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9课知识点

发布 2023-01-10 18:41:28 阅读 4245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9课知识点。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2023年(旧历戊戌年)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八年级历史第8课知识点。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时间:2023年(旧历辛亥年)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2023年成立兴中会;2023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023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2023年建立中华**;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临时大**。

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八年级历史第9课知识点。

1.开始时间:2023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

“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6.

对象:封建**的尊孔复古思想。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 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清 战败原因 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实行闭关政策,各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对外妥协退让帝国主义国家为打开中国大门,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而且综合国力强大。第1课鸦片战争 1840.6 1842.8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

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 1 背景 1895年春,马关条约 签订。2 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 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 迁都 变法。这就是著名的 公车上书 3 结果 没有上达光绪皇帝,失败。4 影响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维...

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上册1 13课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 中英鸦片战争 1840 1842年 1 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2 导火线 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3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英 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割地 香港岛 赔款 2100万银元 开放通商口岸 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