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分析

发布 2021-12-29 06:32:28 阅读 6274

一、试卷概况。

本次期末高三统考语文卷依照《2023年江苏考试说明》《2010江苏高考语文试题》而命制。和期中试题相比,总体难度降低,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由于选材是微型**,较浅易,设题较直接,有明显提高。

加试题总体较易,第一次统考,均分为21分。

第一次网上阅卷,批阅认真,给分相对透明、公道,各类数据统计翔实、科学。

二、各道题均分。

三、试题分析、评价及建议。

一)语言表达题。

第3题:本题属于“语段压缩”题。考察压缩、概括信息的能力。

题目要求“概括德国**将为二氧化碳封存计划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从“措施”一词分析应是“具体做法”,应该用动词性短语概括。先找到答案的区间:在第二节第二句至结尾;再将各句的主要信息概括、筛选出来组成答案:

控制存储场所的规模和数量,对封存技术进行评估,责成运营商建立风险**。

第4题:本题属于**转换题。既考察观察、联想能力,又考察语言的准确、简明、连贯能力。

解读徽标的设计意图,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把握内涵。先观察图象,抓住其特点:17届省运会会徽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直观地显示出是跑道,另一个是跃起、腾飞的龙的形象。再由此及彼展开联想:两部分组合与数字“17”形状相似,龙则是因常州的别称叫“龙城”。

最后分析图形的象征意义:动感的图形既表现体育生龙活虎的特点象征运动健儿积极向上,勇创佳绩的拼搏精神,又表达出龙城常州腾飞的发展趋势。

2.存在问题:

不能分清材料的层次结构,导致抓不准重点句,不会概括提炼,将数字用文字表述出来。

**转换题缺少联想、想象力,导致图形看不懂,不会思考提升,导致写不出图形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二)文言文阅读。

第5题是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其中“白”和“寝”两个词学生在以前的教学中学到过,很容易判断是正确的,“备”和“俦”的解释需要结合语境来判断,其中“俦”学生未接触过,结果本道题的得分率是0.87,其实错误答案是备,不是具备,而是完备,周详。

第6题的题目是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崔林“秉忠履正”的一组是什么?学生在做本题目时,可以用排除法来做。其中第一个答案是写崔林家境贫寒。

第五个答案是孟康的认为,与崔林无关,所以学生可以根据以上两点排除含有这两个答案的选项,答案只有选b。所以本题的得分率为0.93,只有极个别学生选错。

第7题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学生在做本题时,必须对课文要理解,要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结合四个选项的答案,到文中去找相应的句子,来印证哪些内容是不合语段或者是衍生出来的。所以学生要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积累,甚至要有文言文阅读语感。

本题的得分率较低,只有0.45,本题的答案是b,其中“不愿为此巴结上司”在原文中也没有依据。

第8题是对文中3个划线句子的翻译。

存在的问题:

1)句式调整不到位,如镇之以静,虽把“扰”“动”翻译出来了,但整个句意并不通顺。

2)“季”绝大多数同学翻译不到位,后一个句子只是把句式翻译出来,但其中的意思翻译不到位。

3)整个3个句子,第3个得分最低。文言文均分在4.97左右。

教学举措。1)了解学生文言基础,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2)依托教材,扎实教学;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训练:①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②重视朗读和诵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③指导学生对文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便于学生加深认识,加强积累。

比如,归纳一词多义现象、归纳常见虚词的用法、整理古今异义词、整理文言特殊句式,等等,使学生对文言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轮廓。④加强文言翻译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想准确理解文言文,每一句每一词都要读懂。

但是,学生往往弄不懂句中个别词的意思,怎么办?加强文言翻译训练,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4)注意推荐书目和工具书。为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除了让学生精读教材中的文言文之外,还必须让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的文言文。

5)平时教学中针对字字落实的翻译原则还要多加训练。

6)掌握常用文言句式,能准确判断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三)古诗鉴赏。

第9(1)题:①答题不够规范,②表述不够清晰,③答题不全面,④没有关注到和标题的关系。

第9(2)题:①学生答题不规范,不知如何分析,有很多学生只是翻译诗句;②表现手法学生答不出;③典故学生看不出来;④对社会动乱的感慨答不出;一般的学生只能答出喜悦的心情。

第9(3)题:此题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案有3点,其中“不舍之情”基本都能答道,但学生忽略了情感的丰富性,还有另外两个要点,(1)再见难的惆怅与对未来的担忧之情,只能回答出其中的一点,很少有答全的,均分为1.53。

教学举措:①多训练鉴赏题型,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②加强对诗词的整体感知。

③分析与整合表达方面需加强训练。④增强学生答题的规范性训练,掌握基本的答题套路及术语。⑤加强思想感情的训练。

⑥完善答案,强调答案的完整性。

四)名篇名句默写。

主要问题:1)会背但不会写,只是死记硬背,不能理解性记忆。

2)书写潦草,不够工整。

3)答题不顾及顺序,不看题号。

教学举措:对学生要求默写必须理解性记忆,注意关键字的写法,同时加强书写规范的要求。

五)文学类文本。

这次的选材是**《摔老盆》,学生阅读时基本没有障碍。依据《考试说明》中文学类文本的要点设置了4道题目。

第11题直击**内容分析人物形象,6分。赵村长的形象在文本中比较突出,按理学生很好上手,实际答题均分为3.82分。

有部分学生搞错分析对象,分析 “赵五爷”;抓不知细节分析人物形象;即使是分析赵村长,偏差较大,把他当做负面形象,写到了他的自私、冷漠、矛盾结合体,忽略了正面形象。

第12题要求具体说明对比的表现手法,4分,能级为d。只要细心阅读文本,可以答到3—4处,尽管在批阅过程中,适当放松了尺度,答到“老村长的着急与众人的说笑”或者是“赵五爷的死与村民的说笑”也可,最终的均分为1.82分。

第13题是对**的情节安排简要分析,结合柯灵对微型**的创作要领的点评,4分,能级为e。学生中的大部分没有仔细审题,没有围绕“情节安排”;抓不住微型**的几个关节点;答题时的语言缺乏层次。实际均分为1.

77分。

第14题要求统观全文,**作者的创作意图,6分,能级为e。也就是**的主题,作者创作的价值取向/创作意图,从小学的文学文本一路读来,主题阅读向来就是阅读的首席,可是我们的高三学生却把它丢失了、忽略了。古道热肠、正直仁义、尊敬老人、知恩图报等优良品质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的传统主题、永恒话语。

答题时泛泛而谈、不能将**中的人物分类。实际均分为2.89分。

教学举措:依据文本体式(**、散文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依据典型样题,加强采点得分意识;及时认真审题,掌握答题要领,学会规范表达;耐心细读文本,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

六)论述类文本。

2023年秋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分析

一 试卷概况。本次期末高三统考语文卷依照 2011年江苏考试说明 2010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而命制。和期中试题相比,总体难度降低,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由于选材是微型 较浅易,设题较直接,有明显提高。加试题总体较易,第一次统考,均分为21分。第一次网上阅卷,批阅认真,给分相对透明 公道,各类数据统...

2023年秋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分析

一 试卷概况。本次期末高三统考语文卷依照 2011年江苏考试说明 2010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而命制。和期中试题相比,总体难度降低,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由于选材是微型 较浅易,设题较直接,有明显提高。加试题总体较易,第一次统考,均分为21分。第一次网上阅卷,批阅认真,给分相对透明 公道,各类数据统...

2023年秋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分析

一 试卷概况。本次期末高三统考语文卷依照 2011年江苏考试说明 2010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而命制。和期中试题相比,总体难度降低,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由于选材是微型 较浅易,设题较直接,有明显提高。加试题总体较易,第一次统考,均分为21分。第一次网上阅卷,批阅认真,给分相对透明 公道,各类数据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