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1、 天气是短时间的具体状态,突出特点是多变。气候是多年状况,具有相对稳定性。
2、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3、 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2、 测定气温用百叶箱,如果没有百叶箱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测量,一天要测4次,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在下午2时。
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从低纬度到高纬度地区,气温逐渐降低(地球形状和纬度因素);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低(地势/海拔因素)。
4、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是南极大陆。
5、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6、空气做上升运动时,温度会下降。降水有三种形式:即对流雨、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锋面雨。
7、降水量一般用雨量器来测量,单位通常为毫米。
8、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海陆分布因素)。
9、世界各地降水分布很不均匀,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和卡维金尼山。
月是冬季月是春季月是夏季月是冬季。
11、月平均气温是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是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年降水量是十二个月降水量的总和。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 世界各地的气候不同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造成的。
2、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3、太阳直射——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太阳斜射——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弱——气温低。
4、地球的形状与气候:直射情况下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角变小,太阳辐射减弱,气温逐渐降低。
5、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呈66.5°的固定倾角。这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6、春分(3.21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所有地方昼夜等长。
夏至(6.22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
秋分(9.23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所有地方昼夜等长。
冬至(12.22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7、赤道上,一年四季昼夜等长。
8、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成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9、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陆地气温1月最低,7月最高;海洋气温2月最低,8月最高。南半球相反。
10、濒临海洋的地方降水多,气温年较差小;深居内陆的地区,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
11、地形地势与气候: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12、人类活动与气候:气候恶化: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城市的“热岛效应”
13、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地球形状、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地势因素、海拔因素、人为因素。
第四节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一、热带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
形成的景观:热带雨林,被人们形象的称为“地球之肺”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面积最为广大、巴西高原。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形成的景观:热带稀树草原。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旱雨季明显。
形成的景观:热带季雨林。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也是最大的热带沙漠分布区)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干燥。
二、**带。
1、**带季风和**带湿润气候:分布:**带的大陆东岸地区。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形成的景观:**带常绿阔叶林。
2、地中海气候: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周边最为典型。
气候特征: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
形成的景观:**带常绿硬叶林。
三、温带。1、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亚欧大陆的东部,我国北方及其以北地区。
气候特征: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形成的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
2、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欧洲西部分布最广。
气候特征:全年温和湿润。
形成的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
3、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
气候特征:气温年较差大,降水不多,地区差异大。
形成的景观:温带森林、温带森林草原、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和温带荒漠草原等。
四、寒带。1、苔原气候: 分布:北冰洋沿岸。
气候特征: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
2、冰原气候: 分布:格陵兰岛和南极大陆。
气候特征: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五、高山高原气候(由于地势/海拔因素造成)
特征:景观呈现垂直变化。
分布: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乞力马扎罗山(赤道雪峰)
附:1、季风气候是由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巨大的海陆差异形成的。
2、温带季风气候对人类的影响: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但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气候类型的判读: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以温定带: 1、热带最低气温高于15℃
2、**带最低气温0-15℃
3、温带最低气温低于0℃(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低月平均气温高于0℃)
4、寒带最高气温0℃
2、以水定型: 1、夏雨型:季风气候(热带、**带、温带)和热带草原气候。
2、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3、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八年级地理气候特征教案
气候特征。一 素质教育目标。一 知识教学点。1 使学生能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丰富的气候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2 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 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对有关自然环境的分析能力。三 德育渗透点。通过认识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
八年级地理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中国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冬夏季风的发源地和性质及其盛行风向2.通过读图掌握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其分界线3.了解锋面雨 梅雨季节和伏旱。4.通过读图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降水和热量的配合特点及其带来的影响。5.了解季风气候不稳定造成的一些自然灾害。6...
八年级地理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中国从北到南划分了5个温度带和一个地高天寒 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2.东西干湿地区的差异。中国各地降水差别很大。我国降水有南北向的差异也有东西向的差异,年降水量分布的总的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影响我国的夏季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