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主备人:李瑞芳。
课题: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词语。3.整体感知,理清脉络。4.识记生字。
授课人:第1课时。
教学难点: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主备教师教学设想。
一、单元导入。
1.自由读单元导语,边听边想: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汇报交流:
a.认准目标,不懈努力。
b.写人:科学家、艺术家、普通人等。c.学习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d.从故事中有所体会。二、导入新课。
1、出示比萨斜塔**,简介。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建于2023年。一共8层,高54.5米。
该塔建至第三层时,便发现地基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经偏离塔体中心2米左右。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2023年,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塔上做试验,该塔名声更大了。
这位科学家就是——伽利略,他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呢?(板书课题)
2、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三、初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检查课文读音(1)生字词。
2)多音字、易错字读音:着地亚里士多德当作违背固执的确(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3、理解词语。
1)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
他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2)信奉:信仰敬奉。文中指当时研究科学的人们对亚里士多德奉若神明,将他作为真理的化身,对他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表现了人们对权威的盲目迷信。
3)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文中指人们认为亚里士多德根本不。
补充及修改。
可能有错,而伽利略的执著却是固执己见的表现。
4)胆大妄为:形容一个人胆量大,胡作非为。伽利略指出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激起了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们的不满。
在他们心中,亚里士多德是权威,是真理,而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教授竟提出反对,简直是胡作非为,胆子太大了。
5)磅:英制质量单位,1磅合0.453 6千克。(6)真理:真实的道理。四、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2.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3)善于提问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怀疑。第二部分(4)伽利略反复验证自己的推断。
第三部分(5—6)伽利略进行了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推断。五、识记生字。
1.生自由观察生字,练习识记。2.
师重点指导“略”“辩”“释”等字形。(1)辩(注意中间是言字旁)区分“辨辩辫”。(2)妄(上面是亡,不要多点)(3)执(右边是丸,不要少点)(4)释(右下边不要多一横)3.
进行听写,学生互查。六、练习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英华小学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第七单元。主备人:李瑞芳。
课题: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3、初步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授课人:第2课时。
主备教师教学设想补充及修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
a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b分析这句话:你们懂这句话么?
强调什么?(速度与重量有关)二、简介人物,激趣生疑。
1这句话是谁说的?
简介亚里士多德:他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2书上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25岁时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题。
过渡: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一位是25岁的数学教授,他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
2学生说,师总结:两个铁球着地(板书)
3加上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同时补充板书)过渡:谁对谁错呢?
四、质疑讨论,精讲研究。
一)细析亚里士多德的话。
1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
a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为什。
么?b哪些词最能体现?(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
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
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情况下。)
c读反问句,读出责备的语气。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这个反问句说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2伽利略是怎样想的?用“-—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
两个结论,讨论后总结(一慢一快)板书。
过渡: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爱动脑筋,不迷信权威,他不仅敢怀疑,还勇敢地进行试验。
二)细析伽利略试验及其结果部分。
1提问:课文中从哪儿到哪儿写他做试验的过程?实验分几步?
a自己试验b公开试验)板书。
2学习伽利略自己做试验部分。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从这部分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试验?结果如何?
提问: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
反复、许多次)
他为什么这样做?
因为他面对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不能马马虎虎。)
b.从结果“都”、“的确”、“总是”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
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这句话正好与亚里士多德的话相反。。
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伽利略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过渡: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因为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
3学习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实验部分:
出示比萨斜塔的**。
师述: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塔共8层,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始倾斜,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2023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开试验,该塔名声更大。
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
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人们来的目的,人们的态度)
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请看:
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表现怎样?(惊讶)为什么?
因为,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人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全是对的。)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告诉我们,这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大胆质疑挑战权威)
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突出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实事求是执着追求,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的人,同学们要不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2假如书上有错,你们敢于提出疑问吗?
a.出示句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b.师:这句话就有错误,你们谁敢于提出疑问?
做两个试验:第一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放在同一高度,并同时放下。
第二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大的放在高处,小的放在稍低处,再同时放下。
c.得出结论:这句话应该改成——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总结全文: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了这种意识。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
五、板书设计。
质疑。大胆质疑挑战权威。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求证。
实事求是执着追求。
实验。六、扩展阅读。
2023年,哥白尼毕业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任天主教教士。他回到波兰跟叔父一起工作。其叔父,瓦茨恩罗德,使费琅堡天主教大教堂的主教。
哥白尼当时住在教堂的顶楼,因此可以长期进行天文观测。
那个时候,人们相信的是1500多年前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创立的宇宙模式。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均围绕地球运动,而恒星远离地球,位于太空这个巨型球体之外。然而,经仔细观测,科学家们发现行星运行规律与托勒密的宇宙模式不吻合。
一些科学家修正了托勒密的宇宙轨道学说,在原有的轨道(或称小天体轨道)上又增加了更多的天体运行轨道。这一模式称每颗行星都沿着一个小轨道作圆周运行,而小轨道又沿着该行星的大轨道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几百年之后,这一模式的漏洞越来越明显。
科学家们又在这个模式上增加了许多轨道,行星就这样沿着一道又一道的轨道作圆周运动。
哥白尼想用“现代”(16世纪的)技术来改进托勒密的测量结果,以期取消一些小轨道。
在长达近20年的时间里,哥白尼不辞辛劳日夜测量行星的位置,但其测量获得的结果仍然与托勒密的天体运行模式没有多少差别。
哥白尼想知道在另一个运行着的行星上观察这些行星的运**况会是什么样的。基于这种设想,哥白尼萌发了一个念头:假如地球在运行中,那么这些行星的运行看上去会是什么情况呢?
这一设想在他脑海里变得清晰起来了。
一年里,哥白尼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距离从地球上观察行星,每一个行星的情况都不相同,这是他意识到地球不可能位于星星轨道的中心。
经过20年的观测,哥白尼发现唯独太阳的周年变化不明显。这意味着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始终没有改变。如果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宇宙的中心就是太阳。
他立刻想到如果把太阳放在宇宙的中心位置,那么地球就该绕着太阳运行。
这样他就可以取消所有的小圆轨道模式,直接让所有的已知行星围绕太阳作圆周运动。
然而,人们是否能接受哥白尼提出的新的宇宙模式呢?全世界的人——尤其是权力极大的天主教会是否相信地球是宇宙中心这一说法呢?
由于害怕教会的惩罚,哥白尼在世时不敢公开他的发现。2023年,这一发现才公诸天下。即使在那个时候,哥白尼的发现还不断受到教会、大学等机构与天文学家的蔑视和嘲笑。
终于,在60年后,约翰·开普勒和伽利略·伽利雷证明了哥白尼是正确的。
英华小学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第七单元。主备人:李瑞芳。
课题: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学目标:1、字词综合训练。2、小练笔。3、拓展阅读。
主备教师教学设想。
一、字词综合训练1.听写生字词。2.组词。
1)形近字。
辩()拴()辨()栓()辫()(2)多音字。
zháo()dí()bàng()着zhuó()的磅。
zhe()de()páng()二、小练笔。
1.课文是怎样描写伽利略的人物形象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方法?(1)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突出伽利略的大胆质疑、挑战权威。
2)环境衬托:通过描写人们对伽利略的嘲笑衬托伽利略的实事求是、执着追求。
2.选择一个人物和事件,运用侧面描写和环境衬托的写法写一个片段。三、同步阅读。
世界上如果没有光,就会变成一片黑暗.但是光究竟是什么呢?有人从探。
授课人:第3课时。
补充及修改。
照灯的光柱、从平面镜的反射,想到光就像高压水枪喷射出的水柱,是由一个一个光微粒组成的.另外一些人从石头丢进水中激起的水波得到启发,认为光是空间存在的“以太”的波动.从17世纪到19世纪,持以上两种看法的科学界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荷兰人惠更斯(1629—1695).
17世纪下半叶,世界的科学权威是牛顿.牛顿认为光是一种微粒流,并用它解释光的直线传播、镜面反射、界面折射等现象.但是,惠更斯却持不同看法,他认为微粒说不能解释更复杂的绕射、干涉等现象,主张光是以太波,而且讲得头头是道.由于牛顿的声望高,多数人支持微粒说,惠更斯成了孤立的少数派.但他并不随大流,不迷信权威,坚持独立见解.随着研究的深入,到19世纪初,波动说战胜了微粒说.
惠更斯还最早找到了摆的摆动规律,而且用摆测出了巴黎的重力加速度.他还应英国皇家学会的要求研究了金属小球的碰撞,并且想象到物质是有能量的,能量是守恒的,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惠更斯为人忠厚正直,做的多说的少.他虽做了许多意义重大的研究工作,但是发表的成果却很少.只是在他去世后,整理他的遗稿的人们才无不钦佩这位学者严谨勤奋和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教后反思。
英华小学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第七单元。主备人 高智霞。授课人 第1课时。课题 26全神贯注。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相关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具体写法。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神态 语言 动作的句子,体会 全神贯注 的...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三闸镇中心学校2017年春学期。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实行稿 主备人 红沙窝小学郭江。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四有趣的图形。4.1认识图形。教学目标 1 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体会 面在体上 2 体会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3 培养学生的动手...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南尧小学张淑玲。第六组。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 乡下人家 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 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 更是生动的在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 田园意趣的图画,麦哨 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 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描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