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小岗”改革仍在路上。
作者 : 邓仕礼 摘要: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谈到小岗村。
在一次又一次地为小岗送上各种赞美语言的时候,我们也应看到小岗人的迷茫。是继续走“大包干”的道路决不动摇,还是放弃单干重走“合作社”道路?是学习华西村和南街村将小岗村也变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村庄,还是鼓励农民抛弃土地进城成为市民?
时间在变,社会经济大背景在变,小岗村和承包制也必须与时俱进。变,是唯一的希望;解放思想,永远没有终点。
关键词:小岗;土地制度;解放思想;改革。
一、小岗村的骄傲――中国改革开放的发轫之地。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小岗村“大包干”30周年。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一个强盛伟大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023年,历经10年“文革”浩劫后的共和国,百废待兴。这年夏天,一场关于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着。紧接着2023年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冬天,曾经“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的安徽风阳小岗村18位农民在生产队长严俊昌带领下冒着被监禁的危险,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签订了分田单干的秘密协议书,掀开了以承包制为基础的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与吃大锅饭的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所有制相比,土地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但粮食产量却大幅度地增长,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且粮食及整个农产品的**还出现了剩余,乃至于在一段时间内还出现了卖粮难、卖猪难的状况。承包制在中国农村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仅有力地回击了西方人“谁来养活中国”预言(我们时常骄傲地宣称,我们用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5%的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成就),而且为中国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也被后来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所借鉴。
今天,不管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时候,我们都不能不提到小岗村,不能不提到那18户勇敢的农民和那份分田单干的秘密协议书。因为,30年前的改革步伐正是从小岗村、从那份分田单干的秘密协议起步的,无论我们怎样褒奖和评价小岗村曾经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做出的贡献都不为过。
二、小岗村的迷茫――重走集体合作道路。
承包制除了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外,另一个重大作用就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勤劳智慧的中国农民在广大农村土地上大胆地搞企业,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不仅为剩余劳动力找到了新的就业岗位,而且还解决了农民的用钱问题。但遗憾的是,在解决了温饱和经历了乡镇企业的短暂辉煌之后,农村的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粮食生产已经没有多大的潜能可挖;因为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竞争力不强、布局太过分散不能形成规模效应、资源浪费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先天性不足,乡镇企业走向了衰落,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经济的发展后来居上并取得了辉煌成就,相比而言,农村发展落后了,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了。
除了华西村、南街村等为数不多的农村地区真正富裕起来外,包括小岗村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区现在还停留在“温饱”水平上,还有一些农村特别是一些远离城市的山区农村甚至连温饱都还没有完全解决。就连作为引发中国变革的发轫之地,小岗村纵向相比翻天覆地,但横向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与所有人一样,小岗村的农民也想富裕,他们在努力,也在思考和迷茫。“原来分那一亩二分地,现在只能管温饱,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老弱病残也照料不好,家里的地不是荒废着,就是廉价转给了那些私人老板。村民想干什么也不成,被自己那一亩二分地束缚住了腿脚,迈不开步子”,当年摁下红手印的18农民之一,如今不仅是小岗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同时也是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的副董事长关友江说。
于是,在2023年召开的村民大会上,村委会决定,以每年每亩500元的**,将农民的土地反租过来,统一平整,进行招商,引进资金和项目后办厂,村里人还可以进厂。
打工,也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村里想得很清楚,个体式的农耕作业只能吃饱肚子,不可能走向富裕。要发展,必须走集体合地之路。
种种迹象显示,在“分田到户”30年后,小岗村走向集体合作的脉络越来越清晰。
小岗村今后的路究竟在何方?是继续走“大包干”的道路且决不动摇,还是放弃单干并向南街村学习,重走“合作社”道路?如果说“大包干”的路走不下去了,改走南街村“合作社”的路又行得通吗?
即便是南街村和华西村模式被小岗村克隆成功了,在广大的其他农村地区也就能够克隆成功吗?“像华西、南街这样的明星村,应该是农村城市化的榜样,而不是农村建设的榜样。农村建设是要解决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如何改变落后面貌的问题。
让中国每一个村都办起相当规模的工厂是不可能的事情,经济规律决定了工业集中到城市和其周边地带。经济成长的最高阶段是剩下少数农民搞农业,让农业成为城市的一个食品生产‘车间’,而不是把农村变成工厂。少数几个村庄富裕起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搞土地大包干,而是因为他们的工业发展了才允许他们对农业进行补贴,把集体耕作方式坚持下来。
集体耕作的方式使他们能有计划地利用土地搞工业开发,而不是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党国英《华西还是南街谁是安徽小岗村的榜样?》)
在广大的中国农村,不管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除了城市周边的一些郊区农村真正富裕起来之外,绝大多数农村特别是那些远离城市的传统农村地区的情况跟小岗村的情况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其他的乡村还远没有小岗村那样幸运,除了勤劳的和丰富的劳动力之外,既没有什么其他的优势,而且还少了小岗村的名气。如果他们既学不了华西村和南街村,而承包制的路也走不下去了,那他们的出路又在**?
三、“小岗”的未来――改革还需继续。
土地承包制改革其成功和伟大之处,就在于不仅充分尊重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生产关系特征,而且与当时整个社会经济的大环境是相适应的,因此承包制不仅在农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还为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重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令人遗憾的是,经过30年的发展,(事实证明承包制在城市经济改革过程中并不成功),而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却依然进展缓慢,农村经济改革依然还停留在原点,一个似乎不可超越的原点――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土地承包制”上打圈转,似乎“土地承包制”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始终没有突破。
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比如东部农村与西部农村、城郊农村与边远农村、平原地区与山区农村的情况肯定不一样,不管是承包制还是“公司+农户”模式、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租赁制、永佃制及土地私有制等等,谁也不应该武断地说哪一个模式是最好的,它必定能适合所有的地方。我们的政策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土地资源禀赋,积极支持和鼓励各地区探索多种多样的、适宜于当地实际情况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和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用***的话来讲就是“发展是硬道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不管什么样的土地制度和经济模式,只要是农民愿意的,哪怕就是土地私有制,都应该允许他们大胆地尝试。城市经济的发展允许多种所有制共存,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只有一种所有制形式、一种发展模式,为什么在农村就只能有一种所有制形式、一种发展模式而不能“百花齐放”呢?如果对在全国范围一下子放开并打破土地承包制的束缚存在着担心的话,完全可以选择一部分地方先搞,就像当年选择深圳等几个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实验田一样,选择少数几个地区哪怕是一个省、几个县、几个乡或者几个村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验特区,放手进行各种土地制度的实践。
应该说,国家批准在重庆和成都建设城乡统筹实验区是进行三农政策改革的难得机遇,但愿重庆市和成都市能在三农政策特别是土地政策上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杀出一条血路,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我们期盼着又一批新的“小岗村”、“小岗乡”、“小岗县”――一个完全不同的“小岗”模式的诞生!
可以肯定,这样做一定会引起许多人的反对,因为多年来他们一直都在担心,如果农民选择了土地私有制,其结果将会导致一部分农民卖掉土地从而失去。
所谓的保障和退路,也将会有一部分人会通过购买和兼并他人的土地而成为大庄园主、农场主或地主。不管是有人失去土地还是有人成为地主都没有什么可怕的,这些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向第二产业尤其是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是大势所趋,部分农民甚至相当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是注定的,这也正是减少农民、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我们一方面鼓励农民进城,而另一方面又怕农民失去土地?这难道不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想法?在城市里我们不但不怕出现资本家,而且还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其发展――越大越好,那我们有什么理由要害怕在农村出现地主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之所以存在今天这样大的差距且越来越大,正是因为在城市发展壮大了资本家(民营经济、私有经济)的时候,在农村却没能产生地主,这是非常让人遗憾的。我们应当记住,发展经济学家德尔博格曾经说过:“给农民以土地的所有权,他们会把沙漠变成绿洲;如果让农民以租赁的方式来经营土地,他们又会把绿洲变成沙漠”。
周其仁教授也说过,“我们国家真正缺的并不是土地本身,而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制度”。
四、结束语。
在纪念“小岗”诞生30周年的时候,在我们为国家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而骄傲和自豪的时候,我们更应当思考:为什么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我国农业的未来怎么发展?
这或许才是我们纪念“小岗”的最大价值。
小岗模式曾经为中国农村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为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了序幕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无论怎样褒奖其历史作用都不为过!但是,30年过去了,社会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比如劳动力转移问题、城市化问题、土地流转问题、土地抛荒问题、粮食危机问题等等,已不是一个小岗模式和承包制就能够完全解决得了的。时间在变,社会经济大背景在变,一切都在变,唯有继续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才有出路――对小岗来说是这样,对于中国农业和整个中国来说同样是这样。
改革没有终点,小岗还在路上,我们都在路上!
参考文献:
1、方伟阳,章玉政。小岗村重走集体合作之路[n].扬子晚报,2008-03-25.
2、李秉龙,何秋红。中国猪肉**短期波动及其原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0).
3、虞华。猪肉**为何高位继续大涨[j].中国物价,2007(7).
4、陈锡文。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不能动摇[n].中国经济时报,2003-03-04.
5、赵晓。启动第三次土地革命正当其时[n].中国新闻周刊,2008-01-07.
6、叶贤。小岗村“大包干”30年[j].中。
国报道,2008(2).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作者为副研究员)
30年改革在路上
在路上。年 月 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电力工业改革始终与国家的改革开放相伴而行,而电力信息化在电力工业改革开。放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电力工业计算机技术应用起始于 世纪 年代初,是我国各行业中起步较早的。从...
改革30年征文
今天学校举行期中考试,看着认真答卷的学生,我想起了小学时印象最深的两次考试。记不起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的事了,在不长的时间里考了两次数学,第一次我考了100分第二次考了60分。老师先批评了我,但是过了几天,老师又向我道歉做了自我批评。对老师批评,我心里很委屈,胆小内向的我只得向妈妈诉委屈,两次考试成绩...
深圳改革30年
改革开发30年 家 的巨变。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说 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得必须学习别的民族 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他们的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 所以,他率先提出了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时间如车轮在飞转,转眼间,我们的家已度过了改革开放的30年,这注定是个不平凡的30年。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