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四、教学准备。
多**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
师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师生交流后,课件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你看,这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2、获取信息。
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
3、师小结信息,引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探索加法交换律。
1、课件继续出示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下午骑了56,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出示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你能用等号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40+56=56+40
你还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独自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写出的等式,互相检验写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
2、观察写出的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全班交流。从这些算式可以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可以用文字来表示甲数十乙数=乙数十甲数。
3、如果用字母、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发现的这个规律呢?
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4、初步应用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7+=126++=13+24=+第二环节探索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2情境图。
师从例2的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要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
汇报预设。方法一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共骑了多少千米。
=288千米。
方法二先算出第二天和第三天共骑了多少千米。
=288千米。
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等式。
2、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小组讨论。先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再比较这三组算式,在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集体交流,使学生明确三个算式加数没变,加数的位置也没变,运算的顺序变了,它们的和不变。
也就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3、如果用字母、、分别表示三个加数,可以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呢?
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初步应用。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三巩固发散。
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填写,组织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运算律填写的。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结合律?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知道了如何用符号和字母来表示发现的规律。
五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例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例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88+104+9688+104+96
56+40=96千米=192+96=88+200
=288千米=288千米。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六、教学后记。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20——21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能正确迅速找出凑成整。
十、整百或整千数的两个加数。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上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2、计算并验算。
利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进行加法的验算。
在计算过程中,这两个运算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知识。
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教材第20页例3情境图。
创设情境回顾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事,得知李叔叔后四天将继续行驶并计划好了骑车的行程。
李叔叔是如何安排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的?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你会计算吗?
2、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解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15+132+118+85。
3、组织交流。
交流各自的算法,全班汇报。
汇报预设。方法一。
=450千米。方法二。
=450千米。
4、比较算法。
比较一下哪种算法更简便,你是怎么想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改变其运算顺序,可以使计算更为简便。
教师强调在计算时,应先观察题目,分析是否能够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
十、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
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律。
5.基本运用。
用简便方法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2师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①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
②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6、凑整训练。
把左边和右边的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
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
因此要正确迅速地做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三检测评价。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交流时让学生说清楚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四评价反馈。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如何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让学生互相补充,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明确只要把能凑成整。
十、整百或整千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就可使运算简便。
五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例3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450千米。
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律。
在计算加法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六、教学后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件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单元检测。一 填空。1 45 55 这里运用了加法 用字母表示是 2 交换两个 的位置,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3 乘法分配律可用字母表示为 二 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75 25 134 75 25 4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25 5 1...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一 判断。二 填空。运用了 运用了 运用了 292 35 108 65 运用了 和 5 a b c a b c a 三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四 填表。摩托车小轿车大客车总辆数。a停车场 22 25 27 b停车场 24 26 32 c停车场 28 32 85 d停车场 30 27 87 五 应用题。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析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一 本单元知识框架。二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三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 乘法的可交换性 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2.将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学习,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