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学案

发布 2023-03-09 16:37:28 阅读 1329

第12课明清两朝的**统治。

设计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记住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地点。

2.能说出明清统治者加强**统治的主要措施。

3. 记住厂卫制度、军机处设立的实质及八股取士和***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从内阁到军机处。

1、明朝的建立。

1)时间年。

2)人物即为明太祖。

2、明朝的**统治。

1)地方:废除制,设和。

又相继推出等一系列制度和法规,加强了对农村和城镇基层的直接控制。

2)**:罢废使朝廷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明成祖时,则设立使明朝皇权空前扩大。

二、***。

1、中国历史上,对于片言只字捕风捉影,大搞***的,就从开始。

2、清朝皇帝为确立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大力推崇也大兴***,严厉镇压反清思想。这样的状况历经三朝。

课堂训练。1、明朝加强封建**的措施中,最具特色的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废丞相,分权于六部 c、设殿阁大学士 d、设厂卫特务机构。

2、丞相是皇帝的重要辅臣,废除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3、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决,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段史料反映了。

a、明朝时的京官和妻子的感情很好b、明朝的京官很悲观。

c、明朝时的京官度日如年d、明朝君权空前强大,对百官形成了极大震慑。

4、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表明。

a、**统治日益衰微 b、民主监督得到发展 c、皇权日益加强d、建立了限制皇权的有效机制。

5、你看过《铁齿钢牙纪晓岗》吗?相信里面号称“**之王”的军机大臣和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军机处的设立开始于。

a、顺治朝b、康熙朝c、雍正朝d、乾隆朝。

6、明清时期统治者大搞***,加强思想控制。这一措施开始于。

a、朱元璋b、朱棣c、康熙d、乾隆。

★能力**★★

7、材料一 “今人之文,一涉笔惶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阳刚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世道人心,家有关系。”

材料二 19世纪初清**放宽文网后,许多知识分子仍心有余悸,如龚自珍所说那样:“避席畏***,著书都为稻粱谋。”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它持续了多长时间?

2) 清**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政策?

3) 结合材料说明该政策对当时的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第13果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设计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 记住戚继光抗倭战役的地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中俄第一边界条约名称和签订时间。

2、 能说出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和取得斗争胜利的原因。

3、 能说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4、 能说出《尼布楚条约》的意义。

一、 戚继光抗倭。

1、原因:明朝中叶,军备废驰,军队战斗力削弱,倭寇入侵中国沿海,烧杀抢掠。

2、过程:戚继光功勋最为卓著,当时称他领导的军队为。

3、结果年,长期危害中国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倭患基本解除。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17世纪20年代殖民者和殖民者分别侵入台湾。 年,荷兰驱逐西班牙在台湾的势力,从此独占台湾。

2、过程:2023年,一直在东南沿海抗清的明朝将领决心渡海收复台湾。这年3月,他抵达台湾。 年2月,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结束了殖民统治。

三、雅克萨之战。

1、背景:明清交替之际不断东扩,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并在等地筑城设防。

2、过程皇帝时,决定攻打雅克萨年,清军攻打雅克萨,迫使俄军投降。次年,清军攻克雅克萨。

3、结果年,中俄经过反复谈判,签订了。

课堂训练。1、我国沿海地区受倭寇侵扰开始于。

、元朝初年b、元朝末年c、明朝末年戚继光。

2、“开辟荆棘,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是对哪一位英雄人物事迹的赞美。

a、郑和b、郑成功c、岳飞d、戚继光。

3、明朝中后期,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a、宗泽b、岳飞c、郑和d、戚继光。

4、郑成功跨海收复台湾,向入侵者严正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贵国”实际上指的是。

a、葡萄牙殖民者 b、英国殖民者c、荷兰殖民者 d、日本殖民者。

5、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

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著的《全球通史》中说,这是中国与欧洲一大国签订的第一份条约,最终俄罗斯不得不完全地从有争议的黑龙江流域撤走。该条约签订于 【

a、2023年b、2023年c、2023年d、2023年。

★★能力**★★★

7、阅读下列材料。

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请回答:

1) 该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2) 该条约签订时,中国在位的皇帝是谁?

3) 清朝前期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上,作了哪些努力?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三“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请回答:1) 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

2) 根据材料。

二、三,说明材料一中的人物是个怎样的人?

3)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这几句话表达了该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设计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记住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台湾府的时间和清朝疆域的四至。

2、能说出清**和谈时边疆地区及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3、能说出驻藏大臣的设置及武力平息大小和卓木的意义。

自主学习。一、盛世疆域。

1、“康熙盛世”:历经三朝,史称“康乾盛世”。

2、清朝疆域:北界南及西南抵西北达。

二、驻藏大臣。

1、于皇帝)时设立。

2、代表会同监理**事务,并监管。

圆寂后的转世程序。

3、驻藏大臣制度,有利于**的安定和清朝的统一。

三、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1、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

1)时间三朝。

2)原因部反复叛乱,严重威胁边疆安全。

3)结果:使整个地区,以及和天山北路的形势逐渐稳定。

2、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1)时间时,2)结果:天山南北全称以清朝派驻的为最高长官。

四、对云贵的统治。

1、措施。2、意义:消除了土司割据状态,有利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堂训练。1、清朝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七年级历史学案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学习目标 记住河姆渡 半坡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的时间 地区。了解河姆渡 半坡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状况,能够简述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知识导读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教材所讲述的河...

七年级历史学案

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下列哪个时期开始的 a 夏朝 b.商朝 c 西周 d.东周。2 竹书和帛书出现于 a 商朝 b.商周时期 c 西周晚期 d.战国时期。3 我国历史上最早记录的日食发生在 a 夏朝 b.西周 c 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4 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

七年级历史学案

第四课夏 商 西周的兴亡,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本课首先简要地叙述了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夏朝建立和夏桀无道为汤所灭 商朝建立的史实。其次,叙述了盘庚迁殷后,商朝疆域不断扩大以及商纣的奢靡残暴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最后,叙述了周初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政权而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