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发布 2023-06-16 13:35:28 阅读 1722

语文复习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头绪过于纷繁杂乱,而且似乎没有要点可抓,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我想,确定一个科学的复习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定能使语文复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体把握复习规律。

【关键词】统筹教材效益。

语文复习应遵循怎样的思路?我的想法是“科学统筹,提高效率;回归教材,强化记忆;熟悉题型,掌握规律;查缺补漏,追求效益”。就是说,在复习的初始阶段应对整个复习加以统筹,要做到心中有数。

高三语文复习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通过对教材的系统梳理,强化识记内容的复习;

第二步:针对高考题型进行强化训练,训练的重点在质不全在量,要通过对典型例题的研究摸索总结解题规律;

第三步:通过测试诊断复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疑难问题。

复习过程中“教材”被忽视的现象不可谓不严重,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资源浪费。教材既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文学常识”和“名句默写”,也是我们进行文言文复习的重要依据,还是我们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针对题型专项突破。

【关键词】题型规律表达。

能否熟练掌握重点题型的解题规律并灵活运用,往往决定着高考的成败。比如,现代文阅读,我们就可以遵循下面的方法顺利找到答案:读一读——明确内容,整体把握;画一画——抓住重点,快速入题;理一理——理清层次,辨明关系;审一审——审清题干,有效排除;找一找——锁定区域,注意标志;比一比——掌握方法,精心比较。

至于主观试题,其情形往往更为复杂,但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比如在诗歌鉴赏复习时,我们不妨关注如下要点:

了解诗歌类别,掌握内在规律;

熟知基本题型,吃透高考试题;

结论简洁明确,明晓术语含义;

强化分析过程,提高表达能力。

无论是边塞征戍诗、爱情怨女诗、山水田园诗,还是思乡宦游诗、咏物抒怀诗、即景抒情诗,每一类诗歌似乎都暗藏着特有的审美规律,如果能对此有所了解,必定会为解题带来方便。

另外,综合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其问题设计无外乎意境分析、技巧分析、推敲炼字、把握风格、比较辨析等几个方面。只要在复习过程中“吃透”高考试题,不难摸索出解题的一般规律。

能力提升讲求技巧。

【关键词】技巧形象综合。

与某些试题相比,文学作品主观阅读也许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其间似乎难寻章法,这就要求考生在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同时,适当借助辅导材料,熟悉文学作品阅读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比如: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这一考点就需要考生具备从多个角度对作品进行综合鉴赏的能力,其中包括,从修辞方法角度鉴赏的能力、从描写手法(细节、白描、角度、层次、对比、衬托、联想、想象等)角度鉴赏的能力、从抒情手法(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角度鉴赏的能力、从表达方式角度鉴赏的能力、从叙述顺序角度鉴赏的能力、从人称转换角度鉴赏的能力、从选材剪裁(以小见大、以实写虚、点面结合、另出新意、详略主次等)角度鉴赏的能力、从脉络结构(线索、顺序、抑扬、铺垫、照应、悬念、波澜等)角度鉴赏的能力等等。

应对写作贵在方法。

【关键词】审题选材文体。

写作在语文考试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可是往往因为苦于难以找到突破瓶颈的有效方法,它也往往成为复习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内容。

面对作文,“畏惧”、“无奈”大可不必。在复习中,考生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过好审题关。

八个字:看准,读全,弄懂,讨巧。

所谓“看准”是指不放过每一个字眼,这样就不至于将“今年花胜去年红”看成“今年花盛去年红”,也不至于不顾“××为题”而另起炉灶了。

所谓“读全”是指一定要关注材料对“题目”或“话题”的暗示与限制。比如,“有这样一段由成功人士代言的广告语:‘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

’请联系你的感受和认识,以‘我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试题为命题作文,但在“我能”之前又有一则材料。这就要求考生格外留意。

弄懂”则是指思考“题目”或“话题”的思想内涵,进而明确写作要点。比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东家之子时写到:‘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度’不仅是评价美丑的标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是具有普遍意义。请以‘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这里的‘度’显然有其更为深刻的内涵。

至于“讨巧”则是要善于利用所给条件,降低写作的风险。比如,“‘**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马英九被台湾民众视为心目中最称职的父亲,这是他经常教育女儿的一句话。这句话值得每一个人思考。

要求:正确理解上面的文字,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一作文题在要求中明确提出“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因而可以有效利用。

第二,过好材料关。

好的材料从**来?六个字“用本,索源,活用”。

“用本”即用好教材。从教材中寻找写作素材是重要且简捷的途径。我们在学习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的过程中,应善于从中选取材料,尤其要善于研究作者的思想乃至人生经历,从中有所领悟,并以此作为写作的素材。

“索源”即关注生活。“活用”是指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审视同一个材料,并领会其实质,进而起到“记一当十”的效果。

第三,练就看家文体。

文体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问题是如何运用。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妨自己多留意,多练习,多摸索,多请教,努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看家文体”,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2019高考备考策略

2012年高考备考策略。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同仁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西吉回中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作表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2009年,在县委 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西吉回中全体教职工辛勤耕耘 奋力拼搏 挥洒汗水,中高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但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还有...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策略

作文备考是高考语文复习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现介绍几种策略 以期对考生有所助益。一 要积累一定数量的素材。常言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是如此。一名考生无论其写作才能如何,倘若没有积累一定数量的写作素材,要想写出一篇深刻 丰富 有见地的文章来,恐怕也是白日做梦。因此,作为考生,要想在高考作文的写作上...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一 2018高考语文试卷分析。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考查内容遵循 考试大纲 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核心素养内容进行命题。在总结以往命题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体现时代性 更加重视思想性,更加重视学生素养与能力考查。试题整体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稳 是指高考内容稳定,各题型分值稳定,没有较大变化。考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