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系统复习带答案

发布 2023-03-13 13:22:28 阅读 5796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文中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文中的古今异义:

1)有朋自远方来。朋,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

2)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

对人的敬称。 (3)五日三省吾身。三,古义:

泛指次数;今义:二加一所得的数目。 (4)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从前。

(5)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凭借某种条件去做;今义:

允许。 一词多义:

1)时:学而时习之(时常、按时)元芳时年七岁(当时) (2)志:吾十又五而志于学(立志)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 文言虚词:

1)而,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承)、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2)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作为)

3)其,回也不改其乐(代词,这)、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其中) 翻译: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

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四、《虽有嘉肴》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为节奏划分)

字词解释:

虽有嘉肴即使②弗食不③不知其旨也甘美 ..

不知其善也好,妙⑤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⑥虽有至道达到极点 ..教学相长促进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⑨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 ..然后能自反也反省自己⑾然后能自强勉励⑿学学半教 ..其此之谓乎大概,表示推测 .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

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主旨 .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学学半古义:教今义:学习 .

翻译:(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问题:1、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方法指导:

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如;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是。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答: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3.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答: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

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答:(1)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2)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

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是主从关系。

五、《河中石兽》

河中石兽》作者: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进士。清代著名学者,生性。

诙谐风趣,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全书主要记叙妖怪鬼狐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另外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在书中也有记述。?

沧州南一寺临(靠近)河干(河边。河:指黄河。

干:河岸),山门(寺庙...的大门)圮(倒塌)于(在)河,二石兽并(一起)沉焉(兼词,“于此”)。阅(经...过,过了)十余岁(年),僧募(募集)金重修,求(寻找)石兽于(在)水中,..竟(终于,到底)不可得。

以为(认为)顺流下矣,棹(名作动,划船)数小舟,..曳(拖着)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平土),寻十余里,无迹(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讲学,教书)寺中,闻(听说)之(代词,代顺流打捞石兽...这件事)笑曰:“尔辈(你们)不能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是(这)..非木杮(削下的木片),岂(怎么)能为(被)暴涨携(带)之去(离开)?乃...是)石性坚重(坚硬沉重),沙性松浮(松散轻浮),湮(埋没)于(在)沙下,..渐沉渐深耳(罢了)。

沿河求之(代石兽),不亦颠(通“癫”,疯狂)乎?”众服(信...服)为(认为)确论。 .

一老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闻之(代讲学家的话),又笑曰:“凡(大凡,..凡是)河中失石(指落入水中的石头),当(应当)求之(代石头)于(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水)反激之(助词,的)力,必..于(在)石下迎水处啮(侵蚀、冲刷)沙为(形成)坎穴,渐激渐深,至(等到)..石之(助词,的)半,石必倒掷(摔倒)坎穴中。

如是(像这样)再啮,石又再...

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图书馆!

七年级上册语文最全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课内古诗词默写

一、《论语》十二章:

1、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述从师之道或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即论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时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4、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二、《观沧海》

15、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6、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7、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8、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9、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次北固山下》

20、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或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1、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2、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四、《天净沙秋思》

23、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系统复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系统复习资料 现代文阅读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 课文最后三段。6.文中的 我 已经脱险了,投入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却哭了,这是为什么?答 这是脱险后的 对父爱的体验和感激,战胜困难的自豪等的泪水。7.父亲 对 我 脱险起到什么作用?答 鼓励 引导 我 让 我 有自我脱险的勇气和信心。...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系统复习

精品资料之期末复习资料。敲黑板,重点来了,战前四周磨意志,期末考试创辉煌,一起加油复习吧!版本 人教版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上册 科目 初中语文 内容 期末复习总结 资料 于学校内部,供各位老师学习交流使用,欢迎大家 参考 七年级语文 上册 期末系统复习资料。字词篇。01 在山的那边。一 ...

七年级语文七年级语文 上册 期末系统复习字词篇

七年级语 上册 期末系统复习字词篇2 七年级语 上册 期末系统复习字词篇2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sh n 间庸1 g 负zh 立小q ch 形。滑 g u 火zu n 紧d 告蹂l n zhu 越i n 延x 戏。2 给下列汉字注上正确的拼音。迸 溅屡 次连缀 女娲 糟蹋 慷慨 劫掠 哀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