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下 2单元测评

发布 2023-02-18 12:26:28 阅读 8864

七年级(下)语文。

一、二单元测评。

班级姓名得分。

一、默写(16)

1.二月巴陵日日风海棠不惜胭脂色。

2.枕中云气千峰近要看银山拍天浪。

3.门外青山翠紫堆不道云从底处来。

4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

二、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6)

5.狡kuai6.婆suo

衣jin9.踌躇10.瞥见。

三、阅读(38)

一)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8)

齐有善相狗者。

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狗者。

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

”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注释:相:观察,识别。假:托。麋:似鹿而体小的一种动物。桎:**。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

1) 是良狗也。

2) 其邻畜之数年。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13.“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

1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2)

二) 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5)

云锦。南京云锦,是以彩丝织成的色彩绚丽、花纹繁盛和技艺精湛的高级丝织品。它在丝绸多姿多彩的品类里独放奇彩,是至善至美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

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南京这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南京丝织业发端于三国时期,因为建业(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东晋末,刘裕北伐大获全胜,将长安的织锦工匠带到了当时的手工业发展中心建康(今南京),并且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锦署”来组织生产,这是云锦品种产生的标志。

清代在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的南京设“江宁织造署”,直接由朝廷管理丝绸生产,满足御用和官用绸缎的需求,所以云锦生产极具规模。

云锦工艺独特,只能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几厘米,而且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电脑编程一样复杂而艰难。

云锦主要特点是绣品逐花异色,即花卉的色彩会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其次,由于大量是宫廷用品,所以云锦的织造往往用料严格考究,以至不惜制造工本;织造工艺则精益求精到绝对一丝不苟,力求十全十美的地步。云锦喜用金丝、银线直至各种鸟兽羽毛绒毛用来织造,如在皇家绣品上的绿色是织入孔雀羽毛的。

南京云锦具有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的深厚底蕴。无论是皇袍上的正座团龙、祥禽瑞兽、如意云霞,还是普通衣料上的飞禽走兽、花卉树木,无一例外。它们或“象形”,或“谐音”,或“寓意”,或“比况”,都寄托了深刻的含意。

如“一品(鹭鸶)当朝”、“双喜(喜鹊)临门”、“岁寒三友”、“四君子”、“五福”、“三星高照”(由寿星老人、鹿、蝙蝠、蟠桃图案组成),“富贵平安”(由花瓶、牡丹花、苹果组合图案),都表达了中国吉祥文化的核心主题,表达了人们的幸福祈求与热情向往。

1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2)

a、精益求精 b、川流不息 c、沤心沥血。

16.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2)

a、本句表明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

b、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几厘米,与这句话表述的内容也有关系。

c、由此可以理解云锦的织造复杂而艰难。

d、这是云锦永远不能用电脑控制机器来织造的原因。

17.针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2)

a、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

b、第③、④段划线句表明这两段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文章的说明对象是南京云锦。

d、文章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18.云锦的命运与南京的发展相关,表现在:(6)

所以南京丝织业开始产生。

东晋末年,南京是手工业发展的中心,所以。

所以。19.云锦的特点可概括为:(3)

三) 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15)

父子之间的怯意。

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

②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

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

“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

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

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

“今儿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

”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

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chàn动。

”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父亲惊奇了,我也惊奇。

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房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

买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是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

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

一直走了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到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村落里的几声鸡啼。

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2024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

“今儿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着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

如看庙差不多。”

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

”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

20.根据拼音写汉字 (1) chàn动。

21.除“唱戏”和“看庙”两件事外,还写了父亲的哪两件事情?(用简洁的语言)(2)

22.第⑤段中,为什么父亲总是要照例说“使劲儿看,好好记住”呢?(2)

23.第⑧段中父亲“弯腰从地上捡烟头”这一件事可否删去呢?请说明理由。(2

24.本文题目是“父子之间的怯意”,那么,父对子、子对父的怯意各是什么呢?(4

25.第⑥段结尾处作者写道:“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请写下来。(字数在50字以内)(4)

四、作文(40+2)

请以“难忘的一堂课”为题,写一篇以上的记叙文。

七年级英语测评 2

starter unit1 3 综合测试a卷。满分 120分 一 根据要求写出相应字母 共8分,各0.5分 1 小写字母由一笔完成的字母有。2 小写字母占全格的有各1分 二 在空格上填写所给出字母相邻的前后字母。10分 1.d 2.g 3.j 4.n 5.l 6.t 7.v8.f9.q 10.y 三...

七年级 下 第六单元测评B

第一部分阅读 60分 一 默写 5分 1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2 一曲新词酒一杯。3千骑卷平冈。4鬓微霜,又何妨?5 浣溪沙 中写出苏轼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二 基础知识。20分 一 解释下列加点字。10分 6 狼籍残红。7 垂柳阑干。8 草色烟光。9 鬓微霜。10 千骑。二 填空题。8分 ...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评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 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b 皇权日益加强。c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缓和d 皇权战胜了相权。2 科举考试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