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纲务本关注热点专题强化。
第二轮复习是综合提高阶段,其基本原则是:专题复习,夯实基础;关注热点,贯通知识;强化训练,提高能力。其主要做法是:
搞好知识专题复习;搞好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加强针对性训练,提高做题的能力。在知识专题和时政热点专题的复习中,知识专题的复习是第二轮复习的主要内容,要重点搞好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时政热点专题的复习也不容忽视,这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这两类专题的复习,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研读考纲把握好考纲与教材的关系。
考试说明》不仅明确规定了高考的性质、内容和能力要求,而且规定了试卷的结构、难度系数、考试方法和考查的知识范围等。这为高考命题提出了较为科学、规范的依据,也为高考的复习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师生在第二轮复习中,必须全面认真且深入地研究《考试说明》,明确各考点的范围和能力层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避免简单问题复杂性和复杂问题简单化。
一)为什么要研究考纲?
在复习备考中,《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依据,教材是依托,社会现实问题是着力点。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既要通过研读其中的考核目标与考试内容明确考什么,特别要注意考试内容的变化,又要通过研读其中的题型示例明确怎么考,这样才能胸有成竹。
考试宗旨。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掌握和理解,体现时代特征,反映学科德育功能。
对于考试宗旨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科性质: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考试要求:立足双基、考查能力。
第三,考试内容:落实学科知识、关注路线、方针、政策。
第四,学科特点:体现时代特征、发挥德育功能。
回顾2023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题,可以说是很好地体现了以上几个方面:
如第1题,不仅要求考生了解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求考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关信息,并且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作出准确地判断。第10题,不仅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解读题干中名人名言所蕴涵的哲学道理,而且要求考生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的相关知识,发掘选项中古诗词所隐含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选择。第38题第(1)问,该题不仅要求考生认真阅读、准确把握图表16所提供的各方面信息,而且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调整,调动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层次清晰地阐释这一“调整”所体现的道理。
第39题,围绕着思想道德建设这一社会热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综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问题的能力。
从学科性质和特点看:试题在材料的取舍上尽量反映正面信息,弘扬主旋律,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不涉及敏感和有争议的问题。引导考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考生树立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正确态度,培养考生以人为本、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情感。
如2023年试题第5题在十八大将要召开的背景下,联系所学的党的性质宗旨、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等相关知识,理解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的重要性,增进考生对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认识以及培养考生对党的热爱的情感。第6题考查“中国是维护和平的坚定力量、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第7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的多样性等相关知识、第39题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题,聚焦思想道德建设这一社会热点,以某**开设“思想道德论坛”所呈现出的网友话题,创设“网友声音”、“网友议题”和“网友心声”栏目,设置**活动情境,通过参与**活动,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向道德模范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培养考生热爱家乡、献身家乡的美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如第7题,通过选取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增进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认识。第8题,通过“城市雕塑”,让考生领略了世界各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第9题和第10题,通过哲理画和古诗词,也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人文素养。第39题,选取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意蕴,提高了试题的文化品位,而且注重引导考生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文素养。
二)了解考纲变化的主旨。
依据教材,删繁就简,避免重复,减少负担。
三)把握好考纲与教材的关系。
关注教材已成为高考政治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一些设问直接考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非选择题的参***越来越贴近教材语言。因此,二轮复习必须把握好《考试说明》与教材的关系,二者不可偏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牢固树立纲本意识,加强对考纲和教材的研究,加强对考题的研究,加强对社会现实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与学生一起形成学习共同体,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例1:2023年安徽政治高考文综卷第38题。
2023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
材料一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城镇化率、人口文盲率和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图161)结合图16信息,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2)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应对流动人口的期盼?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坚持的方**原则。
答案要点】1)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人口文盲率的下降,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不断调整,体现了我国的选举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更好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有利于公民平等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通过再分配更好实现社会公平。
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流动人口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考生若答出“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等举措,可酌情给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分析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流动时代”的新问题。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的社会现实问题为背景,创设情境,以图表和文字材料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贴近社会生活,情境材料丰富,知识运用综合性强,对考生的知识转化和迁移能力要求较高,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该题考查考生对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财政的作用、提高效率、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等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第(1)问,背景材料以图表的方式呈现,以“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为切入点,要求考生从图表中提取与这一切入点相关联的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时,首先要提取出“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人口文盲率的下降”,“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不断调整”的有效信息,并进一步解读这些有效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意味着“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发生变化”,“人口文盲率的下降”意味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带来“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不断调整”即从2023年的年的“4:1”,调整为2023年的“1:
1”。然后调动和运用所学“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政治生活知识,加以分析和阐释,最后得出“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不断调整”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第(2)问包含两个问题。
2023年讲座简报
巩义市孝义白沙小学。简报。第四期。巩义市孝义白沙小学2015年5月18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简报。为了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认识到挫折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每个人都难免遇到挫折,激励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并掌握应对挫折的各种方法,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技巧对待挫折,健康快乐地成长,白沙小...
2023年健康讲座
2010年魏县卫生局项目办。健康教育讲座内容 之一。孕产妇保健。一 如何做好妊娠早期的保健?准妈妈在怀孕早期要多加注意,为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而努力。怀孕前三个月,又叫妊娠早期,这时期是胚胎刚形成阶段,所以也可称为胚胎期,期间如不注意,可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甚至引起早期流产或先天畸形。首先要注意早...
2023年讲座讲稿
壹 关于高考信息。如何正确对待最新信息。错误的态度 希望得到直接与考试相关的信息,最好就是你告诉我下次要考些什么。我们的态度 1,关注 2,坦然 3,分析。贰 关于 考试说明 解读。一 关于命题指导思想。1,核心 相对稳定,适度创新。二 关于考试内容。1,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