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戊戌变法》知识点

发布 2023-01-10 19:04:28 阅读 2220

八年级历史上册《戊戌变法》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戊戌变法》知识点。

第6课。戊戌变法。

时间:2023年6月-9月。

时代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1、代表人物: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或资产阶级改良派)

2、揭开序幕:2023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3、运动的发展:①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的观点,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是中国西学之第一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4、运动的高潮: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变法开始的标志:2023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内容:经济:发展农工商业。

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

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废除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作用: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失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杀害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谭嗣同就义前,留下一首绝命诗: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5、失败原因:①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力量强大;③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

6、性质: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 《戊戌变法》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 戊戌变法 知识点。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维新变法 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改革政治 教育制度,发展农 工 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内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 基本...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

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 1 背景 1895年春,马关条约 签订。2 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 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 迁都 变法。这就是著名的 公车上书 3 结果 没有上达光绪皇帝,失败。4 影响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维...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7戊戌变法

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第7课戊戌变法。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结合课文,利用新闻报道 文件奏折 宣传画 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 政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