023年秋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分析
一 试卷概况。本次期末高三统考语文卷依照 2011年江苏考试说明 2010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而命制。和期中试题相比,总体难度降低,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由于选材是微型 较浅易,设题较直接,有明显提高。加试题总体较易,第一次统考,均分为21分。第一次网上阅卷,批阅认真,给分相对透明 公道,各类数据统...
2023年秋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分析
一 试卷概况。本次期末高三统考语文卷依照 2011年江苏考试说明 2010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而命制。和期中试题相比,总体难度降低,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由于选材是微型 较浅易,设题较直接,有明显提高。加试题总体较易,第一次统考,均分为21分。第一次网上阅卷,批阅认真,给分相对透明 公道,各类数据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