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后的农村建设。
班级 07-717 学号07071722 姓名王云龙。
3 0年的改革,30年的开放。这期间相伴的是30年的拼搏,30年的奋进。收获的是30年的惊喜,30年的变化。
中国大地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而做为其中一点一部分的我的家乡——河南省沈丘县付井镇,一个地处中原的农村小镇也再不断的变化着。30年的改革带给了中国这块大地新的生机,也给我们沉寂的小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了,人民手里有钱了,思想也活跃了,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致富,先修路”,让我们先看看“路的变化”。以前全镇几乎都是土路,每当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人们出行都很困难,而现在全镇几乎村村通公路,不管出行还是运输都得到了显著改善,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建设。
路的改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机与变化。再说“车的更替”。在以前,人们出门办事主要靠自行车,运输也主要靠人力车。
而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拥有摩托车,电动车已是普遍现象了,有的家庭还都买上了农用车,拖拉机等。最后说说“房的变化”。在以前,拥有两间平房,一部**和一台电视机就是人人羡慕的富裕户了,而现在人们新盖的房子全是楼房,越来越大的彩色电视,各色各样小巧玲珑的时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普通品。
新的东西再不断取代着旧的东西,而这样的取代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乐意接受,因为它证明了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电灯早已走进千家万户。从儿时明亮的电灯代替了煤油灯和蜡烛,再到如今各式日光灯、节能灯、增加喜庆气氛的彩色灯···一一俱全。
总之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开拓进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乡人民得到了实惠;家乡变得千姿百态、五光十色,变得让人目不暇接。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出的伟大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使我国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在***理论的正确指导下,中国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有中国3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解决了全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才有农村30年的不断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任何政策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照顾的社会的每个方面。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实现了“强国”的目的,但还未实现“富民”目的。改革开放使农村生活水平等到提高,但与城镇发展相比,贫富差距再不断加大;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但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迫切。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着重从繁荣农村文化、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八个方面,进一步对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重大决策和部署。这些都说明农村社会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
这不是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正确,这是由于中国的基本国情造成的。农村是社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具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农村人口众多。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截至2023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5%左右,这也标志着在我国仍有近7亿人口生活在农村。而且,各地农村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农民的社会需求存在着很大差异。
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来说,他们需求更倾向于土地征用后的补偿、能否纳入城市社保范围、平等享受市民待遇等;对于那些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农民来说,他们的需求更倾向于减轻生活负担,拓宽增收渠道,改善生存条件;而对于那些至今仍处在贫困线和绝对贫困线以下的群众来说,他们的需求更倾向于如何才能生存下去、生存得更好。其次,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的保守性。造成农村民生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的,既有我国特定的国情因素,也有我国长期实行农村支援城市发展的政策因素。
改革开放农村经济无法得到大力的发展,农民手里钱不多,加上我国农民社会保障不足,导致农民有钱也不敢花。以及传统思想影响造成了我国农民的经济保守性。最后,农村建设具有长期性。
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牵涉内容多,投入巨大的系统工程,既超前不得,也滞后不得,必须需要一个长期的建构过程。一些领导为了自己的功绩,只注重那些短期的面子工程,而且爱开空头支票,失信于民,不能对农村建设形成一个长期的有效的科学的规划。农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对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基础性作用,农稳则国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出来了新面貌,取得了很大功绩。但是,我国农村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也造成了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而且也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
以下是我从一名大学生的观点出发,根据我家乡的基本情况提出的一些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从农村走进了城市,在城市生活后回到农村,才能体会农村基础设施问题是多么严重。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是导致农村穷、农业弱、农民苦的主要因素之一。改善农村社会情况,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改善农村社会民生问题的治本之策。我的家乡是以小麦、玉米为主要作物的农村。
由于近年来气候多变,农村农田常常遭受旱涝。因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没有完善的灌溉排涝系统,农田常常面临着减产问题。而且,由于农民缺乏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的知识,以及连年大量使用化肥,农村耕地质量正在逐渐降低。
由于当地乡**等诸多原因,当地的乡村道路存在质量差、损害快、无人管等问题。在电力方面,每到夏季常常遭受天天停电问题。在卫生方面,由于垃圾随处乱倒无人处理造成农村环境越来越差。
在医疗方面,虽然实行了医疗补铁,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仍然是个大问题。
2.农民收入低。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农民根本无法**起一个大学生。
在我家乡,由于人口多人均耕地较少,所以农民农业收入低。因此许多年轻的青少年都不愿意种地,情愿出去打工。农民收入低,根子在农业低效。
农民无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为改善农村社会民生的动力之源。因此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步伐,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目前迫切的问题。
3.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不完善。目前,农民养老还全是依靠传统的“养儿防老”,因此许多农村老人因为儿子不孝顺面临着晚年无法生活的许多问题。
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得到及时可靠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是各级党委、**和全社会应尽的义务。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是改善农村社会民生的重要方面。因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是目前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
4.农民民主权利得不到维护。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农民无法意识到农民的民主权利是什么,那就更谈不上维护了。
农民群众对村集体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无法得到实现,农村社情民意表达缺乏渠道,以直接选举、民主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民主选举制度不够完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无法得到实施。农民总爱说“政策再好,无法实施也是瞎搭”。一个不是农民拥护的村领导,也就无法带领农民解决问题:
一个无法得到农民监督的村**,也就无法做到党风廉洁。因此,加快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维护农民民主权力也是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改善农村建设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党领导人民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做出来的。3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变化,感受了太多的惊喜。我们生活有希望温饱到追求质量的生活,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成果,同时也要看到问题。改革的道路曲折的,需要人们不断的奋斗和摸索,前进的道路才变得畅通。作为新一代的有志青年,我们要沿着这条光明的道路继续前进。
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推进,我们的生活将更上一层楼。
农村民生问题研究》 王余丁著。
改革开放30年
见证 我所亲历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居民住房变化调查与思考。调查时间 2008年11月3号到10号。调查地点 红桥区丁字沽。调查对象 当地居民。调查方法 问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制度经历了从以福利分房制度为主发展到以住房市场化制度为主的过程,建立了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住房体制。改...
改革开放30年
改革开放30年,我们没有经历前15年,可我们经历了后15年。我想从我自己的角度谈谈我身边的改革开放30年。我来自一座小城市 泰兴,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住在乡下,过着很质朴却很幸福的生活。依稀记得那时,会和奶奶一起下田帮着 秧,在田野边玩玩泥巴,捉捉小虫子。那时的家里还是水泥地面,水泥墙面,睡的也都还是木...
改革开放30年
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发展所带来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当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但精神世界却极度空虚。人们的生活步伐加快了,快的几乎一度让刘翔望尘莫及。随之就有了一个名词的出现 抑郁。现实生活对生活在其中的人有着偏爱,但这也是自然的选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