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中考模拟真题 1

发布 2023-02-24 16:12:28 阅读 9264

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湖州市)

科学试题卷。

友情提示:1.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2.本卷g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a.一位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50牛。

b.食用油的密度约0.9千克/米3

c.一间教室的体积约200米3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米/秒。

2.太阳表面经常发生一些变化,即太阳活动,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右下图中甲表示的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c.日珥。

d.耀斑和日珥。

3.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

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

4.下列传染病中,病原体是病毒且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是( )

a.艾滋病。

b.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c.肺结核。

d.疟疾。5.下列4幅图所呈现的情景中,主要利用了流体力学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一原理的是( )

a.德清一号卫星升空 b.c919客机升空 c.复兴号列车高速行驶 d.蛟龙号深潜器下潜。

6.课本中有下列3个实验:①用丝绸摩擦玻璃棒;②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③将海波放入试管中加热至熔化。这3个实验中,电子发生转移却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 )ab

cd.①③

7.在人体针对病原体的抵抗中,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b.**的角质层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c.鼻黏膜分泌黏液消灭病原体。

d.吞噬细胞从血管进入组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

8.下列4个实验所揭示的原理能直接推动发电机发明的是( )

abcd9.一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则( )

a.ρ1>ρ2 f1>f2

b.ρ1<ρ2 f1c.ρ1<ρ2 f1=f2

d.ρ1>ρ2 f1=f2

10.人体的摄食与呼吸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细胞提供( )

a.氧气。b.二氧化碳。

c.营养物质。

d.能量。11.在科学实验和生活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如果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时,先将唾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等分为若干份,然后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水浴。

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对装有氧化铜的试管加热,然后通入氢气。

c.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d.发现有人接触漏电的家用电器而发生触电事故时,先用手迅速将触电者拉离电器,然后切断电源进行维修。

1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下列生物群体中,构成一个“级”的是( )

a.所有的鱼类 b.所有的动物 c.所有的生物d.所有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13.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14.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15.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ab

cd.②③

16.在某次演习中,解放军在海拔6000米的高空空投重达8吨的新型履带式伞兵战车,如图所示。空投下来的战车在后阶段可认为与降落伞一起匀速竖直掉向地面。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伞兵战车出机舱后在水平方向仍会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战车受到惯性的作用。

b.后阶段匀速下降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空投战车后,若飞机仍在原高度水平飞行,则飞机的势能比空投前减小。

d.伞兵战车从出机舱到地面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4.8×107焦。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

17.据中国**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5月21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生3.5级**,震源深度9千米。

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云南省位于板块的 ,容易发生**。

2)如图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1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

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而形成的。

19.智能机器人的诞生,为科学技术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我国的“探月”计划中,将由智能机器人完成着陆巡视勘察,以及月面取样返回工作。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包括4个部分:

传感系统、计算机**处理器和数据库、机器人本体传动装置和对外通讯系统。智能机器人的主要工作系统是仿照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的。

1)勘察月球时,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 ,即月坑。

2)机器人中的“计算机**处理器和数据库”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 。

20.人们常用模型来进行认知,因为这种方式形象直观。如图是水分子、乙炔分子及原子核转变的模型。

1)乙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请结合模型判断乙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请画出“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模型图: (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画法参照上述图例)。

3)如图是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的示意图。

21.人体生命开始于父母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的受精卵,一个受精卵经过复杂的过程形**体。

1)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形成不同的组织,继而形成器官、系统和人体。

2)子女像父母,是因为父母将遗传信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给了子女,携带这些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

3)由于神经调节和调节,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适应环境的变化。

22.一根均匀的长方体细长直棒重1.5牛,下底面积为20厘米2,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有1/4的长度露出桌面外,如图所示。

1)直棒对桌面的压强为帕。

2)在棒的右端至少应施加牛的竖直向下的力,才能让它的左端离开桌面。

23.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

1)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在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充分燃烧后生成。

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

2)请模仿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中考模拟真题 8

2017年浙江省台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科学。考前提醒 1 全卷共10页,有4大题,36小题。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s 32 ca 40 fe 56 cu 64 3 本卷中g取10牛 千克。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中考模拟真题 4

浙江省衢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一 选择题。1 生命和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下列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 a 远离毒品。b 喜欢吸烟 酗酒。c 经常不吃早餐。d 不愿与人交往。2 小柯给校园里植株矮小 叶色发黄的植物施用尿素co nh2 2,尿素是一种 a 复合肥。b 氮肥。c 磷肥。d 钾肥。3...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模拟试卷期末模拟试卷 6

2017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 1.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a.细胞的成熟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