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学案。
文学常识。一、填空。
1.《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于2024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3.《老山界》作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本文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文章层次,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草》作者王愿坚,体裁**。课文以“草”为题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的线索。**成功地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5.《长征》节选》体裁是电视文学剧本,作者王朝柱。本文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6.《枣核》,作者萧乾。枣核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逐层设置悬念,最后通过枣核用途表现人物的爱国思乡之情。枣核是一条叙事的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7.《最后一课》体裁**,作者都德,法国**家。本篇**以普法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8.《始终眷恋着祖国》体裁是人物通讯,明线以时间先后为序;暗线是眷恋祖国的深情。
9.《晏子使楚》作者简介: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表现了晏子机智勇敢、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10.《背影》作者朱自清。以背影为线索,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这篇叙事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13.《我的母亲》作者邹韬奋,体裁是叙事散文,课文是写母爱,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四个片段:1、元宵夜的“巡阅” 2、涌流的泪珠3、丰富的内心世界 4、劳碌的身影。
16.《阿里山纪行》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和起来的共同愿望。
18.《蓝蓝的威尼斯》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不仅突出了威尼斯的色彩,突出了威尼斯的环境特征,而且它是和平、宁静、友谊的象征。
19.《苏州园林》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作者叶圣陶。本文的说明顺序有由总到分、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再到细部,全文结构是总分总。
20.《都市精灵》本文是一篇随笔,运用对比的写法,表现现代文明的发展要考虑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对自然界的生灵给予保护和尊重,以优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21.《幽径悲剧》作者是季羡林,作者把这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为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揭露了令人痛心的愚氓灭美的事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22.《明天不封阳台》课文围绕着阳台到底要不要封这个话题展开的。作者诉说了一段心灵的历程,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观念。
23.《治水必躬亲》作者钱泳,清代人。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海瑞,明代人,课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与利和义之间的关系。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d.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2.关于《背影》一文,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c )
a.它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背影进行叙事抒情。
b.它是一篇纪实散文,写的是实际发生的事,不是虚构的。
c.它是一篇抒情散文,集中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d.它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8年前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的情景。
3.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b )
a.《七律·长征》和《长征组歌》,都以诗的形式,歌颂了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b.《草》是一部革命回忆录,歌颂了周副主席和红军战士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精神。
c.《把牢底坐穿》是首现代诗,作者在诗中抒发了革命志的壮士豪情,表达了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d.《枣核》一文中“枣核”既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七律长征》作者***,“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长征”是题目。
b.《老山界》这篇**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红军的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
c.《枣核》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
d.《最后一课》选自《星期一故事集》,作者都德,法国人。
5.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律长征》和《长征组歌》都是诗,都写到了长征中的一些重要史实,都歌颂了红军战士和***。
b.《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采用顺叙方法,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
c.《草》和《长征》节选》均叙述了红军过草地的情况,前文着重表现周副主席,后文着重表现红军的众多领袖。
d.《长征》节选》写了很多红军领袖,如***、***、***、董必武、蔡畅、***。
6.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家都德,这篇文章是作者的代表作。
b.《枣核》一文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是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
c.钱学森是《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一文的作者,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大王”。文章的体裁应属于事件通讯。
d.《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晏子使楚》是从《晏子春秋》中选辑的。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d )(3分)
a.《七律·长征》是***在一九三五年十月所作,全诗为我们展示了几幅长征途中的“征难图”。
b.《老山界》作者***,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文章以时间的转变和地点的转移为序,写红军翻山的经过。
c.《枣核》这篇课文,以枣核为线索,叙述了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眷恋。
d.《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家都德,**描绘了二战期间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情景。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3分)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描绘了一战期间法国被普鲁士打败而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情景。
b.《枣核》这篇课文以枣核为线索,表达了海外华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
c.《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文章截取了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
d.《甜甜的泥土》的结尾是一个诗话的结尾,意蕴丰富,大大提高了**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9.选择对课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 b )(3分)
a.《甜甜的泥土》是现代作家黄飞写的一篇散文,“甜甜的泥土”有着深刻的蕴含,耐人寻味,值得一读。
b.《记承天寺夜游》结尾的“闲”字,不无有表现苏轼当时的确是个“闲”官,有着安闲自在的心境。
c.《人琴俱亡》一文,语言十分简洁,主要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表现了子猷对弟弟的深厚情谊。
d.游记《阿里山纪行》主要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展现了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画面,作者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
10.选择对课文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 a )(3分)
a.《苏州园林》一文,按分-总的顺序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
b.《幽径悲剧》写北大燕园内作者季羡林自家附近一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的悲剧。作者把这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c.《明天不封阳台》一文,叙说了“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本文夹叙夹议,不断推进,线索清晰。
d.《治水必躬亲》的作者钱泳,清代人,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本文选自《履园丛话·水学》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1 换用号 2 增补号 3 删除号 4 调位号 老作家巴金的 随想录 出版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这五本薄薄的小册子,誉为 说真话的大书 由其是这位老人,在读了卢梭的 忏悔录 后,更是向世人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 人们有没有勇气跪倒在自己面前。大概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以往从前的日子里能始...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字词复习
第一单元。一 字音。m n 山 t span c 蓦 r r 10地泥 t span c 泞 r r 10c 然 抽 y t span c 愠 r r 10怒焦 t span c 灼 r r 10湿漉 t span c 漉 r r 10 p ng 勃帐 p ng 精 cuni n 巴。二 成语。比喻...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测试
柳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4 2015学年度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八年级语文试卷。时间 120分钟满分 100分 第 部分 选择题 24分 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4分 一 积累与运用 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抽噎 y 蹊跷 qi o 英姿飒爽 s ...