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地球和地球仪(纬线经线)
1. 地球是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零度线的确定:赤道(0°纬线) 标度的范围:0~90°
度数变化规律:往北、往南度数越来越大。指示东西方向,排列南北方向。
(形状:圆形。长度:
不等)相同度数的区分:北纬(n),南纬(s)半球划分: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3. 零度线的确定:本初子午线(0°经线)标度的范围:0~180°
度数的变化规律:往东、西度数越来越大。指示南北方向,排列东西方向。(形状:半圆。长度:相等。)
相同度数的划分:东经(e),西经(w)
半球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划分东西半球。
4.≤20°属于东半球,≥160°属于西半球。(其他经线标有东经就是东半球,标有西经就是西半球。)
经线180°上,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而这条经线不属于西经,也不属于东经。
二、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 地球的自**(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反之。
2)周期:1天(24小时)
3)产生的现象:产生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
2.地球的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不能被称为365天)
3)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4)特征:地轴指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围绕中心总是太阳。
5)四季昼夜变换
6)五带的划分:以回归线(23.5°)和极圈(66.5°)为划分界限。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三、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
比例尺:也叫缩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2)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2.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的种类。
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以等高线图为例。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基本概念。
a.海拔高度也即绝对高对: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b.相对高度:两个任意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是一个相对概念。
c.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等高线除陡崖外都不能交叉。
d.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都相同。
2)地形类型及其等高线。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的地形;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
高原: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
3)等高线与坡度之间的关系。
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读华北基地地形图(图1),据图判断①②③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①
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4)常见地形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a.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b.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注意: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通过识坡线区别山地和盆地。
c.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
d.山谷和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e. 陡崖: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的地方。
五、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9%的陆地,71%的海洋)
2.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四大洋(面积从小到大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
2)两大火山**带: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
5.气温的分布与变化:
1)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1)一天中,最高气温:午后2时,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2)一年中,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2)气温分布规律:
1)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纬度)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海陆)
3)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地形)
6.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地区)(2)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地区,沿岸多,内陆少。(海陆)(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少。
7.世界的气候。
1)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2)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带季风气候。
3)寒带气候。
六、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环境方面主要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资源方面主要有水资源短缺、耕地减少等。社会方面主要有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难等。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图整理复习
图示为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一年。a是春分日 时间是3月20或21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b是夏至日 时间是6月21或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c是秋分日 时间是9月22或23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d是...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整理
七年级地理期末背诵资料。一 经纬度 方向 比例尺 地图学内容 1 东经用e表示,南纬用s表示,西经用w表示,北纬用n表示 巧记 东南西北,二十五年 2 0 经线是本初子午线,0 纬线是赤道,赤道是最长的纬线。3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160 e,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中国位于东半球 北半球。...
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
七年级复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要看一千河。描述的是。3.地球是一个赤道两极的不规则球体。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1.经线的特点?纬线的特点?2.0度经线也叫。是和的分界线。3.东经用表示,西经用表示,北纬用表示,南纬用表示,4.东西半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