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数复习 1

发布 2023-03-23 02:38:28 阅读 2769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各位家长,现在数学已经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希望家长对每一个知识点给孩子进行举一反三,及时查漏补缺,做好孩子的复习整理:每次整理的知识点过一段时间要复习。

建议。1、可以根据孩子的补充习题、每次练习及考试**现的错误进行反复练习,对于孩子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针对性复习和练习。

2、要引导孩子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可采用一些形式多训练:家长根据孩子平时学习的情况,对出现错误较多的题目要多训练、多做题巩固,也可让孩子自己出题目练习,意在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

认识20以内各数的复习要点

一、应知应会:

1、能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0~20各数,3、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比如: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4、能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5、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第几要注意从左或右开始数的。

6、会使用“=、表示数的大小。

7、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多少。

二、基本形式。

1、数一数,写出相应的数字。把相同数量的物体连一连。

2、位置与顺序。

例。在上图中,从左往右数,◇排第( )个;从右往左数,☆排第( )个,☆左边有( )个△,一共有( )个△,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从右数第三个△涂上颜色。

此种类型中往往操作内容较多,要提醒孩子边读边圈出关键词,分清左右、并防止漏题,对于要圈的几个或某一个要弄清楚,此类题大部分孩子分不清几个和第几个)

3、数位名称与数的组成。

掌握个位、十位、一位数、两位数(记住最大的一位数、最小的两位数)

例: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数位的顺序要牢牢记住)

20是( )位数,6是( )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一位数是( )

1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注意在括号中应填写阿拉伯数字);15里面有1个( )和5个( )注意在括号中应填写大写)

4、数序。例:8和10中间的一个数是( )比15小2的数是( )比15大3的数是( )

和15相邻的数是( )和写出比12大比18小的数。

5、数的大小。

例:(1)12○13 12○4+7 12-4○3+6

有计算的要先计算并把得数写在算式的下面,再进行比较。强调孩子们计算时要细心。)

3)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的大小排列 (可以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但重点是让孩子们知道括号里应填写的是算式而不是计算的结果)

6)19比( )多1,比( )少1。

三、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20以内数序是重点,应在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习惯,如圈关键词、按顺序做记号数数等。

数位概念比较抽象,数的组成是难点。应明确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练习时要多进行对比性训练。

培养学生认真听题的习惯及独立做题的能力。

四、练习。以内的单数有双数有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

里有( )个十和( )个一;或者说,19里有( )个一。

20里有( )个十; 20里有( )个一。

17里面有1个( )和7个( )

3、和10相邻的数是( )和( )比10大3的数是( )比10小2的数是( )

比15大,写作。

9比13小,写作。

观察图,有( )个图形,从左数第6位是( )从右数第6位是( )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把左边的第7个涂成红色,把右边的第9个涂成绿色。

6、比较数的大小:12( )13; 11+5( )18-2; 5+2( )8 8( )9 8-7( )9-4 12○13 12○4+7 12-4○3+6

7、(填上+或-)7( )8=15 4( )2=2 2( )2=4 6 ( 6=0 7( )2=5 8( )5=3

8、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2位是( )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 )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

是( )位数,个位上是( )十位上是( )6是( )位数,在( )位上。

10、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9=67+88, 6+5=69+44

12、比5小2的数是( )比4多3的数是( )比15小2的数是( )比18多2的数是( )

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14、 苹果比梨多( )个,桃比苹果少( )个,梨比桃多( )个.

去掉( )个苹果,去掉( )个梨,三种水果的个数就同样多.

15、 在○里填上“+”或“-”

三、分类与图形、统计。

1、应知应会:

主要内容:了解分类的标准(颜色、形状、大小)标准不能交叉,会进行简单的分类。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注意: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孩子很容易混淆)

2、练习形式:

单一标准分类。

按不同标准分类。

认识图形。4 数图形题目注重两点:抓住图形特征、有序观察标注。

四、计算。1、应知应会。

10以内加减法;10加几和相应减法;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

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

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

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退位减及不退位的训练。

4、其他形式。

基本:填+或-。7○8=15 4○2=2

填未知数 3+( 10 11-( 2

从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接龙:7+4=( 2=6+( 3+( 0

5、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1)关于口算的建议:提高口算速度是复习的重点。在复习时要训练学生读算式、审算式、确定算法的良好习惯。把孩子的口算练习卷加以观察,把错误处提出来单独进行强化训练。

2)关于填未知数的建议:要形成良好的检查习惯,遮住得数,计算并比较是否正确。

五、解决问题。

1、应知应会:

本册的解决问题是部分、整体关系的实际问题。(部分+部分=总数;总数—部分=部分)。

连加连减混合可能出现。

要求能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能根据括线图给出的信息,准确地找到要解决的问题,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2、解题要求: 读明白题(至少读3遍)

确定正确的计算方法,保证抄数(数数)正确后再列式计算。

3、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求总数的用加法计算。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求另一部分数用减法计算。

3)大数-小数=相差数 :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求相差数用减法计算。

4)原有-借出=剩下 :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减法计算。

4、基本形式练习形式:

1)纯图题。

提示:一图四式确定部分与整体,切勿将左右两部分割裂看图,四个算式是一个角度。

用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奥数1一年级

二年级数学竞赛题3 1 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 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 11块手帕,要用 只夹子。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学。4 把 分别填入 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7 按规律写数。个正方形。个长方形。9 小明 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

一年级上复习一

课题 复习一 一年级上册 课时 第一课时。准备 1 卡纸 16个苹果状 记号笔 3 小吸铁石片 4 玩具锤子。制作 1 用记号笔写16个拼音字母 2 课前在黑板上正中间写上闯关乐园 画好 中间画一颗树,把苹果贴上去,两边画篮子,篮子上一边写声母,一边写韵母篮子。3 小黑板写好我会写。照搬,包括四线三...

1一年级奥数教材

例题8早上上学,小萍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已经来了8名同学,过了一会儿,又来了5名同学,现在教室里一共有几名同学呢?解答 8 5 1 14 人 粗心的同学一看题目就回答教室里现在的同学是8 5 13名,但仔细想想题目中说 小萍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已经来了8名同学 并没有数自己。所以还要算上小萍自己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