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简报第三期

发布 2023-05-11 18:47:28 阅读 8384

这次的简报大概是最后一期了,其实不想说再见的,是远程培训让我们大家相识,在共同学习的这段日子里,很温暖。谢谢!远程培训给了我们发展的动力,远程培训给了我们前进的方向,远程培训给了我们腾飞的翅膀。

在学习过程中,专家们用教学实例,形象生动的语言,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撞击我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而我在这段研修的日子里,有疲惫,有茫然,有抱怨,有懊恼,有喜悦,有感动。

此时此刻,除了感谢、感激,我的脑海总是浮现出这些诗句是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我们:携手远培,演绎精彩!研修课堂,共创辉煌。

一班远培学习大总结。

从2023年1月26日到3月31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我陪同班上的百名学员参与了这次远程培训的学习,一路走来,艰辛、收获、感激、感动、安慰交织,现在将两个多月的感受叙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应该参与培训的学员是一百名,除有三名学员仍未注册外,其余学员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我们班学员多数白天都得上班,但有空闲时间时就安排学习,不但白天上课进行了网上学习,而且晚上还积极写心得,发表个人疑问、观点、教学心得以及感兴趣的话题等。我们各家庭成员之间用心交流,真诚相待,互相帮助。

我们班主页的“班级讨论区”是我们讨论班级事务、答疑解惑、发表自己感悟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大家交流讨论,互帮互助,学员之间,学员与辅导教师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并相互解答,便于我们及时了解学员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在本模块的学习中大部分学员能够及时参与到研讨之中,有的老师有自己的独道见解,有的老师用案例进行说明,有的老师用理论做支撑,有的能深入浅出的进行论述。

二、培训班级、协作组里共商讨。

自从接到通知当辅导员后,我每天都问自己:“远培为什么还不开始啊?”,我期盼着能和班上的一百零七名学员,一百零七名各校的精英在网络的世界里坐而论道,进行教育方面的特别是数学教学的**,这段时间我也确实从他们交上来的作业中看到各位老师的思想精华,在qq群里的争论中碰出思想的绚丽火花,刚开始同事们,特别是一些超45岁的老老师,在班级qq群里咨询,怎么学习,同事们详细讲解具体操作指导,老师们进入班级培训进行培训使远培学习变得轻车熟路。

我们班级成员数为107人,全员完成学业。

在与专家交流过程中,我班学员积极参与,所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水平,多个问题被专家一一解答。

远培,让我们不同学校的学员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共同提升,共同成长。我们把校本研修和远培上交的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参加远培的老师专业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

缘聚远培,珍惜机会。缘聚远培,收获喜悦。缘聚远培,硕果累累!

这是我们班级简报中的标题,也正是我们的心声。我们在学习中收获,在交流中解惑,在探索中感悟,在研修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多种方式的学习培训,使我们的老师无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上,还是在教育理论上,都跃上了新的台阶。

在短短两个月的培训时间里,来自专家的谆谆教诲,来自同行们的相互切磋,来自各个学校校本研修的成果分享,汇成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汇成一声声催人奋进的号角,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的,就让校本研修与国培共舞,行思结合,在无止境的追求中实现我们的教育梦想吧!

诸允乐发表时间:2016-02-20

这是一个很活泼的班级,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常常会有一些“突发奇想”的举止,有时会让你感到惊诧不已,比如下面的案例: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接下来,我们要学会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请大家看例题:

老师现有一大堆的苹果,准备分给全班同学,如果每人分3个,那么还余59个;如果每人分5个,那么最后一位同学分不到5个。问:全班有多少位同学?

苹果有几个?

师:老师现有一大堆苹果,准备分给全班同学。

生:在哪儿呀?(我笑了笑)

师:如果每人分3个,那么还余59个。

生:那就每人分4个。(我们班全班有57位同学)

生:剩下两个给老师。(我又笑了笑,心想倒还记得我)

师:如果每人分5个。

生:肯定不够。(我有些不悦)

师:那么最后一位同学分不到5个。

生:让a同学做最后一个。

全班哄堂大笑,a同学是我们班最胖的男生,一天到晚总在吃零食。我想发火了,好端端的一个例题,被硬生生地肢解了。说他们在捣乱吧,确实每回都接得合情合理, 怎么办呢?

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师:好,我们就让a同学做最后一个,a同学是该少吃些,减**了。那么b同学(刚才最活跃的一个),请你回答,如果设班级有x个同学,则苹果有几个?

b同学:(3x+59)个。 师:很好。那么你如何理解“最后一位同学分不到5个苹果”?

b同学:(犹豫片刻)虽然分不到5个苹果,但至少他有苹果分到。

师:很好,这句话能否正确理解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那么这道题反映的是等量关系,还是不等量关系?

b同学:不等量关系。(带点试探性的)

师:怎样的一个不等量关系?

b同学:沉默了,开始挠脑袋。

师:如果每人分5个,苹果够不够?

生:不够。c同学:3x+59<5x

师:很好,解得x>291/2 可在这集合内,x有无数种取值啊,到底取哪个呢?(学生已开始平静下来)

师:显然,只有这么一个不等式无法限制x的取值范围。能不能找到另外的不等关系吗?(学生摇头)

师:大家刚才不是说让a同学做最后一个吗?a同学分不到5个苹果,他越想越委曲。

凭什么你们可以分到5个苹果,而他却没有5个,所以他委曲了。 老师一看a同学生气了,对a同学说:少分了几个苹果你就气,我一个都不分给你。

如果不给a同学苹果,那老师只须给几个同学分苹果?

集体回答:(x-1)个。

师:每人分5个,需要苹果几个?

集体回答:5(x-1)个。

师:分好以后,苹果有得多吗?

集体回答:有。

师:那又可以列出怎样一个不等关系呢?

c同学:3x+59>5(x-1)j

师:解集是什么?

生:x<32

师:所以291/2生:必须是正整数。

师:那么x的取值是什么?

生:x=30或31

师生共同:3x+59=149或152

师:b同学最后请你给这个题目下个结论。

b同学:全班有同学30个或31个,相应的苹果有149个或152个。

师:这道题目,我们还可从另外角度来理解,a同学分不到5个苹果,我们就让a同学先靠边站,先给其他(x-1)位同学分苹果,那么剩下苹果有多少?

生:3x+59-5(x-1)

师:剩下苹果给谁?

生:给a同学。

师:a同学可得到几个苹果?

生:0<3x+59-5(x-1)<5

师:两个不等式组其实质是一样的。(师生共同分析)

师:再看下一题后来,我们就把这一类应用题归纳为“分苹果问题”,一说到“分苹果”,同学们都心领神会了。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章中的难点,因为有了大家的“配合”,难点便成了一点就通,无须我再多费口舌了。

反思: 新课程改革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学习,而且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我很庆幸碰到一批这样的学生,他们很顽皮,但是聪明可爱;他们活跃大胆。

这一代学生的个性特点都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了。他们头脑灵光、反应灵敏。 当时,如果我置之不理,可能会纵容了这些学生,他们可能会更加放肆,其他学生也会学样;如果采取严厉的批评,他们未必听得进,同时也会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在那几秒钟的时间里,我真可谓是千头万绪、思虑再三。最终,我决定“接住”他们“投给” 我的这次机会,好好利用。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柔软”的方式切入他们的心里,对他们进行了好好的引导教育。

事实证明,我的这种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取悦了学生,又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学习新知识,真可谓一举两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我教数学年限不长,对数学课堂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我却喜欢把课堂弄得活泼些,气氛轻松些。

这一届学生我带了不到一学期,便有多位同学对我说,老师,小学里我最怕数学,一上数学课我就发慌,现在我发现我喜欢上了数学课了。要当好一位教师,需要一颗爱学生和理解学生的心。我相信,只要抱着一颗真诚的心,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一节课,一次突发的事件,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成长许多!小小课堂,真知无限!

肖承宏发表时间:2012-02-26

教与学的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过程,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时会作出一些异乎寻常的回答,有的老师怕被学生的回答纠缠浪费时间,不是不让学生说到底,就是立即请好学生重说,似乎好学生的对答如流才显示出其教学真功;有的怕学生乱说,打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刚说完,老师就迅速地予以纠正;更有甚者,对学生的回答干脆置之不理或批评学生乱说。种种现象,都表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这一反馈信息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很好地、灵活地处理,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长期下去,课堂将会变得死气沉沉。

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灵活地处理好学生的异乎寻常的回答:

一、不回避,使回答引发讨论,直至言之有理。

面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不可回避。任何一位学生的回答,至少反映出两点:一是他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二是他正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

学生只要认真思考的,其回答往往带有一定的创造性,即使是异乎寻常的甚至是错误的,也可以折射出其思维的火花。当然,回答的科学性、准确性、逻辑性程度高低,能反映出不同学生的思维质量和智力差异。如果教师回绝了学生的回答,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查出学生思维的出现的问题,而且更难以审时度势,调控自己的教学进程。

因此,当课堂上出现学生异乎寻常的回答时,要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思维说下去,还可以让其他学生参与讨论。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而且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很多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的回答,并给予鼓励,然后抓住典型的案例进行讲解,使全班学生得到提高。

其次,对学生的回答,要让他自己说出这样想、做的道理来,要寻根溯源,使学生从表面回答转向将思维过程公开化。这样教师就能对症下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个别学生的错误思维方法也会给其他学生的思维提供借鉴,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班级简报第三期

辅导教师 黄斌峰。辅导教师寄语 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就看你能不能换一种心态来感受,如果你觉得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就会去珍惜 如果你有收获和进步,就能感受到愉悦和欣慰 如果你能把它看作是一种少有的生活,你就能用心去感受,有享受生活的情趣。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生活的很幸福,慨叹幸福往往与自己擦肩而过,甚至...

简报第三期

麦积区吴砦初中两基迎国检工作。简报。第三期。吴砦初中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1年4月15日。吴砦初中开展 两基 迎国检知识培训。为了顺利通过国家 两基 工作验收,加快迎检工作进度,吴砦初中于2011年4月13日再次进行了 两基 迎国检知识培训,全体教师参加了培训会。培训会上,夏振杰校...

第三期简报

第 3期。铜陵东部城区建设指挥部综合部编2009年03月08日。要目。市 县供电公司就东部城区电网建设与指挥部沟通对接。县国土局来东部城区调研征地拆迁工作情况。指挥部组织职工集中学习县招商引资和投资工作会议精神。焦点行动 市 县供电公司与指挥部加强沟通对接。携手加快东部城区电网建设。2月21日,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