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观察” 2023年 7月号第 1辑。
目录 】1. 收费公路账本公开不应沦为一道“加减法”
2. 如何看恩平的“捐资与专资重教”
3. 我们需要有部惩罚性的“少年刑法”
4. 造就“食品专家”的生存环境更需优化。
5. 高昂彩礼,乡村爱情不可承受之重。
6. 读懂中国职业院校的“升格热”
7. 还有多少领导干部找人“替学”
8. “三年级足球队”到底能踢出啥。
9. 闯红灯莫成急救车的一种特权。
10. “千万律师”转行有助转变社会观念。
11. 别在“要环境还是要就业”间人格**。
12. **不是青春的“托儿所”
13. “怀孕排队”是用人工具化逻辑下的怪胎。
14. 让扶贫救济金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15. “损害环境终身追责”是亮点也是难点。
正文。1. 收费公路账本公开不应沦为一道“加减法”
朱昌俊。王垚烽本月中旬,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公布了去年全省收费公路的统计情况,当时的数据显示全省收费公路去年亏了 28.8亿元。
不过, 29日省交通厅又重新发布统计情况,数据出现了“转亏为盈”的反转, 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全省收费公路盈利了 3.9亿元。省交通厅指出,全省收费公路的统计情况以最新发布的数据为准。
(6月 30日《信息时报》
这其实是一场可以被预见的信任风波。因为有关高速公路运营帐目和收支情况,其真实性这些年一直备受争议。换言之,即便不出现“由亏变盈”的意外一幕,广东此前所公布的账本,其公信力仍不可被高估。
而在这种整体性和普遍性的信任洼地之下,再闹出如此大的“乌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于收费公路收支乃是一笔糊涂账的认知。
退一步言之,即便真是因为统计上的错误而导致的算错,相关方面针对这一“反转”所作的释疑工作也显得非常“业余”。毕竟,作为**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其本就是以**公信为背书,简单一句“之前算错了”,实在过于轻描淡写。而此事件真正值得关注的,或还不只是一次“算术”上的失误,由账本数据变动所引申出来的对收费公路运营本身的疑问,才是真问题所在。
算错的,并非其他数据,而恰恰是运营管理支出费用。按照最先发布的版本,广东省收费公路 2023年运营管理支出费用为 106亿元,占总支出 481.1亿元的五分之一左右。
这一水平到底如何可以参照全国的平均水平。恰巧就在近日,交通部发布了 2023年全国的收费公路统计情况。数据显示全国收费公路去年支出总额为 5487.
1亿元,其中运营管理支出 534.0亿元,约占总支出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广东的收费公路运营支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2倍,显然处于高位状态。
在第二个“版本”中,运营管理支出由 106亿“变为” 72.9亿元,占总支出的比重由五分之一回落到七分之一左右。 虽然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较之此前的数据已然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那么, 有理由追问, 数据算错了是如何被发现的?是上级部门在审计中查出,还是自己察觉?总数减少,与管理支出占总额较高是否有关系?
更进一步,广东的收费公路运营管理支出为何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如此之多?
实际上,针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支出的疑问,并非广东独有。此前就有不少**和专家质疑全国收费公路运营管理费用比公路养护支出还多,是否正常。而与总额突出的经营管理支出费用相伴的是,收费公路运营的“高成本”历来受到诟病。
一些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发放高额福利,员工高薪,且超编严重的现象, 都曾引发质疑。 以广东为例, 公开报道显示, 记者查阅广东省内高速路上市公司年报发现, 高速路公司董事、 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多在 50万元以上,最高薪酬将近 100万元,相当于 19名收费员年收入总和。这一薪酬状况是否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畸高,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令人想象。
本就疑问重重的收费公路运营账本,再次遭遇“算错”插曲,想不让人生疑都难。如果仅仅只是算错,倒还只是“技术”问题,改正就是。但借由此一事件,其中所反馈出的真问题其实是,收费公路账本的公开到底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恰当方式来呈现?
如果摆在公众面前的,依然只是各项粗放式的“加减法”,和一堆不知所来的数字,显然就背离了公开的初衷。它留给公众的印象,或许正如此次“算错”事件所展示的隐喻——公开数据其实只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当数据的真实性、透明性缺失,要解答诸如“运营管理收支为何如此之高”的疑问,就只能成为一种奢望。
2. 如何看恩平的“捐资与专资重教”
高亚洲。百万 +洋房”,著名侨乡乡亲、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去年在恩平专设的“学霸”奖学金就一度引发争议。而今年高考,恩平又再次传言称只要高考过重本,人人都有钱奖励,再次引起关注。
(6月 30日《广州**》
一百万,洋房一套,拥有这些,只要你“考上清华北大”。这似乎并不是一个会讨喜的事情,从各类充斥着“财”味的“重奖高分”、“状元崇拜”的报道中,即便言之凿凿称是“尊师重教”,但赤裸裸的商业裹挟,或是失当的财政偏倚,都让看上去美好的“重教”,沦为喧哗的变样走偏,成为**的鞭挞对象。 从这起发生在广东恩平的“重教”新闻来看,既有来自民间力量的“捐资”,其实也还有来自当地官方的“专资”,根据当地教育部门负责人的说法,每年会依据《恩平促进教育发展专项**》规定,拿出 10万元作为“高考突出贡献奖”。
当然,两者之间显然不能相提并论,就前者而言,与往日所见的“重奖”, 也不能同日而语。从此次的民间捐资来看,最显要的特点,便是没有了“财”味,其设立初衷是为扭转优质生源流失,重振恩平教育事业,凝结的是当地乡民的桑梓情。当然从根本上说,它是属于个体行为。
面对重奖,我们习惯站在道德高地上,高谈阔论重奖之下的负效应,比如重奖是否催生匹夫?比如重奖是否撼动价值观?比如重奖是否造成认知偏差?
这些担忧可谓不无道理,但是就此番的民间捐资而言,既然在动机上,不存在商业上的消费,那么这些**于道德高地上的审判,显然是属于热心过度的解读,这毕竟是个体的行为,而且还专门从**中拿出 20万元用于当地小学建设,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更何况,所以说,从可预期的效果来看,这种捐资重教对“扭转优质生源流失,重振恩平教育事业”,是可以形成正面价值的,如此便达到了民间捐资的预期效果。
但是,对于来自**的“专资重教”,或许可以理解为当地**对民间捐资的积极回应,也可以肯定其开始“重教”的初衷。但是,区别于民间捐资,对于**的专资却有必要仔细审视一番了。这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究:
第一,作为公共管理部门,如此“专资重教”,是否妥当?第二,作为纳税人的供养体,如此大手笔的“专资重教”,又是否妥当?
从公共管理的层面上,**作为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践行者,需要在效率与公平上做到均衡,那么就有必要考量**的重教逻辑是否基于公平和正义?在对办学业绩的考评上,是依循什么逻辑?是否有利于社会更大的公平?
是否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纳税人的供养体来看,**大手笔是在慷纳税人之慨。要知道,**财政收入都是来自纳税人腰包,而纳税人的钱更应该用于促进社会公益,所以**财政收入该用于何处, 应有严格的审核和监督。
那么, 有必要追问的是, 专资重教的资金, 是否经过权力机关审核? 是否是基于**整体工作的统筹考量?
于此来说,来自民间的“捐资重教”和来自**的“专资重教”,即便在出发点相同,但是所要审视的角度完全迥异。这既是关于民间举动与官方行为的逻辑差异,也是关于私权与公权的价值厘定。
3. 我们需要有部惩罚性的“少年刑法”
朱永华。近日,一个南安小学女生被围殴扇耳光的**在网上疯传。海都记者了解到,事发 6月 17日中午 1点多, 被打女生为南安一小学 5年级学生, 打人者为初中生。
据被打女生家人介绍, 女生与打人者并不相识, 目前南安**已介入调查(据 6月 30日《海峡***》。
先无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对于这样一群大致年龄都在十二三岁的孩子,即便情节、后果和影响再严重,施暴的初一女生也几乎受不到任何实际惩罚,造成的民事损失赔偿也只能由家长或监护人埋单,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未成年人在十四周岁以下触犯刑法无需承担任何刑事责任,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触犯刑法也是从轻或免于刑事处罚对象,一般的违法行为即使被处以行政拘留,往往也只是“纸上执行”。原适用于未成年的劳动教养已经废除,带有惩戒意义,针对十三至十七周岁有严重不良行为但并未达到违法犯罪程度的“工读学校”也基本名存实亡,实际上,能够对未**,尤其是十四周岁以下违法犯罪实施处罚的法律目前还存在“空白”,一部未成年保**,业已成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避风港”,以至于在社会上流传“要犯罪趁早”的调侃。
年龄超过四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有体会,现在的儿童早已非几十年前的孩子可比,物质生活的富足本身就让他们过早的“发育**”,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变化,普遍性的重视早期教育和接触各种信息机会的增多,现在十三岁的孩子远比几十年前的青少年在各方面更加“成熟”,在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违法犯罪的行为增多,手段多样也是不争的现实,尤其是某些违法犯罪行为,也并不是都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属于“年幼无知”,其“故意性”乃至经过“周密策划”的违法犯罪,甚至足以让**一筹莫展,如果我们再用“老眼光”看待今天孩子的某些行为,甚至把某些不良行为任归咎于“不懂事”、“调皮”,不通过法规来“矫正”,仍然寄希望家长“加强教育”或“加强监护”来促其“改邪归正”,不但收效甚微,反而会让。
这些孩子更加有恃无恐,在违法的路上越走越远。
**公开报道显示,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人数不但逐年增多,并且有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而我国现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 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一法律规定既给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惩处”定下大的“基调”,同时也让很多司法部门在具体司法实践中产生某些“消极因素”,大事则化小、小事则化了。
这从近一段时间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就可见一斑。实际上,不要简单的看待这些“大学生欺负小学生”、“学姐狂扇学妹耳光”,稍微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几乎每一起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一方都不是孤立的个人,更不是单纯的“以大欺小”,施暴一方背后往往都有“团伙势力”,教育专家也指出, 现在一些中小学学生,尤其是某些女生,受到社会环境和某些影视剧的影响,往往热衷在校园内外“拉帮结伙”,甚至与社会无业人员相互“勾结”,对弱势家庭的同学或低年级学弟学妹恃强凌弱,甚至敲诈勒索、 暴力相向。但无论后果如何严重,能给这些未成年施暴者的处理往往还是交给家长“严格教育”。
2023年高考作文时事素材 孝心
近日,一则浙江男子心痛父母装直达电梯而遭邻居反对买下整栋楼的新闻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并引起了各界褒贬不一的看法和议论。有网友直呼该男子太有钱太任性,买楼如买衣服一样简单 也有人肯定该男子的孝心,不惜花大价钱给父母买个方便,可谓是 孝心可鉴 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该男子的做法欠妥,应该在装电梯前做好和邻...
2023年高考作文热点时事素材 环保
导语 人们常说得作文者得世界,得作文者得高考,其实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作文在高考语文占分高达60,超越了全部语文总分的三分之一,因此大年夜家不得惹起重视,控制每次写作文的时机。下面小编要给大年夜家分享的是2019年高考作文热门时事素材,一同看看吧。1 环保 最后防地 若何不掉守?情况后果的处理,本能...
2023年高考作文时事素材使用技法
第一部分必杀技 提分技巧篇。叹之以识。议 的立论技巧。写好议 的前提是要正确立论,立论是作者对一个题目 话题 材料进行解读 理解 思考 归纳,然后向读者表达观点 阐述看法 传递思想的思维运行过程。无论是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还是新材料作文,立论都有一定技巧。下面结合具体作文题目,介绍几种立论技巧,供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