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发布 2023-03-11 05:42:28 阅读 4447

初一历史(下)期末复习提纲班级姓名。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 589年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隋朝的灭亡主要原因:隋炀帝的**。 时间:618年

3、隋朝统一的原因:

客观原因:人民渴望统一; 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加强;江南经济的发展,缩小了与北方的差距;

主观原因:隋朝强大,而陈朝统治腐朽。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 ④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影响: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人口有大幅度增长,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从605年起,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始开凿大运河。

2、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概况:①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两千多公里。

三点:以洛阳(今河南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

四段:由北到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由北到南依次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4、隋朝大运河的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评价隋朝大运河:

1)积极作用:①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②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③巩固了国家统一。

2)消极影响: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其社会后果也很严重。

6、隋炀帝是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1)隋文帝时经济繁荣,为隋炀帝开通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

3)有前代开凿的古运河和天然河道为基础。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唐朝衰亡: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注:课本第8页**《唐太宗》以及引用的唐太宗的话)

1、治国思想。

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②**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④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2、治国措施。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玄龄和杜如晦合称“房谋杜断”,敢于直言的魏征)。

3、治国表现。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注:课本第10页**《武则天》

1、地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政绩: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姚崇、宋璟)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1)政治: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制度。

2)经济: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3)军事:设置管理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4)文化:重视培养人才,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

5)民族: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汉藏关系发展。

总之,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盛世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全盛奠定了基础,“武周政治”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唐玄宗开元年间,任用贤能,励精为治,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重视生产,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经过唐初近百年的积累,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背景:魏晋以来,**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5、唐朝科举制在当时还影响到邻国。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1、唐朝的民族政策: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唐与吐蕃关系:①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②8世纪中期,(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与吐蕃关系进一步密切。

3、唐朝与西域的关系: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设立管理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4、“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李世民

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之重视中原汉族,轻视周边的扼少数民族,而只有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3、唐朝与周边各族关系。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1、唐朝的外交政策: 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2、唐朝与日本的关系:

中日交往情况:①日本派遣唐使来唐朝学习;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唐朝对日本的影响:①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②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在社会生活中保留了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唐朝时为中外交往作出杰出贡献的两位高僧及贡献。

(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取回大量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加强了唐朝与天竺的联系。

(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设计并建造了唐招提寺增进了中日间的友好关系。

4、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唐朝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为对外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1、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

成就:①隋朝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在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其设计比欧洲早700多年。

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国力强盛; ②实行科举取士,**重视文化事业;

③民族关系融洽,中外文化交流频繁;④继承和发扬前代的传统文化; 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列举唐朝著名的三位诗人、代表作及其诗歌特点。

(盛唐)“诗仙” 李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由盛转衰)“诗圣”杜甫:气魄雄浑,浓郁悲怆; “三吏”“三别”,

(中唐白居易: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秦中吟》、《新乐府》,

3、列举唐代三大书法家、书法作品和书法特点。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颜体”) 柳公权:《玄秘塔碑》(“柳体”)

4、绘画、石窟及乐舞。

绘画:①(唐朝)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步辇图》(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禄东赞赞);②唐朝)“画圣”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⑵石窟: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⑶乐舞:

唐太宗《秦王破阵乐》、唐玄宗《霓裳羽衣舞》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政权概况。民族关系:

1、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对宋用兵,双方进行了澶州之战。

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影响:宋辽之间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局面。

2、宋夏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

3、金与南宋的对峙。

1)岳飞事迹:领导抗金,收复建康;郾城大捷。

2)简评岳飞:是南宋杰出的抗金将领,爱国英雄,其爱国精神受到人民的赞扬。

3)宋金和议(绍兴和议)

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2 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 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 重视农业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1 背景 魏晋以来,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受重用。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建议结合 听课手册 p5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1 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天的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的管...

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考点1 繁盛一时的隋朝 p1 3 2 大运河和隋朝的灭亡 p4 考点2 贞观之治 p7 9 开元盛世 p12 15 1 唐朝建立 年,在太原起兵的贵族李渊,建都 李渊就是唐高祖。2 贞观之治 唐太宗 名臣 房玄龄 谋略 杜如晦 善断敢直言 1 措施 p8 2 表现 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